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高考问答题答题技巧_高考卷问答题

tamoadmin 2024-06-14 人已围观

简介1.如何解答历史材料题2.求历年国际贸易专业各学科对口高考试题?3.怎么答好高中历史大题?批卷老师一般欣赏的考卷:1\字迹工整,卷面整洁.书写要清楚易认,最忌潦草难辨,令人心烦.行与行要平行整齐,试卷四个周边要适当留出一点空间.练过书法有优势,最好是行楷\正楷,易认又给人美感.这里不需要艺术的书法,草书应该到书画展去.2\分清要点,保持层次.因为答案是分要点的,老师按照要点给分,因此他要看你答对了

1.如何解答历史材料题

2.求历年国际贸易专业各学科对口高考试题?

3.怎么答好高中历史大题?

高考问答题答题技巧_高考卷问答题

批卷老师一般欣赏的考卷:

1\字迹工整,卷面整洁.书写要清楚易认,最忌潦草难辨,令人心烦.行与行要平行整齐,试卷四个周边要适当留出一点空间.练过书法有优势,最好是行楷\正楷,易认又给人美感.这里不需要艺术的书法,草书应该到书画展去.

2\分清要点,保持层次.因为答案是分要点的,老师按照要点给分,因此他要看你答对了几个要点,而你如果要点不清,老师就难以给分,不可能给高分.

3\结合材料,依靠教材.答案要以教材为依据,不可脱离教材,东拉西扯,不着边际,这样的答案将使老师产生这样的想法:该生知识储备不足,基础不扎实.不会给高分.若答案没有结合材料,说明该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差,不会学以致用,读死书,不会给高分.

4\语言精简,灵活运用.能运用政治术语,语言表达准确\简洁;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展开分析,有一定分析能力,能理论联系实际.

多写答案有利有弊.利:

1\利于多角度分析,避免大题的片面性.

2\利于使老师产生这样的认识:该生能作出这样充分的分析,至少是勤奋好学的学生,应该比那些无心向学的学生多得分.

弊:

1\问答题花时间过多,可能难以在2小时内完成全卷.

2\多写的答案如果属于材料的大量堆积,会使老师产生"分析能力差"\"罗嗦"的不好印象.

-------一位喜欢回答学生问题的高三老师

如何解答历史材料题

在高中答历史大题的时候,有些同学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但是也有些同学却能滔滔不绝,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历史大题答题模板整理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情况、状况

情况和状况都是指情形。因此二者基本相同,可以通用。例如:“试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状况”一题就包括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情况、特点和影响。

它们的差异在于情况偏重于动态,状况偏重于静态。因此在题目问情况的时候就要着重答事情的发展变化过程。

2、简述、综述、概述

简述就是简要叙述的意思。但是历史问答题的题目中如果出现了“简述”二字,就意味着以下三种情况:一是简单叙述题,如“简述商鞅变法的背景和内容”;二是复合简述题,如“简述明清两代加强封建专制主义的 措施 及影响”;三是综合叙述题。如“简述中国古代在医药学方面的主要成就。”

综述就是综合叙述。历史问答题中如果含有“综述”二字,就肯定属于综述题。然而,在历史问答题中,综述题直接用“综述”作 提示语 的并不多,更多的是用“简述”作提示语,有的甚至不用提示语。

所以,判断一道问答题是不是综合题,主要应该看全题意思是否以综述作为主要解答 方法 。

综述题和简述的区别,主要在于:

第一,从答案内容来看,简述题只要求叙述一件事情,材料在课本里很集中;综述题则要求叙述多件事情,材料在课本里很分散。

第二,从解答方法来看,简述题主要概括叙述,而且采用的是“详细概括法”,综述题虽然也要概括,但它采用的是“高度概括法”;而且它的主要解答方法是综合。

第三,由上述两点就决定了简述题属于普通题或“基础题”,而综述题属于综合题或“提高题”。

概述就是概括叙述的意思。概述和综述的意思基本相同。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要求采用“高度概括法”去叙述。如“概述1840—1949年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华侵略势力的消长及其原因和结局。”

3、评述、评价、评论

评述就是评论性叙述。

评价就是评定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包括正与误、得与失、优与劣、好与坏等),特指历史事件的性质、作用、地位等。

评论则是对历史人物、事件、观点等进行分析、论证和评价。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评述偏重于叙述,评价(评价)偏重于结论。高考中的评论(评价)题,作答不要求面面俱到,关键是要准确而又深刻,精炼而又恰当。

在问答题中常用“评述”作提示语。例如,评述罗斯福新政。如评价反法西斯联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和评论顾炎武八股之害的观点等。评价和评论历史问题有一套专门的方法,不赘。

4、联系、结合

例,“联系从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到20世纪20年代英法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试结合19世纪50、60年代欧洲大陆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基本原因和性质……”

“联系”、“结合”意思差不多,字面上说是与之发生关系,实际上则是以之作背景用依据,用以说明或论证或阐述后面的问题。

也就是说,题中要求“联系(结合)的内容是次要的,而后面要回答的问题才是主要答案所在。那么前者究竟答不答呢?当然要简明扼要地回答,但重心应放在后面的问题之上。

下面再看一例,就更清楚了:“结合13世纪至20世纪20年代英国经济和阶级关系的变化,分析英国议会和政党政治的演变”。

此题要求答出英国在700年间的“经济”、“阶级关系“、“议会”、“政党政治”四个方面的变化,但前两个方面是次要的,后两个方面是主要的;同时后者以前者为背景、依据,两者有密切联系,而不是毫无关系。

因此,此题答题内容虽包括四个方面,但不能分别将四个方面的史实一一列出了事,而必须分成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先述前两个方面的情况,后述后两个方面的情况,才符合题目要求。

5、说明、表明

“说明”,“表明”的含义也相似,就是说从什么材料得出结合论(这个意义多用“表明“,如1995年高考历史第22、24、30、32题).

此外,“说明”还含有分析、阐述之意(这个意义多用于问答题,如“概括说明这些局部战争为什么未以能遏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994年高考历史第43题最后一问“(恩格斯)对原先的结论进行修正,说明了什么?”就相当于说“表明了什么?”也就是“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的意思。

6、体现、反映

“体现”“反映”主要说明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不是表面的,而是深层的;不是现象,而是本质。

如,“下列19世纪中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中,体现了资本主义历史潮流的有……”此题的含义可这样理解:“资本主义历史潮流”这个实质,通过“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等史实来“体现”。

又如,“试从民族关系的角度分析此诗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民族关系既有“战乱和分裂”,又有“各民族间的友好交往和合作”,且后者是主流,这一现象,通过刘迎的诗“反映”出来了。这样的答案,要转几道弯才能组织现来(不是直接能够得现结论的),考生如不能领会此意,何能作出符合命题者意图的答案?

7、指出、举出

指出直接说出某个(或某此)史实或结论;而举出(列举)则为举列性质,如不限定,一般应全部列出(史实或结论)。

如,“……指出19世纪70年代以前在政治领域内世界上有哪三股进步的历史潮流,从中各举出两个重大历史事件”。

此题只要简明扼要地答出有哪三股潮流,每股潮流举两个例子就行了。

但当年有的考生却是想到哪件事就把前因后果都阐述一遍,最终却未能归纳出什么潮流,真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也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就是因为没掌握解题要领,尤其是没搞清楚题目要求的缘故。

8、基本、根本

“基本”是指大部分、总体上或主体而言。

“根本”则是指根源、实质和内部、深层而言。以原因为例,“基本原因”可以说是几方面原因的和(一些次要的或技节性的原因可以不计),而“根本原则”则要追根溯源而挖掘出深层次的原因。

如1995年高考历史第14题法国1848年革命的“根本原因”是选A项“金融贵族的统治阻碍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而如果选“基本原因”,则还要加上B项“七月王朝”极端腐败,激起了人民强烈愤怒和C项革命前的农业歉收和经济危机使人民生活状况极度恶化这两点。

9、主要、简要

“主要”是指几者中最重要的;“简要”即简明扼要,是要精炼而准确地把主要的部分概括性地表述出来。

关键在于抓住主要之点,否则是简而不要;如果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则又不成其为主要,而是庞杂了。

如:分别指出30年代发生在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的反法西斯局部战争的主要特点,这些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都有许多特点,而要求答“主要特点”,每个人三五句话就概括了。

如此精炼的水平,考生自是不易达到,教师要将其训练到此程度,又谈何容易!

10、现象、表现

“现象”、“表现”俱指情况、史实而言,回答时要将其逐条罗列或分成若干方面若干要点来加以表述,注意条理性,切忌东拉西扯。

如“上引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即要求答出材料中反映的史实。“南朝和南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即要求答出经济发展的情况。

11、是什么、什么是、为什么、怎样

是什么是指具体的有条件的现成的东西,不得不单凭自己的分析和理解去任意编造或杜撰。如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是什么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

一方面是和“是什么”相当,所不同的是只不过在语句结构形式上来一个颠倒,问法明显,回答时容易掌握住中心,如,什么是《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二是相当于名词解释,着重点是需回答一个事物或词语的定义或概念,条文性没有第一种解释原因那么强烈。例如,什么是“明治维新”?

为什么是询问原因和目的。考生要凭已有的历史知识,通过理解、分析,针对问题的需要,用自己的语言去作全面的回答。例如,为什么说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在历史回答题中,分析论证题常用“为什么”作提示语。

怎样是疑问代词,询问原因、性质、动作、状况、方式或情况等。当它出现在一个疑问 句子 中间时,一般包括以下两种形式;一是问原因和经过;二是经过和结果,并且以前者出现的机会居多。

例如,人民解放军是怎样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这就要求答出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原因和经过。再如,新航路开辟的经过怎样?这一题就是要求答出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和结果。

12、谁、几

谁一般指人,而且仅指一个人。几,一般专指问人物或事件的数目,比如,几人(几位)、几件、几次等。

13、哪、哪些

哪是疑问词,哪些是哪的复数,不止一人一事如此。哪一般专指地名,如,西汉建都在哪里?在历史问答题中,哪些常用于句子中间或末尾,只用于疑问,并且一般不必答出它的总数。

高中历史大题答题模板整理资料相关 文章 :

★ 高中历史万能答题模板大全

★ 高中历史必修1易错易混点归纳与高中历史大题最强答题模板

★ 高中历史万能答题模板

★ 高考历史非选择题万能答题模板

★ 高考历史各种题型答题技巧与模板

★ 怎么提高历史大题的分数与答题模板

★ 高中历史四大类主观题答题术语与复习5个隐形知识点

★ 历史主观题万能答案知识点

★ 高一政治必修二主观题答题模板

★ 必修一和必修二的13个大题答题模板与模拟试卷带答案

求历年国际贸易专业各学科对口高考试题?

所谓材料型问答题,就是材料解析题向问答题延伸.材料解析题是一种主观性试题,是高考历史的主要题型之一,具有“灵活性高和区分度强”等特点.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注重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归纳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材料题和问答题有打破界线的趋势,材料解析题向问答题渗透的趋势日益明显.

怎样做历史考试的材料题

步骤/方法

审题

阅读材料,提炼信息

读懂材料是解答题目的前提.要仔细阅读理解材料,切忌不看材料,跟着感觉走,想到哪儿写到哪儿,直接凭感觉答题.我们必须从提供的材料中尽可能地搜寻“问题信息”,即进行“材料处理”的过程.必须学会从材料所反映的内容中去寻找解题的切入点,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这为我们下一步将材料与教材结合得出答案打下基础.

分析材料、划分层次

读懂材料,了解材料大意后,根据材料意思,总体把握,分层作答.如果是多则材料,应先弄清各则材料之间是何关系?材料观点是否相同?由于此类问题多属“小切口--深分析”题型,不分层次难以深分析,且答案要点不全,得分数值不高.

审清题意

①审提示语(如上题“评述”)

②审关键词(中心词),即提示答题围绕的中心词和落脚点.(如上题“北宋、南宋与辽、金、夏议和的原因”)

③审条件限制词(时间、空间、频率等),即答题的时间、空间范围(如上题“北宋、南宋”时期).

回顾教材

何材料同教材都有一定的联系,完全脱离教材而考查“能力”是不可能的.回顾教材:要紧密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知识迁移.正所谓“材料在书外,答案在书内”,将材料分析透彻,注意回想它与教材哪段历史时期有关,把材料落实到所掌握的历史时期中;然后根据题意扣紧教材知识,不能漫无边际,无从思维作答.

草拟提纲,构思作答

材料式问答题一般属“小切口--深分析”的题型,考生如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容易出现史实混淆,层次不清,条理不明,丢三落四现象.所以,审题之后要构思,拟提纲,以便做到心中有数、要点齐全、层次分明.一般来说,提纲要包括:答题层次、每层要点、详略之处等.

举例

1992年高考第48题: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唐女祸》中说:“开元之治,几于家给人足,而有杨贵妃以败之.”结合你对唐朝由盛转衰原因的认识,分析评论赵的观点.

分析

此题答题思路为:①表明态度:赵翼的论点是否正确?②回忆课本扣紧题目,分析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是什么?从而指出“题中言论”正确或错误之处,以史实支持或批驳赵翼的论点.③赵翼的观点错误的根源在哪里?(从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

史论结合,分层作答

答好历史材料式问答题的关键是:在历史基本理论指导下,分析历史现象的本质,做到“史论结合”、“语言准确、逻辑严谨”,并且注意“紧扣设问、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还要“分层作答”.文字表达注意条理清晰、言简意赅,切忌答非所问,杂乱无章,辞不达意.

同时,在书写上,务必注意格式的规范,在字迹清楚的基础,要做到四化:

提示化.写出答题的提示语,表明所答问题的指向.如:

举例

2006年广东卷第29题:回答时,每一小问写清答什么问题,即答题提示语.其规范格式:

答:(1)社会背景:……

(2)目的:……

(3)影响:……

这样的答卷,不仅给阅卷老师带来很大的方便,而且答题一清二楚,一目了然.

段落化.把题目分若干层次,大题化小题,每层一个自然段.

如:92年高考“唐女祸”一题,可分三层次:(1)评论赵的观点(错误或正确);(2)唐由盛转衰的原因是什么?驳斥赵的观点.(3)分析赵的观点错误的根源是什么?

要点化.答题尽可能用课本语言和观点,史实准确,经提炼概括,使答案严谨慎密,言简意赅.不能把课本内容整段照抄或任意发挥,空话连篇.

序号化.答案行文或按时间先后,或按空间顺序,或按性质归类,依次展开,且在每要点前标明序号,使答案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怎么答好高中历史大题?

2007年河南省对口高考试题和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基础课国际商务类) 分类:对口高考试题及答案2007.6.10 15:50 作者:对口考生 | 评论:0 | 阅读:2066

2007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

国际商务类基础课试卷

总 分 核分人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130分)

得分 评卷人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凡输入本国的货物再输出时,统称为 。

2.依照货物的物理形态,对外贸易可分为 和 。

3.进口附加税主要有 和 两种。

4.普惠制是指发达国家承诺对来自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商品,特别是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 、 和 的优惠关税待遇。

5.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最高形式是 。

6.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是 。

得分 评卷人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

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7.国际贸易总额从全球范围看是指各国在特定年度内所发生的 ( )

A.进出口贸易额之和 B.进出口贸易量之和

C.进口贸易额之和 D.出口贸易额之和

8.钢材属于下列哪类贸易商品 ( )

A.劳动密集型 B.资本密集型 C.土地密集型 D.技术密集型

9.某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4万亿人民币,对外贸易总额为0.2万亿美元,若按当年12月份的平均汇率8.0人民币折算,则当年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为 ( )

A.67% B.33% C.40% D.60%

10.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通过下列哪个理论来说明对外贸易对一国国民收入和就业的影响 ( )

A.绝对优势 B.相对优势 C.对外贸易乘数 D.要素禀赋

11.下列哪种形式的壁垒属于海关壁垒 ( )

A.进口押金 B.复式税则 C.最低限价 D.标签标准

12.某种进口商品,进口价格每台150元,数量1,000台,我国对其征收混合税,从量税率是每台3元,从价税率是5%,则海关应征收的关税为 ( )

A.10,500元 B.7,500元 C.4,500元 D.3,000元

13.外国公民根据国民待遇条款可享受下列哪种权利 ( )

A.沿海航行权 B.领海捕鱼权 C.购买土地权 D.著作权

14.APEC是指下列哪个区域经济组织 ( )

A.欧洲经济共同体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D.东盟

15.国际商品协定主要对象为发展中国家的 ( )

A.初级产品 B.半制成品 C.制成品 D.加工品

16.下列不属于对外贸易经济调控手段的是 ( )

A.汇率 B.关税 C.进出口信贷 D.外汇管理

得分 评卷人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

错误的打“×”)

17.服务贸易在海关贸易统计表和该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上均显示。 ( )

18.如果某国对外贸易长期大量出超,则对本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利。( )

19.商品招标需要在固定市场进行。 ( )

20.市场产品供应大于需求,则消费者持币购买商品具有较小选择余地。( )

21.对于进口国来说,利用自主配额可以贯彻国别政策。 ( )

22.反补贴税的征收数额,不得超过贴补数额。 ( )

23.根据最惠国待遇条款,缔约国只能享受缔约之后在条约有效期内所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一切优惠、特惠或豁免。 ( )

24.战略联盟与收购相比,可以降低费用,分散风险。 ( )

25.人民币升值能够促进我国对外出口,限制外国商品进口。 ( )

26.出口替代战略比进口替代战略更容易遭受贸易壁垒。 ( )

得分 评卷人

四、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7.贸易条件

28.“自动”出口配额

29.国民待遇条款

30.共同市场

得分 评卷人

五、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31.简述影响国际分工的因素对国际分工的发展所起的作用。

32.什么是非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有哪些特点?

33.当代国际贸易有哪些发展趋势?

得分 评卷人

六、论述题(14分)

34.论述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作用。

市场营销知识(120分)

得分 评卷人

七、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35.市场营销的实质就是不断开发 的需求,并努力满足消费者的这种需求。

36.目标市场就是在 的基础上,企业决定要进入的最佳市场或子市场,即企业的产品或劳务所要满足的 。

37.社会文化环境包括教育水平、价值观念、 、消费习惯、审美观念等。这些因素影响着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消费方式以及 。

38.分销渠道又称分配渠道、销售渠道等,它是指产品从生产者向

转移的过程中所经过的 。

39.定性预测法是依据预测者个人的 ,通过对影响市场变化的各种因素的分析、判断、推理,来预测 的发展变化。

40.国际市场营销的 是指出口商在国际市场上直接与零售商或该商品用户从事交易的一种渠道策略。

得分 评卷人

八、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

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41.下列有关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的特点中,不正确的是 ( )

A.消费品市场的需求具有差异性和层次性

B.消费品市场的需求缺乏弹性

C.生产资料市场的需求具有衍生性 D.生产资料市场的购量大、买者少

42.对于潜在严重性大而出现的概率小的环境威胁,企业应采取的对策是( )

A.高度重视,立即解决 B.定好对策,以防万一

C.不予理睬 D.按常规办法处理

43.市场细分的客观基础是 ( )

A.产品差异 B.需求差异 C.企业差异 D.地区差异

44.企业的营销对策是:延长产品生命周期,维持市场占有率,突出一个“改”。这种对策所适用的产品生命周期的阶段是 ( )

A.投入期 B.成长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

45.宝洁公司在中国市场生产的洗发水分别用“飘柔”、“潘婷”、“海飞丝”等品牌,这种品牌策略是 ( )

A.统一品牌策略 B.分类品牌策略

C.混合品牌策略 D.个别品牌策略

46.根据边际成本定价的原则,在下列情况中,可以接受的是 ( )

A.产品单价小于单位变动成本 B.产品单价等于单位变动成本

C.产品单价高于单位变动成本 D.产品单价高于单位产品总成本

47.在下列定价策略中,为了使消费者感到便宜和定价真实,应选用的心理定价策略是 ( )

A.如意定价 B.尾数定价 C.整数定价 D.习惯定价

48.在下列营业推广的特点中,不正确是 ( )

A.长期效果 B.促销效果明显

C.非规则性和非经常性 D.形式多样,应用普及

49.最适合搜集因果关系信息的市场调研方法是 (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询问法 D.抽样法

50.如果产品的效用和使用条件在国内外市场完全不相同,必须采取的国际市场营销的产品策略是 ( )

A.产品和信息直接延伸 B.产品和信息改造

C.全新产品 D.产品和信息间接延伸

得分 评卷人

九、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

错误的打“×”)

51.现代营销观认为:企业要通过推销努力,尽量满足顾客需要,让顾客满意,并获得理想的利润。 ( )

52.消费者对其购买产品满意与否直接决定着以后的购买行为。 ( )

53.新产品在生命周期投入阶段可采用密集性目标市场策略。 ( )

54.为节省成本费用,一些临时性或一次性生产的产品可以不使用商标。( )

55.对按约定日期或提前付款的顾客给予一定的价格折扣称现金折扣策略。( )

56.如果消费者或用户比较集中,宜采用长渠道、宽渠道。 ( )

57.由于人员推销是一个推进商品交换的过程,所以买卖双方建立友谊、密切关系是公共关系而不是推销活动要考虑的内容。 ( )

58.发现和创造各种有利的新闻,就是公共关系活动的一种形式。 ( )

59.在市场营销预测中,第二步工作是搜集和分析资料。 ( )

60.在国际市场营销中,公关促销的作用日益加强,特别是进入一些开放程度较高的市场,公共关系作用更直接影响企业的国际市场进入。 ( )

得分 评卷人

十、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61.价值(与市场营销相关的概念)

62.消费品市场

63.广告

64.竞争导向定价法

得分 评卷人

十一、问答题(3小题,共28分)

65.市场营销调研的程序包括四步,请将各个步骤的工作填入图1相应的空方框内。(8分)

66.根据产品整体概念来理解,什么是新产品?开发新产品时必须遵循哪些要求?(10分)

67.为什么生产者要对中间商进行有效激励?怎样有效激励中间商?(10分)

得分 评卷人

十二、案例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68.美国鬃钟表公司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一直被认为是美国最好的钟表制造商之一,其产品技术精湛、质量最优,并通过著名珠宝商店、大百货公司等分销网络分销产品。1958年之前公司的销售额始终呈上升趋势,但此后由于许多消费者开始追求经济、方便、美观的手表,并喜欢到廉价商店购买,而其他公司纷纷推出相应的产品并通过大众化渠道销售,致使自己的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下降。

分析问题:(1)该公司坚持的是什么营销观念?(3分)

(2)分析该公司手表的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下降的原因。(6分)

(3)当时该公司应树立什么营销观念,采取哪些营销对策?(6分)

69.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黑人对化妆品的需求迅速增长。一家代号为Y的化妆品公司深受黑人消费者的欢迎,在这一领域基本处于垄断地位。约翰逊原是Y化妆品公司的一名销售人员,后来辞掉工作,和几位朋友开办了一家微型黑人化妆品公司。他刚开始生产的产品与Y产品具有互补性,他的广告语大意是:假如您用过Y的化妆品后,再使用约翰逊粉质膏,效果会特别的好。结果,他大获成功。

分析问题:(1)什么是市场定位?(4分)

(2)约翰逊采用的是什么样的市场定位策略?(3分)

(3)他这样进行市场定位为何能取得成功?(8分)

国际商务类基础课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130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 复出口

2. 货物贸易 服务贸易

3. 反补贴税 反倾销税

4. 普遍 非歧视 非互惠

5. 完全经济一体化

6. 关贸总协定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7.D 8.B 9.C 10.C 11.B

12.A 13.D 14.C 15.A 16.D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四、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7.贸易条件:是指在特定年份内,一国出口商品价格和进口商品价格的比率。(2分)该指标是衡量一国进出口贸易形势的主要指标之一。(2分)

28.“自动”出口配额:是指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1分)“自动”规定某一时期内某些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限制,(1分)在限定的配额内自行控制出口,(1分)超过配额即禁止出口。(1分)

29.国民待遇条款:是缔约国一方保证缔约国另一方(1分)的公民、企业、船舶(1分)在本国境内(1分)享受与本国公民、企业和船舶同等的待遇(1分)。

30.共同市场:是由区域经济的国家创建的具备关税同盟一切特征,(1分)并还允许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2分)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1分)

五、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31.答案:

影响因素及作用:

(1)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分)

(2)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2分)

(3)人口、劳动规模和市场制约着国际分工的发展;(1分)

(4)资本国际化是国际分工深入发展的重要条件;(2分)

(5)国际生产关系决定国际分工的性质;(2分)

(6)上层建筑可以推进和延缓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1分)

32.答案:

非关税壁垒是指关税以外限制进出口贸易的措施。(1分)非关税壁垒有如下特点:

(1)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3分)

(2)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更能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3分)

(3)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更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3分)

33.答案:

(1)国际贸易管理趋势加强;(2分)

(2)国际贸易商品向高级化和科技化方向发展;(2分)

(3)贸易集团趋势日益加强;(2分)

(4)世界各国对外贸易发展快慢不均;(2分)

(5)跨国公司的作用不断加强。(2分)

六、论述题(14分)

34.答题要点:

(1)可以加快国民经济的发展;(3分)

(2)可以提高科学技术水平;(3分)

(3)可以增加国家资金积累;(3分)

(4)可以扩大国内劳动就业;(2分)

(5)可以提高我国在世界上的政治和经济地位。(3分)

说明:只答要点,不对各点展开论述的,每个要点只能得1分。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

一,历史单选题应试策略和技巧

(一)审题方法

第一,明确题目结构中答题项,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答题项是指答案包括的内容和项目,主干语是选项论述的直接对象,条件限定语是对回答内容的各方面限定,包括时间,地点,空间,人物,设问角度 .

第二,搞清时空范围.根据限定语,特别要注意提取隐性时间信息,明确题目的时间范围和空间.从近四年历史高考选择题看, 题干中含有限定语的题目至少占了1/3.因此,抓住限定语,无疑是正确作 答的一个前提.

第三,推敲备选项.对备选项要认真推敲.近年来,备选项的干扰性日益增强,需认真分析.

(二)解题方法

1,直选答案.即直接根据掌握教材知识及信息,可以直接得出答案.可谓"一击即中".

2,最佳选项

特点是选项与题干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它选项虽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不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

题干求答项前后,多有"最主要","最重大"等表示程度的副词和形容词.

3,因果选择题

___ 通常将历史现象中存在的不同因素列出 ,再根据题干的指向列出相应的原因的或结果等.考查的角度有两方面:

第一种形式由结果推断出原因,其结构是题干为果,备选项为因.

第二种形式是由原因推出结果或影响,其结构是题干为因,备选项为果.

常用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等表示.

___ 解题方法:此类题目主要着眼于历史现象的背景,条件,结果,影响等方面的考查.要审清题意,明确因果关系,搞清命题意图.

根本原因

同一历史事物的若干原因中,起着决定作用并带有必然性的因素是根本原因 .

①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原理分析.

②从阶级本质分析.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人物所在的阶级,政党对于历史事件不仅有深刻的影响,能延缓或加速历史进程,而且起决定性作用.

③从影响历史事物主要矛盾来分析.每一历史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历史事物的本质或主要矛盾来把握其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4,否定选择题(逆向选择题)

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

解题方法: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目要求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

解答此类题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

5,推理选择题

___ 推理选择题是指对这类选择题可以通过推理达到解题目的.这类题目往往涉及一些规律性问题,考生通过对历史规律的掌握,来分析具有同类性质的历史现象

6,排序选择题

___ 此类题目是要求考生能根据题目要求,把历史事实或历史现象按一定的顺序加以排列,如时间先后等,其形式有序号式或非序号式两种.

————————做此类题型时可用排除法!!___

7,比较选择题

___ 此类题是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或把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放在一起,通过分析,归纳,比较,找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

___ 解题方法:根据题干提供的条件,找出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判断.

8,材料选择题

___ 此类题目是材料解析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干中提供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考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其现背后的历史真实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

___ ___ 解题方法:分三步进行:

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它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背景.

第二,读通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

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

二,材料解析题解答

读——是解答的前提

1.先读设问,后读材料.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更显思路清晰明确.

2.阅读材料的基本原则:①看两头,找信息.材料的首尾两头,一般是命题者对材料的出处和内容作简要介绍的地方,内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国别和作者,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个或多个信息.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解题者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埋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不可漏读.

②读懂,读透材料.应读三遍:

第一遍粗读,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

第二遍细读,正确理解材料的观点,获取有效信息.

第三遍重点读,带着设问有重点地阅读,提取有效信息.

找——是解答的关键

___ "找"就是从材料和有关知识中,找取解题的信息点,信息源,它往往是与"读"交织在一起的,而且方向是一致的.

___ 1.从材料内容本身——找取有效信息.

2.从材料与课本(回到教材)的关联——找取相似点.比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

这里的关联

一是指试题以课本知识为背景或依托.

二是指试题的一两处设问需用课本知识来回答或确定大方向.

3.从材料内容与设问角度——找取相关点.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以充分发挥材料本身在解题中的价值.

答——是解答的落点

1.注意答好第一问 .第一个设问的定位作答是否准确,完整,直接影响着下一问的作答.

2.注意审准设问.在好多设问中,都有一些引导性,限制性词语对问题的回答作出限制要求,

如"依据材料概括提炼","不得照抄材料原句","根据材料……谈谈认识","综合材料……得出结论","比较材料……","如何评价材料的观点"等.这些限制词语大体上代表了设问内容的本质含义和考查的能力要求,要给予充分注意.

3.注意设问分值.分值大,回答要详尽一点;分值小,回答要简省一点

4.注意解析的完整性,层次性.

材料题解答的完整性和层次性如何,直接决定着得分差别.

如:1997年第46题"谈谈你对西进运动的认识",只答出掠夺印第安人或推动美国经济发展的,给1分;两方面都答出的,给2分;答出两方面并指出推动经济发展是主导方面的,给3分.由此可以看出,对材料的解析要力求完整深入.

5.注意史学观点的运用.如"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等.

6.注意答案的简明扼要. 答案补充 三,历史问答题解答策略

一,审准题目.

准确审题是正确解答的前提.题目的类型虽然多种多样,但其基本结构却大致相同,因此,审题也就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大致可分三步:

第一,分析试题结构.历史问答题一般包括四部分:主干语,答项语,提示语,限定语.

例如:"评述民主革命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一题中,"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主干语,"历史作用"是答项语,"民主革命时期"是限定语,"评述"是提示语.

主干语又称"中心语".一般位于试题的中间,它告诉考生,试题是针对哪一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提问的.答案补充 答项语就是求答项目,往往位于试题的最后.它具体规定应回答哪些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通常是原因,影响,异同点,特点,性质,结局,意义之类.

提示语常常出现在试题的最前面(个别试题的提示语融合的答项语之中).规定用何种方式解答,也就是解决怎么答的问题.常用的词语有:"述","评","论","比较","说明"等等.

限定语是对主干语,答项语,提示语在范围,程度,角度等方面的限定.规定答案要限定在什么范围内,基本上都是位于主干语,答项语,提示语的前面 .题目的限定条件包括时间,空间,人物,设问角度等,要找出这些要素,将答题范围明确界定出来.

如:"简要评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主要政治活动."一题中带着重号的词语就属于限定语.其中"简要"是对提示语从程度方面进行的限定,"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对主干语从时间范围上进行限定,"主要,政治"是对答项语从程度,角度方面的限定.

当然,近几年高考问答题的提问方式一般不是那么直截了当.有的是一题多问.有的虽然是只有一问,但问题的各组成部分却不是一目了然.

文章标签: # 材料 # 历史 #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