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2017年高考情况_中学2017年高考

tamoadmin 2024-06-03 人已围观

简介1.精英中学第一个考上清华是那一年2.2017年上海高考考生三加三选物理还是化学?3.延安高考状元名单公布,延安高考状元学校资料及最高分4.2017年高考四大焦点有哪些?重庆2018-2014年文科和理科状元:2018年文科:谢恩泽(659分)巴蜀中学理科:项涵(706分)巴蜀中学2017年文科:刘之铭(677分)巴蜀中学理科:杨馥伟(716分)巴蜀中学2016年文科:唐何文佳(661分)重庆一中

1.精英中学第一个考上清华是那一年

2.2017年上海高考考生三加三选物理还是化学?

3.延安高考状元名单公布,延安高考状元学校资料及最高分

4.2017年高考四大焦点有哪些?

2017年高考情况_中学2017年高考

重庆2018-2014年文科和理科状元:

2018年

文科:谢恩泽(659分)巴蜀中学

理科:项涵(706分)巴蜀中学

2017年

文科:刘之铭(677分)巴蜀中学

理科:杨馥伟(716分)巴蜀中学

2016年

文科:唐何文佳(661分)重庆一中

理科:郑雅文(720分)重庆一中

2015年

文科:刘楠枫(704分)巴蜀中学

理科:张瑞伽(719分)南开中学

2014年

文科:胡嘉(685分)南开中学

理科:王棋明(裸分689,加分后699)巴蜀中学

扩展资料:

状元调查:

学校:2014年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共追踪到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高考状元近3000人,对他们的性别构成、加分复读情况、就读高校、就读专业、毕业中学和职业成就等状况展开统计与分析。

报告显示,恢复高考37年来,北京大学最受高考状元认可,清华大学屈居第二,两校共录取1300多名高考状元,占状元总数的79.38%。

自2005年以来,香港、澳门、台湾高校陆续进入中国大陆招生,发起猛烈攻势集体挑战北大、清华的“霸主地位”,以状元为代表的两岸四地高校优质生源争夺大战异常激烈。

香港高校为吸引内地各省份高考状元,开出巨额奖学金。

统计显示,2005年-2014年,包括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在内的港校用于争夺状元等优质生源的奖学金总额达到5000万元,但2005-2014年来只录取了71名省级状元,不足一成。

虽然台湾和澳门等地区高校也开出高额奖学金,但迄今为止,尚未赢得任何大陆高考状元的青睐,没有实现招收大陆高考状元的零突破。

百度百科-高考状元

精英中学第一个考上清华是那一年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将于6月7日至8日进行,部分省(区、市)由于考试科目设置不同,9日仍安排有考试科目。今年全国高考报名考生共940万人。

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7年高招调查报告》显示,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在2008年达到历史最高峰1050万人之后急剧下降,直至2014年起开始止跌趋稳。根据近年中小学生的存量基础分析,未来高考报名人数将继续保持稳中略降的发展态势。报告分析,全国高考人数的下降与学龄学生人口的减少密不可分。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7年各地、各部门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2017年全国本科招生计划372万人,同比增加近万人,继续保持一定增长态势,但增长总量不大。

教育部要求,各地教育部门要协调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在噪音治理、卫生防疫、防暑降温等方面的综合保障,使考生能在安心、舒心的环境中参加考试。同时,各地教育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全力做好对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自然灾害、疫病传播等情况的应急防范工作。各地考试机构要会同当地残联,为残疾人参加考试提供合理便利。

教育部同时提醒,广大考生要认真了解并熟知《考生须知》,仔细核实确认考试时间、地点和科目,合理规划出行时间和路线,提前到达考点。要注意遵守考试规定,携带有关证件和必备考试用具,不要携带手机等各类无线通讯工具进入考场,诚信参加考试。

2017年上海高考考生三加三选物理还是化学?

精英中学第一个考上清华的是:2017年精英中学第一位被清华录取的学生郭凯

石家庄精英中学是著名教育实业家翟志海先生1993年创办的一所全寄宿制完全中学,由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李金池担任校长。2003年被省教育厅评定为河北省示范性高级中学,2017年12月荣膺“中国高中教育50强”,2017年至2020年连续荣获“清华大学生源中学”称号。

延安高考状元名单公布,延安高考状元学校资料及最高分

根据上海高考改革方案,从2017年起,高考总分为660分,语数外三门各150分,学生再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等6门学科任选3门参加等级性考试计入高考总分,三门的满分各为70分。高校招生时,根据专业需求,自主提出等级性考试的选考科目范围,但最多不超过3门,学生满足其中任何1门,即符合报考条件。对于没有提出选考科目要求的高等学校,学生在报考该校时没有科目限制。昨天,上海高校2017年高考选考科目范围公布,从“3+1”到“6选3”,学生有了更大的专业选择空间。

本市37所本科高校2017年共设置专业(类)1096个,其中,提出3门科目要求的有281个,有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物理、化学、历史;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等9种组合,涉及理学、工学、医学等。2门科目要求的有85个,仅有物理、化学一种组合,还有75个专业仅提出物理1门科目要求,主要是工科、电子信息、电气工程、机械类等专业;没有提出科目要求的有655个,涉及管理、法学、艺术等。比如,复旦新闻学院、中文系均无科目要求,但哲学系提出物理科目的要求,复旦招办主任丁光宏说:“666原来比如理科,肯定只是理化生,不会加个历史什么,现在完全不一样了,像社会科学,加理科也可以,这样学生的路子一下子拓宽很多。这个三门或者两门不是和的关系,只要一门对上就可以了”

所有专业(类)中,提出最多的选考科目是物理,有415个,占专业(类)总数的37.9%;其次是化学,有337个,占30.7%;再次是生命科学,有222个,占20.3%;地理、历史、思想政治分别为47个、41个、26个。华师大招办主任熊斌说,提出选考科目让高校更加明确专业特色。

“有了几门选考科目后,学生的综合素质更高,知识面更广,给我们有些专业提专业要求更有方向,比如数学,“3+1”可以加物理或化学或生物,现在数学系很明确的加物理或化学,这样很明确给出信号,要报考数学系,对物理或化学是有要求的。”

另外,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纽约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14所高校所有专业都不设报考科目限制。上师大公布的选考科目中,除了物理学等少数专业(类)必须选报物理科目外,其他专业只要满足文科类不全是理、化、生,理科类不全是史、政、地的条件即可报考。

对于上海本科高校公布的选考科目,沪上中学校长们普遍表现出淡定。上海交大南洋中学校长董俊平认为,高考改革的重要出发点是着眼于未来,将引导学生在一定的宽度上进行课程选择,进行走班化教学。

“对一线的校长来说,更多的考虑课程建设,适应未来高考的需要。下个学期会在一些学科开始走,理科分层走班更容易操作。文科就按模块,比如语文,有的老师擅长古诗词教学、有的擅长作文教学,在一个学科里面把不同老师专长发挥到极致,受益最大的还是学生。”

从目前公布的选考科目来看,学生选考物理可以满足1070个专业选科要求,覆盖率为97.63%;选考化学可以满足992个专业选科要求,覆盖率为90.51%;选考生命科学可以满足877个专业选科要求,覆盖率为80.02%;地理、历史、思想政治的覆盖率分别为64.05%、63.5%、62.14%。

从各高校发布的选考科目范围来看,物理有“通吃”大多数高校专业的势头。对此,上海纽约大学招生办主任周鸿教授作出的解读是,实际上目前高校开设的专业中,大约有三分之二的专业都是理工科,而理工科对于学生的物理知识确有要求。“从这个角度来分析,所谓的‘物理大热’其实是正常现象。”过去物理也是热门科目,这次需求不存在井喷一说。

2017年高考四大焦点有哪些?

高考已经落下帷幕,高考放榜时刻就要到来,每年的高考状元都会被各界高度关注,那么今年延安高考状元花落谁家呢?延安高考状元会给人带来惊喜吗,让我们一起期待延安高考状元的诞生。下面我为给为梳理下历年延安高考状元的相关信息,各位读者跟随系哦啊吧一起来看看历年延安高考状元。

一、2018年延安高考状元名单及资料

王旭,理科,687,省位次190,毕业学校,陕西延安中学。安妮,文科,640,省位次205,毕业学校:陕西延安中学。

二、2017年延安高考状元名单及资料

017年高考刚刚揭晓,我大实验2014届初中毕业的学子频传喜讯,其中2014年延安市中考状元贺彦磊同学(延安市实验中学初2014届19班学生,班主任薛敏,高中就读于西工大附中)再展雄风,以716分的骄人成绩成为2017年陕西省理科探花,成绩与榜眼相同,与状元仅差3分。2014年延安市中考前十名康佳楠同学(延安市实验中学初2014届11班学生,班主任刘秀梅,高中就读于高新一中)以668分的喜人成绩成为2017年陕西省文科第25名。

2017年陕西省理科探花 2014年延安市中考状元

三、2016年延安高考状元名单及资料

6月25日,陕西省招生分数线与高考成绩揭晓,延川的张莹以总分644的成绩获得今年高考的延安文科第一名。

喜讯传来延远中学全校师生无不欢心鼓舞,举校庆贺。

三年前,张莹同学就是延远中学的佼佼者,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张莹同学聪慧文静,温柔可爱,从不争强好胜,与同学相处和睦关系融洽,没有一丝一毫的骄傲情绪。学习上既专注认真刻苦勤奋,又灵活自然;她能紧抓课堂深刻理解,从不死记硬背加点熬夜。她能正确地对待每次考试,并不看重成绩高低,但缺漏的知识决不放过。平和自然的心态和对知识执着追求是她成功的法宝。

张莹同学:生活中需要强者,你就是那个强者。弱者等待时机,而强者创造时机。大学校园色彩单调,却不乏味,虽然每天校园都重复着同一种节奏,但是故事却不尽相同,大学校园承载着莘莘学子心中的梦,也是心中的梦实现的地方。相信你一定会在大学校园中画出人生中最完美的一个圆。 ;

2017年高考即将来临。

今年被称为“新高考元年”——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启动上海、浙江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两地改革后的首批高中毕业生将参加高考。两地的改革一定程度上成为全国高考改革风向标。

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命题、招生制度一直不断调整,“新高考”被认为是力度最大的一轮高考改革,有哪些突破?哪些经验可以推广和复制?

焦点1:一考定终身是否被打破?

2014年发布的意见指出,当前招考制度下,唯分数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新高考”之下,学生的高考成绩由“两依据一参考”构成:“两依据”指统考和学业水平考试;“一参考”即综合素质评价。

今年浙江考生迎来全新的“3+3”高考模式:必考科目语数外3科统考,外语可考两次,自选3科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计入总成绩,学业水平考试可一年两考。目前已公布高考新方案的省区市,也大多采用这一模式。

拥有多次考试机会让考生轻装上阵。浙江考生小新说,他3考课程分别为物理、化学和地理。高二时已经都考了一遍,成绩还不错。高三时又考了一次物理和地理,心态比第一次放松很多。

考生小王的选考课程是历史、化学、政治。他说,高二时三门考试成绩都很不错,有一门满分。高三再考,只是想试试能不能做得更好。

焦点2:学生选择性是否增加?

上海、浙江两地“3+3”新高考方案取消文理分科,打破传统文科考“史地政”、理科考“物化生”的模式,考生可根据兴趣和特长,从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任选3科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

根据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的数据,浙江省选择传统理科的学生由60%下降到17%,选择传统文科的由40%下降到10%,更多学生交叉选择三门选考科目。

记者采访发现,越是学科倾向明显或越早进行职业规划的学生,就能越好地运用选择权。反之,如果学生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在选择考试科目时则容易困扰。比如,高考报名前,还有部分学生要求更改选考科目,有的甚至已经多次修改。

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教师杨春林说,从教近20年,他发现有的学生掌握知识能力表现优秀,但对未来职业、人生却没有起码的思考和规划。新的录取方式,倒逼考生和家长提早关注这些问题。为此,学校已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学生进行指导。

要真正满足学生的选择权,还必须在教学上进行相应改革。从上海、浙江的情况来看,虽然有些学校在教学管理上存在一定困难,但选课制、走班教学、分层教学、分组学习已成为新常态。

上海市格致中学今年有8个班级300多名同学参加高考,教研室主任何刚告诉记者,高一一结束,除了语数外在原来的行政班级上课外,学生们就进入了走班制适应期。学校根据不同科目组合设立了10余个走班班级,并根据学生需求定时调整,开辟特定的走班教室,门口贴有课表。学校还特设了副班主任,加强对负责走班教学教师的联络沟通。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学校难免出现了某类教师短缺、某类教师过剩的问题。经过不断摸索,沪浙探索出教师“跨级”“跨校”走班,以及大走班、中走班和小走班的分层教学模式。

2015年6月7日,在宁夏银川二中考点,宁夏回族自治区首位盲人考生正在独立考场参加高考。

焦点3:录取模式有何变化?

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钟秉林说,“新高考”改革的两个基本价值取向,是尊重学生选择权和扩大高校招生录取自主权。

改革的最终方向,是实现高校和考生之间的双向选择。

浙江的“新高考”方案,采用“专业+学校”的录取模式,普通类高考考生可填报80个专业平行志愿。今年上海本科批次的志愿填报及投档的基本单位由“院校”改变为“院校专业组”。高校根据各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形成若干个“院校专业组”,一个“院校专业组”包括数量不等的专业。

因此,本科普通批次志愿填报数量,由往年的最多可以填报10个“院校”志愿,改为最多可以填报24个“院校专业组”志愿。

复旦大学校长助理、招办主任丁光宏说,如果一个学生全面发展、对多个专业有兴趣,就会期待高校能提供整体教育资源,那么,他可以按照“甲校+A专业”“甲校+B专业”的方式填报,增加考入该校的几率;如果一个学生已经想好了专业和职业发展方向,更倾向于专业主导志愿,他就可以按照“甲校+A专业”“乙校+A专业”的方式填报,增加考入某专业的几率。

杭州师范大学校长杜卫说,在新方案中,志愿填报时专业优先,同一专业生源的竞争将成为高校面临的挑战。现在各高校专业的雷同度很高,比如,几乎所有高校都在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今后,一些学校的专业如果没有突出优势,将逐步被淘汰,这对高校的学科均衡发展是有利的。

焦点4:招生取向发生哪些变化?

在很多高校教师看来,“新高考”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高校招生将参考学生在高中阶段的综合素质评价信息。

上海纽约大学中方招办主任周鸿说,对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而言,除了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外,志向、抱负、兴趣、素养等个性化因素更为重要。纵观世界一流大学的招生,基本上都坚持一个理念:既要求学生有优异的学业成绩,又要求学生在社团活动、科技创新、体育竞赛等综合素质方面有出色表现。

杭州高级中学校长尚可说,这种招生取向已经撬动了中学育人模式的重构。高考改革释放出的多元化招生信号,已经倒逼中学关注学生的基本素养,如社团表现、学术创新和体育竞技等。

也有一些高校招生老师认为,引入综合素质评价的方向是对的,但如果不搞量化考试,应如何评价学生,目前中学和高校还在摸索阶段。

文章标签: # 高考 # 专业 #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