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高考动态 高考动态

高考家长奇葩事,高考家长拦路

tamoadmin 2024-06-03 人已围观

简介1.在孩子高考前后,家长应该给他们施压吗?为什么?2.男孩搞物理竞赛只拿了省二,其他各学科也耽误了,面临高考该咋办?3.高考需不需要家长陪同4.面临中高考,家长怎么办?5.孩子高考家长应该在考场门口等待吗6.高考生在里面考试,为何大部分家长要守在门口等候?1、注意选择适当的交通工具,尽量不要乘坐摩托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轻交通压力。 2、不论是乘公交还是开私车去考点,都要提前选择好路线和熟悉路

1.在孩子高考前后,家长应该给他们施压吗?为什么?

2.男孩搞物理竞赛只拿了省二,其他各学科也耽误了,面临高考该咋办?

3.高考需不需要家长陪同

4.面临中高考,家长怎么办?

5.孩子高考家长应该在考场门口等待吗

6.高考生在里面考试,为何大部分家长要守在门口等候?

高考家长奇葩事,高考家长拦路

1、注意选择适当的交通工具,尽量不要乘坐摩托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轻交通压力。 2、不论是乘公交还是开私车去考点,都要提前选择好路线和熟悉路线。 3、要充分估计到交通堵塞等意外情况,适当提前出发以免耽误考试,避免因为赶时间而引发交通事故。 4、请留意考点周边的绕行标志,提前做好绕行准备,避免不必要的拥堵情况。 5、请考生家长不要直接把孩子送到学校门口,可以提前让孩子下车步行至考场,以免发生拥堵。 6、请开车送考生的家长要提前检查车辆确保车况良好,听从交警指挥,在指定地点停车,并做到“即停即下即走”。 7、文明出行,遵守交通法规,避免发生意外而延误赶考时间。 8、赴考路上如发生道路拥堵,时间紧急,考生预计无法及时到达考场时,可以向附近警察求助,或拨打110,请求警察提供帮助。

在孩子高考前后,家长应该给他们施压吗?为什么?

家长在孩子的高考志愿选择中应该起到一个引导和支持的作用,而不是强制干预。具体来说,家长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孩子进行指导:

1. 帮助孩子了解自己:家长应该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个性、兴趣爱好、特长和优势,帮助孩子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再根据这些信息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学校。

2. 提供咨询和建议:家长可以向孩子提供各种学校和专业的信息、排名、就业前景等,帮助孩子了解各个学校和专业的优缺点,提供合理的建议和咨询。

3. 给予鼓励和支持:在孩子选择高考志愿时,家长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鼓励和支持,让孩子有信心和勇气选择自己心仪的专业和学校。

4. 尊重孩子的选择:最重要的是,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不应该强制干预孩子的高考志愿选择。孩子的个性、兴趣和特长不同,他们的发展道路也会不同,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选择,给予孩子足够的自主权。

总之,家长在孩子的高考志愿选择中应该起到一个引导和支持的作用,不应该强制干预孩子的选择,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选择,让孩子有权利和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学校。

男孩搞物理竞赛只拿了省二,其他各学科也耽误了,面临高考该咋办?

?高考是孩子一生当中最为重要的一场考试,作为家长,我们也应该默默的在他们身后默默的对他们的学习工作进行支持。作为家长,我们可以再高三的复习阶段适当的给孩子一些压力,但是,在孩子高考前后是否应该给孩子施加压力呢?

?在高考后,孩子的压力一下子得到了释放,对于家长来说,孩子高考的结束也是一种解脱。不管对于孩子还是家长,高考的结束都是一件相对来说值得高兴的一件事。在高考之后,家长是没有理由给孩子施加压力的,在高考结束后,孩子主要工作就是放松,在孩子的一生当中再也没有这么长的假期来挥霍时间了。所以说在高考后,家长给孩子施加压力是非常不合时宜的。

?在高考之前,有很多家长都会为了孩子能够考一个比较好的成绩来给孩子施加压力,但是,这对于孩子的高考来说也是一件比较不利的事。在高考之前,孩子由于考试焦虑,常常就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但是这些压力常常得不到有效的释放。这就导致了孩子在高考的时候很容易考试发挥失常。在孩子本来就有很大压力的时候,家长给孩子继续施加压力常常会达到一个相反的效果。我们在孩子高考的时候,应该尽量给孩子释放一些压力,让孩子在紧张的学习中找到自己的节奏,这样才能让孩子在高考的时候拥有一个比较平常的心态,甚至是在高考的时候能够超水平发挥。

?在孩子高考前后是不要给孩子继续施加压力的,这样并不会达到家长们想要的目的,甚至会影响孩子高考的时候以及高考结束后的心情。

高考需不需要家长陪同

省二真没啥的,高中时我物理竞赛正常省一水平,有机会冲省队,但是考试时发挥失常,再加上眼瞎漏写了第一题蛇形摆第一问11分的送分题,跟省一差7分,只拿了省二,然后数学竞赛考着玩超常发挥,结果又差了7分没拿到省一,班里保送的快一半,很难过。又去准备高考,以为高考运气会好起来,结果题目出太偏,而且我从小心态就太差,考数学的时候整个人懵了40分钟没写字,当时就准备复读了,两个大题都只写了一半,走出考场下楼梯的时候就把没写出来的都想起来了。第二天把英语和理综失魂落魄地考完,出分很差,平时145+的数学只考了121,理综也只考了250,真的很250,最后想着复读太要命了,当时又爱面子觉得无论去哪复读都很丢人,最后只好去了厦门大学,而且也去不了最好的专业,本来是一心想做科研,为人类做贡献,后面也就转变了想法,也许上天不想让我走这条路,又觉得我心态太差成不了大事就来锻炼我。有时候,不得不信命吧。

回归正题,竞赛自然耽误正常的月考模考,我们班基本上哪科竞赛前后,考试倒数的都是哪科搞竞赛的,竞赛考完照样可以正常准备高考,如果你觉得竞赛没发挥好不敢面对高考可能就是实力不够或者像我一样心态太差。我逃避高考只是因为心态差,想着保送安稳一些,再说本来也很喜欢物理,也没想到造化弄人,认命了吧

认真回归高考,即使省一也不是有很大作用,我家是物理省一,化学数学省二,也作用不大,不过还是考上清华了,就是凭借高考的

想开点,大部分搞竞赛的都是这个结局,那怕得省一,也没多大用处,就当是一种经历吧,毕竟在清华北大面前,大家都是炮灰。当前要做就是调整好心态,努力学习,安习惯学习,我给你找一些,你看看,有没有用的,

第一,复习要根据老师的进度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最好稍稍超前一点。这样上复习课时重点、难点、弱点了然于胸,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了。要注意不光是对所学内容进行温习,还要对相近、相反、相关知识点进行比较和辨析。

第二,要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适用的方法也各不相同。比如使用“目录回忆法”,即根据目录来回忆章节的内容,遇到印象模糊或没有印象的,立刻翻到该页仔细阅读。这个方法十分有效,既全面又省时,同学们不妨一试。

第三,复习阶段要进行查漏补缺工作。大家可以拿出以前的练习本、试卷,把不懂处、易错处、常错处、常考处一一归纳总结,使自己对自己的情况胸中有数,便于利用有限的时间弥补弱点。语文中的名言名句很令人头疼,内容多,分值低,要花大力气才能拿到。把一些常见的名言警句和一些自己常错的内容都抄在一个小本子上,一有空就拿出来看。出错率就会明显下降。

第四,要注意锻炼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考场上水平能否正常发挥。高三期间有许多模拟考试,一是为了检查同学们的复习情况,二是为了模拟高考情景,锻炼考生的心理素质。同学们平时就要有意培养自己认真仔细、顽强坚韧的品格。有的同学题目难考不好,题目容易还是考不好,这就是心理素质不好的表现。面对难题,苦思冥想,不得其解,心慌烦躁,知难而退;面对易题,得意忘形,粗心大意,白白丢分,这是同学们最易犯的毛病。其实,若能想到我难人难,我易人易,沉着应战,就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第五,要勤动手,避免纸上谈兵的情况出现。复习的东西都是以前学过的,一般脑子里都是有印象的。有的同学在复习时,看到这个知识点,觉得真简单;看到那个知识点,认为已经掌握了。于是飞快地跳过去。殊不知许多东西,看似简单,真正运用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有很多细节问题都是你料想不及的,只有在实际做题过程中慢慢体会。而且,熟能生巧,为了达到“快、准、巧”的目标,做一定量的题目是十分必要的。

考前一个月,进入备战阶段。这时运用题海战术显然是不明智的,应该回归课本,把课本内容重新咀嚼一遍。因为高考题主要是围绕课本做文章,偏题、怪题不多。一味地花力气“啃硬骨头”是得不偿失的。这一期间还应放低高考调子,缓解紧张气氛。另外,还要提醒大家注意,不要忽视生理的调节。很多同学都习惯于夜间学习,甚至通宵奋战,所以晚上精神比较好,效率也比较高。但高考是在白天进行的,因此要有意识地调节生物钟,使兴奋点处于上、下午。这样,高考时才能处于最佳状态。这段时间,由于高考的临近,许多同学会因为复习内容多,时间短.产生急躁情绪。若有这种情况出现,一定要稳住情绪,增强自信,以平和的心态迎接高考。

高三学生要具备三种学习意识

进入高三,每个人的基础不一样,对自己的期望值也不一样,但一年的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那么,如何利用这一年的时间,让自己最大程度地逼近甚至超过自己的预期目标呢?光有理想和激情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没有好的学习观念和方法,那么你离目标很可能南辕北辙。高三学生有三种学习意识和能力是应该明确培养的。一是温故知新意识,二是线索纲要意识,三是整合归纳意识。

第一,温故知新意识。一些同学进入高三,特别是第一轮考点(或知识点)专题复习,听老师讲课,认为是“炒冷饭”,收获不多。上课则是昏昏欲睡,老师讲老师的,我做我的。殊不知,“重复是学习之母”,有意义的重复,是对过去知识技能、经验策略的有效唤醒和激活,能够打通已有知识技能、经验策略与当下解题方法之间的通道。而且老师所讲,有理线串纲,有归纳概括,有提炼加工,有拓展延伸,能够巩固、完善、丰富、发展和更新同学们已获得的知识结构及已形成的经验结构。

另外课本在高考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某省理科状元说得好:“课本是复习之本,无本复习如无土栽培,什么收获也没有。”知识点在课本里,高考只是整合课本知识,通过新的试题材料设计试题情境,有的试题还直接取材于课本,如语文的名篇名句、文学常识、文言虚词考查等。高三复习,首先要扎进课本,激活、唤醒和重新获得知识技能、经验策略,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复习搞懂过去未曾搞懂的地方,形成过去未曾形成的经验技能,扫除知识盲点。其次要走出课本,切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重在整理归纳课本中的知识原理,重新生成或建构新的知识体系,能灵活熟练地运用相关知识解答试题。

第二,线索纲要意识。经常听到同学说:“不知老师怎么了,听他讲复习课,容量又大,速度又快,甚至一节课要讲好几个章节。”可是老师却说:“这节课是不是讲得太细太慢?如此下去,进度成问题!”出现这种矛盾,主要是同学们把复习课与新课混为一谈,缺乏线索纲要意识。所以,同学们要明确:无论听老师讲,还是自己看,都要以考纲为纲,以课本为本,梳理知识,理清脉络,寻找规律,用一根红线串起知识的珍珠,形成知识纲要或网络,纲举才能目张,防止陷入杂乱无章的知识荒草中。

第三,整合归纳意识。根据不同需要,按照一定主题或线索,归纳整合各科知识,将各科知识体系结构重新改造与建构,形成专题知识或专题材料,不能让课本中的知识“原生态”地存在于自己的头脑中。要能够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地将各知识点或材料有机串联整合在一起,从中去分析异同,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搬走高三学习中的"拦路石"

在紧张的学习中,高三学生经常承受着强烈的内心冲突和压力。许多常见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成为高三学生学习中的“拦路石”。如何搬走这些“拦路石”,是每一个高三学生都应关注的问题。

“拦路石”之一:如何缓解学业焦虑

高三学生的学业焦虑主要表现为考试焦虑和学习动力不足。

学生考试焦虑体现为对考分的过分看重,说到底是对自己前途的焦虑。高三学生只有减轻心理负担,才能减轻学习上和精神上的压力,才能缓解和消除考试焦虑。同学们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过高或过低的学习目标都容易使自己产生失败体验而导致心理压力。

2.未来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未知数,不要过多地担忧将来的事情,应将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现实的生活和学习中去。

3.考前作好知识准备以及应付考试突发事件的心理准备,有备才能无患。

4.不妨采用“极限思维法”,想象你所焦虑的事件可能的最坏结果,这样你就会发现现状还是值得乐观的。

学习动力不足(即学习动机问题)也常常令学生苦恼。一方面学生都有提高成绩的需要,而另一方面,又容易产生浮躁、厌烦情绪,导致学习无动力或动力不足。学习动机分内在动机(具有持久性)和外在动机(具有短暂性)两种,学习者只有“知学”“好学”“乐学”,从价值上给自己的学习以较高的评价,才会产生持久的学习动机。当然,学习的外在动机也是必要的,只有二者和谐作用,才会相辅相成,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拦路石”之二:如何树立信心

一些同学由于付出的努力在短时间内看不到效果,就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出现自卑感,甚至丧失自信心。此时,建议同学们尝试下面的办法:

1.对自己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评价。

2.善于将成功归结为自己的能力,而不要以为是靠运气。

3.要学会体验内心的喜悦感和成就感,要相信失败是由于自己努力不够或无效努力造成的。

4.不妨确定阶段性目标,在不断达到目标的过程中体验成就感。

5.乐观、平静地对待挫折,因为挫折对于成功同样是必要的。

“拦路石”之三:怎样克服注意力分散的毛病

中学生在学习中常常会出现“走神儿”的现象。造成这种注意力分散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点:一是因单调刺激而引起的厌倦感,如学习材料重复、枯燥;二是由于精神疲劳而引起的疲劳效应。要想克服这种毛病,可以尝试以下三步控制法。

第一步,当出现某种滞涩情绪时,学习者应敏感地意识到,并提醒自己不能成为情绪的俘虏。

第二步,尽快着手按已定的复习计划学习,不能半途而废。

第三步,继续学习,一边想象成功的喜悦,一边坚持直到完成。只要这样坚持下去,你的注意力就会越来越集中,学习效率也就会得到明显提高。

给高三学生学习的小提示

高三的生活是淡灰色的,整天都在疲于应付,各科的老师都把自己的科目当作主科留着写不完的作业。每天都只有一个主题--学习、学习,重复着千篇一律的疲惫生活。但高三的生活又是散发着光彩的,是它能使这些生长在温室中的花朵第一次品尝到生活的点点艰辛,以及通过自己努力的汗水换来丰硕果实的那一刻发自内心的喜悦。

做什么事情都是有规律可循的,一个只知道埋头苦学不知道及时总结规律的人常常会事倍功半,所以在自己学习的同时不断与他人交流经验,总结规律是相当重要的!但一定一定要切记一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在学习他人经验的同时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内化为自己的学习方法,千万不要生搬硬套。不然的话,自己只是买了双不合脚的鞋,不但跑不快,反而会成为自己的羁绊。

一些小提示

1、注意紧跟老师的脚步,不要自搞一套。注意专时专用,提高听课效率。

2、认真细致地完成老师的作业和资料,自己的练习仅作为补充。

3、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调节心态,张驰有度。

4、策略:只有在有牢固的基础知识作保障的前提下才可发挥威力。

同为竞赛生家长,我来说几句。

先说一下我认识的两个孩子,都是物理竞赛生,两年全力以赴,停课集训5个月,最后竞赛成绩不好(一个省一,一个省二),受打击很大。回来全力以赴投入高考,最终都靠裸分去了清华。

靠竞赛获得优惠加分,本就是一道险途。即便获得省一,现在能够获得的加分也非常有限。竞赛失利的孩子很多,竞赛的投入往往也都很大,对高考成绩也难免会有一定影响。但是眼前最重要的是走出竞赛失利的阴影,全力以赴投入到高考冲刺准备之中来。只要坚定信念,方法得当,还是有望追回来的,千万不要迷茫,气馁。

下面这段话是我当初写给竞赛失利后的儿子的话,与您共勉!

+++++++++++++++++++++++++++

写在物理竞赛失利之后20180925

小的时候,你不小心摔倒,都是自己爬起来,很少哭。

这一次,你摔的虽然有些重,依然还是要自己爬起来,要靠你自己坚强的信念,我们都不能帮到你什么……你已经是一个男子汉了,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

这一仗你虽然败了,但还不至于涂地,爬起来,去努力做好下一件你该做的事,才是对自己最大的安慰。

人一生的路很长很长,有谁能够总是那么的一帆风顺?风雨坎坷都是这路上经历的,那样才会让你更加坚韧,更加懂得珍惜。

+++++++++++++++++++++++++++

写在物理竞赛失利之后20180930

儿子,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你人生历程中的体验、收获。人生这场旅行,不必太在乎目的地,过程的付出和体验,同样重要。从来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化为果实。要相信自己,步入考场走出考场,同样是一场旅行,或者是人生旅行中的一处登高赛,绝不是这一次没有攀到最高处就会坠入深渊。恰恰相反,你敢来,你能来,你来了,这就已经是个不小的成绩,这也将是你人生旅程里的一段独特的经历和景致,刻在你的记忆里,并成为一段美好的回忆。所以,不要太在乎眼前的得失,不要太在乎这一场考试的结果,这场竞赛里没有失败者。吹破气球的并不是最后那一口气。要相信,所有的努力、付出,都不会白费,一定会为你们的前行之旅,积蓄更多的力量。放下包袱,轻松前行吧!记得这是一场体验,懂了这一层,相信你会展示出更好的自己!

+++++++++++++++++++++++++++

以下是孩子高考结束后写给学弟学妹一些建议。也送给您!

1.学习要有自己的节奏,不要盲目跟风

所谓有自己的节奏不是不跟老师的进度走,而是要有自己的计划,清楚自己的提分点、薄弱点。教学安排不可能详细照顾到每个人的个人问题,这时就需要自己想办法解决,而不是认为完成所谓"任务"就可以解决全部问题。

2.注意效率,提高行动力

很多同学为了"充分利用时间",把一天的时间安排满,但往往只是在桌前消磨时间,假装学习。要注意评价标准在于一天或一段时间过后学到多少东西而不是学了多长时间,如果发现自己似乎花费大段的时间却没有多大收获,就要及时反省,看看是不是效率上出了问题。(设置任务完成的最后时限很有必要,ddl是第一生产力)

3.遇到困难时寻求帮助

不论是卡难题还是遇到学习瓶颈,经过独立分析后仍无法解决时要善于寻求帮助。可以向关系好的同学提问,也可以找老师/家长倾诉等等。

希望学弟学妹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考上自己的理想大学

能拿省二,说明还是挺聪明的。高考有什么可怕的?除非你那省二是水货。省二,高考这门课九成得分率应该没问题。数学就算你八成半。语文英语八成。本科还不是躺进?

可以把“男孩拿省物理竞赛第二名”的实际情况寄清华、北大、科大和其它高校,请他们考评。有可能降低档次特招。

我姑娘也是拿了一个数学省二,训练了两年,劳民伤财的,后老悔了。不过姑娘喜欢搞奥数竞赛,脑子也有,就是我们这里比较落后,没有好的教练。拿了省二后也没什么想法了,现在只能一门心思的参加高考了。一切听天由命吧!

作为明年参加奥赛决赛的家长,看了题主的问题心有戚戚然。说说我的经历和想法。

竞赛这事在上高中之前,我们家长和孩子都算是小白一个。中考后的暑期,孩子在机缘巧合下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夏令营。回来后就坚定了学奥赛的想法,这个夏令营主要就是推介奥赛的。从高一开学到现在,经过一年多的沉淀。期间因成绩不行被淘汰或看清方向主动放弃,奥赛生已经从最开始单科几百人,到现在单科几十人。奥赛生苦,苦到什么程度呢?没有寒暑假,因为要外出集训。平时放假按小时算,高三党放假十六个小时,奥赛生放假十四个小时。高考课一点都不会少,需要极高的效率学好高考课。高考生自习的时间,你还有一堆的奥赛题要刷。最崩溃的时候是枯坐教室一整天,刷题进度一点也没有。在高考和奥赛的双重压力下,我的孩子却一直在坚持着坚持着。有时候我会惊讶于他的坚韧,他的执着。是不是有梦的孩子脸上会发光?我不忍因为我的心疼,因为我的彷徨,因为我对未来是否能够拿到降分的不确定性而阻断他追梦的路,唯有祈祷祈祷,祈祷他一帆风顺。

或许未来我也会遇到题主的问题,但我想我不会慌张。孩子能吃得下搞奥赛的苦,就一定能克服高考的苦。莫悔前路,莫问去途。坚定信念,重拾信心,从新来过,有学物奥的能力,就有学好高考课的水平。不要担心来不及,只有试过才知道。要坚信孩子走过的每一步路都是他人生的积累,咽下的苦吞下的泪,都只为成就他最好的自己。

一个同学化学竞赛全省第一名,最后高考总分没上本科线,只能读专科

能拿省二说明学习能力和方法没问题,半年时间还是可以再拼一把,高考完可以再好好准备几所学校的自招,通过自招降低文化成绩要求,不过省二对名校自招用处不大。

面临中高考,家长怎么办?

高考需不需要家长陪同如下:

首先家长要完全按照孩子的意愿来决定。家长在高考之前一定要争取学生的意见,如果学生不反对或者很赞同在父母陪伴下,参加高考,那么家长就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当天全程陪护。

但是如果学生很反对,无论是出于心疼父母还是会增加自己的考试压力,家长都应该打消全程陪考的想法,以免耽误考生正常发挥。另外在争取学生意见的情况下,按照实际情况来决定。如果考试当天天气十分炎热或者降雨,家长也无需全程陪同,做好接送学生的准备就好。

高考时,多数家长会选择全程陪考,对此有人持有反对意见高考可以算是学生时代一次比较重要的考试,很多寒门学子靠着高考实现了人生的逆袭。家长自然知道高考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希望凭借自己的力量给予学生帮助,但是有些时候会因为“用力过猛”,反而给学生增加了负担。

多数家长在高考当天会选择全程陪伴考生,一是觉得离学生距离近一些,可以成为考生坚强的后盾;二是想在学生完成考试时,及时提供帮助,比如补充体力的食物和饮用。还有些家长会“盛装出席”,希望依靠一些外在因素给学生送上最美好的祝福,缓解学生的考试压力。

对此有些家长持有反对意见,高考确实是一场比较重要的考试,但是家长全程陪考,并不能给学生带去帮助,甚至还会增加一些困扰。因为学生在考场内答题,心里还要牵挂着在炎炎烈日下陪伴自己的父母,难免会出现分散精力。

而且高考时学生本就十分紧张,生怕自己考不好辜负了家长的期望和辛苦的付出,想要真正地缓解考生的紧张和压力,家长并不是到现场全程陪同。

而是要表现出的淡定,并告知学生:认真答题,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压力,只要做到全力以赴就好。然后在家等待学生顺利考完试归来。

孩子高考家长应该在考场门口等待吗

临近毕业,学习方法、成绩、习惯等并非短时间内可以改变的,此时家长们最应担心的意外除了心态还是心态。

当孩子面临中高考这么重大的事件时,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能够使出浑身的解数,用尽一切能力和资源来帮助孩子获得考试的胜利。对此,徐静英表示,家长们的想法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家长在陪伴、帮助孩子的过程中,自身的情绪、理念、方法和知识的储备不足或有偏差时,不但不能够帮到孩子,反而会给孩子帮倒忙,越帮越忙,甚至会成为孩子考试路上的绊脚石和压力的主要来源。

徐老师给大家看几组数据:中科院心理研究所通过对中高考考生一对一的心理访谈发现:67.3%孩子的高考压力来源是父母。《中国教育报》关于《中高考学生压力源》的调查结果显示,第一位是父母的期望,第二位是考试的排名,第三位是孩子的自我期望,第四位是同伴之间的竞争压力。

这些数据表明,在孩子们面临中高考的时候,想要使出浑身解数的父母却成了他们最重要的压力来源。这是非常值得家长们去反思和警醒的,为什么自己的爱在这个时候却成了孩子最大的羁绊?

每逢中高考前后,徐老师都会接到很多关于家长情绪失控的咨询。“老师,我儿子今年高三,在外地上学。他昨天打电话说,实在受不了我了,建议我去看心理医生。”这位母亲发现儿子第一次月考成绩不理想,就开始失眠,满脑子想的都是孩子高考的事情,然后孩子每一次成绩的波动都会引起她情绪非常大的波动。孩子不在她身边,她每天都盼望着他给自己打电话,但是学校管理非常严,总打电话也不现实,所以她的内心特别煎熬,经常失眠。每天数着时间,就盼望着每个月能够去见孩子一次,和孩子当面聊一聊学习的事情,这样心里就会踏实一些,但这种踏实回到家里后能够维持一段时间又开始焦虑,她又开始期盼着下一个月去看孩子。最后,孩子实在受不了了,不愿意给她打电话,也不太愿意让她去学校看望,因为孩子觉得她每次都是非常焦虑和急躁,不相信自己,弄得自己很不开心。

面临中高考,孩子们都会有一种紧迫感,但其实最紧张的反而是不用参加考试的家长们。“我家孩子上初三了,还不知道紧张,真愁人!”“我儿子语文成绩不好,上高三了,急死我了!”“我发现孩子学习挺努力的,但是进步不大,心里真着急啊!”?凡此种种,家长们有着各种各样的担心。确实,升学成绩关系着孩子将来能进入哪种品质的学校,在一定程度上而言,也关系着孩子将来的发展和成长。所以,家长们的紧张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如果一直这样焦虑下去,家长们的紧张情绪势必会影响孩子,严重的,甚至有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考场发挥。

徐老师告诉家长,其实,在别人的眼里,这位母亲的孩子是很优秀的,以他目前的学习成绩,考上一个211的大学应该没有问题。但是,这位母亲却总是担心孩子发挥失常,考不好。

为什么孩子成绩那么好了,家长还能焦虑到失眠呢?徐老师解释说,对一个人行为的理解一定不能仅停留在外部的表象上,而一定要看到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和思维模式。

另一个案例更为普遍。一个高二的女孩儿,她的母亲来陪她做心理辅导。

这个女孩儿来做心理辅导的原因是最近的两次考试成绩波动非常大,正常发挥名次应该在年级的前50名左右,但最近两次她的名次却跌到了年级300名左右。这让她和母亲都很焦虑,尤其是母亲。

进入心理咨询室之后,徐老师还没来得及开口,这位母亲就说:“徐老师,您知道吗,她这两次考试居然连续下降了250多名,这可怎么办呢?控制不住考试失常,重点大学就没戏了。”

试想一下,如果您是那个孩子,当听到母亲这番言语的时候,内心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这位母亲把内心的焦虑毫无保留地传递和暗示给了孩子。接着,徐老师笑着问那个孩子。“最近成绩波动好像有点儿超出预期,你自己怎么看?”女孩儿回答说,“我自己也挺焦虑和苦恼的,但我妈很烦人,天天唠叨个没完。班主任也多次找我谈话,帮我分析原因。我觉得成绩下降也不一定是件坏事儿。”女孩儿分析说,高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时期,成绩下降了,提示她有些地方还需要调整和改变。她现在重要的任务是在这几次考试中发现问题,及时改正。但母亲并不清楚这些,比自己还焦虑,整天唠叨个不停,实在太烦人了。这次来,一是内心真的想和老师说说自己的苦恼;二是希望老师能够劝劝妈妈。

“父母如果能够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想法和行为,理清自己的观念,才能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备考环境,这才是对孩子们中高考最大、也是最好的支持。”徐老师表示,这两个案例充分显示了父母的情绪状态对孩子所造成的干扰和影响。所以,家长们只有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才能成为孩子们坚强的后盾,否则,越帮越忙。

那么家长们究竟怎样做才能够真正、有效地支持到孩子们呢?徐老师建议,应从情绪、方法、知识和观念4方面准备。

家长们的情绪准备是第一位的。很多关于中高考状元的经验分析中都提到父母的平常心态对孩子们的重要影响与支持,而大家常说的平常心态包含两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一是平和的情绪状态;二是理性平和的观念。中高考不仅仅是孩子们智力、实力的较量,也是孩子们心理素质的较量。家长们可以反思一下,自己的焦虑状态对孩子、对自己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是否有对抗焦虑的有效办法?要知道,焦虑情绪是可以相互传染的,这种情绪状态会被孩子敏感地觉察到,从而影响他们的状态。

第二,方法准备。

首先,学会和孩子有效沟通。认真倾听,学会看到孩子努力的过程,在沟通过程中,要向他们传递的是理解、支持和赞赏,而不是批评和指责。其次,学习识别孩子身心状态。很多孩子在学习压力比较大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躯体反应,如头痛、腹泻、肚子疼等,家长应予以重视。最后,学会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减压方法。建议适当增加孩子的运动时间,如跳绳、跑步等。如果孩子的压力主要表现在心理上,就需做放松和认知调整。常见的方法有呼吸放松、想象放松、音乐放松等。

第三,知识准备。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在知识储备方面,一要做到知己,二要做到知彼。所谓的知己,就是一定要了解孩子的真实状态,这主要包含3个方面:一是孩子所处成长阶段的心理与行为特征;二是孩子初高中生活面临的挑战和必备的素质;三是孩子的特长,对孩子未来有一个比较长远的规划。第二个部分知彼,主要是对中高考录取规则、方法、条件等进行了解和学习。中考的录取相对简单一些,主要是高考的录取,尤其是填报志愿这个环节需要储备和了解的知识特别多,如高考招生的形式、目标高校的招生计划分数、心仪专业的就业去向等,需要了解和学习的知识很多,家长提前做好这些方面的知识储备,就可以为孩子在作出决定的时候提供重要参考。

第四,观念准备。

把中高考的成功与失败和孩子人生的幸福与否等同起来,过分夸大和看重中高考的意义和影响,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父母的这种观念,只会给孩子带来非常沉重的压力,造成孩子将学习成绩的好坏与自我价值完全链接起来,学习成绩好,自我认同程度高,学习成绩不好就自我否定、自暴自弃。徐老师建议,在对孩子观念的引导上,家长应该是多元化的,既看到挫折的消极影响,也要看到挫折的积极意义;既要看到自身的劣势,也要看到自身的优势?这样,才会让孩子在遭遇挫折、想要放弃的时候,心存希望,有勇气坚持下去,坚信挫折的背后就是成长的飞跃。

高考生在里面考试,为何大部分家长要守在门口等候?

有家长的陪伴当然是一件很有爱的事情,不过是否要在考场外全程陪考,不能只看家长的意愿,还要考虑学生愿不愿意。

学生在高考期间本身就处于精神紧张的精神状态下,有家长来送入考场已经能够给予学生很大的鼓励,如果在校门外一直等待,学生也许会感觉到父母的期望很高,从而更加紧张。

而且高考的时候正值六月份,天气很炎热,考虑到家长在考场外一待就要待一天,也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和担心。如果是这种情况,家长最好还是能找个地方休息一下。

等到学生全部考完再去接就足够了。而且家长在送学生考试的时候,人不要太多,有些家庭甚至会动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好几口人一起去送,这样不仅麻烦,还会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

所以送学生进考场的时候,只需要爸爸妈妈或者与学生关系亲密的长辈去就足够了。至于是否要在考场外等候,还要听学生的意见,毕竟考生最大。

同学们在高考的时候也不要太紧张,在考前做好充足的准备,不要让情绪影响了多年来的奋斗,要学会自我调节。

学生要做到考前做好准备,考中自我调节,考后彻底放松。学生在现在这个阶段,还有不到一个月考试的时候,一定不要泄下力气来,与体育竞赛一个道理,这时候泄力会对考试状态有很大的影响。

每天依旧按照标准速度做卷子,熟悉考试时间,以免到考场的时候因为考试时间的变化而感到生理不适,犯困或者饥饿,提前熟悉很重要。

这样的状态要保持的高考的那一天,把高考当做平时的考试一样,放平心态,不要把他看的太重要,这样才能发挥出自己平时的真实水平。

到了考场之后如果觉得紧张,学生就要学会自我调节,提前十几分钟进入考场,熟悉环境。深呼吸调整自己的紧张情绪,把考场当做自己班级的教室,会缓解很多。

家长也要提起注意,在学生考前的一段时间里要保证饮食的健康,以免在考场上出现生理上的不适等情况,影响了学生考试。

在把考生送到考试中心后,父母们会待在考试中心外面,希望让他们的孩子在心理上振作起来。这就像告诉一个孩子:不要害怕,不要慌张,不要感到孤单和无助,你的父母一直在外面等着你!因为他们更加希望可以看到你日日夜夜辛勤努力的成果,父母是你辛勤工作的见证者,所以他们更愿意亲眼目睹这一历史场景。这可能是你生命中的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他们希望你流完汗和血之后,出来看到的第一个人就是他们。

在烈日之中,父母们静静地在外面等待,换句话说,他们也是在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应该让孩子知道,父母永远都是孩子身后最坚强的后盾,永远支持他,他可以放心地接受考试,尽他们自己最大的努力。每个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最无私的。虽然许多父母知识并不渊博,但他们愿意用自己的爱来陪伴自己的孩子。高考不仅仅是孩子的事,也是父母最担心的事情。当孩子参加考试时,父母会呆在考场外,这更能反映出父母的焦虑心情?,并为孩子提供他们的支持。孩子们在考场中奋笔疾书,作为父母,没有办法去代替孩子回答问题。他们能做的就是在考场外为他们的孩子默默加油。每个父母在考场外等候的起点都是相同的,虽然他们不能与孩子并肩作战,但他们可以为他们的孩子的精神提供支持。对许多人来说,高考是一件大事。至从孩子进入高三后,家长们担心孩子的营养不好,每天为他们的饮食均衡搭配,在两天的高考中,其实父母并不轻松,他们也在为他们的孩子所担忧。他们和孩子一起度过每一次考试,在他们看来这也是很幸福的。

文章标签: # 孩子 # 高考 # 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