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高考最老考生,中国最老高考生

tamoadmin 2024-05-16 人已围观

简介年50岁的梁实是参加高考次数最多的考生,今年已经是他第21次赶考,因年复一年地坚持考试而被网友冠以“最牛考生”“高考钉子户”的称呼。6月22日晚,四川省高考放榜:理科第一批511分,第二批436分。梁实沮丧地对记者说,今年他只考了393分,距离二本线有43分的差距。今年,他再度落榜。不过他表示,只要精力允许,不出意外的话,明年他还会继续考,因为上大学是他这辈子的精神追求。对于有人批评他是“高考钉子

高考最老考生,中国最老高考生

年50岁的梁实是参加高考次数最多的考生,今年已经是他第21次赶考,因年复一年地坚持考试而被网友冠以“最牛考生”“高考钉子户”的称呼。

6月22日晚,四川省高考放榜:理科第一批511分,第二批436分。梁实沮丧地对记者说,今年他只考了393分,距离二本线有43分的差距。今年,他再度落榜。不过他表示,只要精力允许,不出意外的话,明年他还会继续考,因为上大学是他这辈子的精神追求。对于有人批评他是“高考钉子户”,梁实并不在意,他觉得自己是励志的典型,“我还是挺为自己的毅力和坚持骄傲的。”

 梁实第21次高考落榜

  第21次落榜

去年,梁实的高考成绩达到历史最高:453分,这是他20年来首次上二本线。可是他仍然觉得上不了理想的学校,放弃了填报志愿。“怎么搞的,分数又降到了300多分,我想的是,在怎么着也能考400多分啊,我想考个二本应该没问题。”对于今年的成绩,梁实有些沮丧,他说,原本打算如果今年考个好的二本院校,就准备去读算了。

终于考完了,今年考得怎么样?

梁实:(叹气)今年考得不太好。语文和英语题目做完了,但数学和理综考得不太好,各有两道十多分的大题没做。时间太紧了,主要是考前习题做得太少了。最后分数出来的结果也证明了我的猜测,语文和英语分数都在90分以上,数学只考了60多分,理科综合的分数也在200分以下。说实话,我都有些不好意思,觉得有些对不住老婆的支持。她要操心我的建材档口,每天中午还要回来给我做饭吃。

明年还会接着考

梁实的目标是一本。梁实说,虽然今年落榜了,但自己不会放弃,不出意外,明年会接着考。原则上,不考上一本誓不罢休,说不定我哪天觉得累了,年年考不上,心灰意冷了,也就放弃了。也说不准我到时候更加斗志昂扬了,会更加拼命。不上个一本大学,这辈子都有些不甘心。

有912万考生参加的2013年全国高考昨天落下帷幕。很多人把今天的高考比作古代的科举考试。其实“高考”和“科考”可谓“一字之差,千里谬误”,根本不能相提并论。如今的高考,无非就是考上“高等学府”深造。古代学生热衷于科举考试。虽然有很多有志之士,但很多都是因为“应试当官”的巨大诱惑。北宋皇帝赵恒曾在他的《励学篇》中直言不讳:“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网络图

古代最老的“考生”是几岁?

广东老秀才张煌参加康熙三十八年乡试,享年102岁

在中国古代,参加科举考试往往被视为进入仕途的唯一途径。古代学生寒窗苦读,多是为了“争名夺利”。因此,在“科考”的考场上出现了许多“屡试不爽”的考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清代吴的《金范》。《范进忠居》讲的是公元《儒林外史》年的第三次故事。金范参加了20多次考试,直到54岁才考上,得知这个好消息后欣喜若狂。

虽然范进忠的故事是小说,但反映的情况不是虚构的。在科举史上,像金范这样54岁的人参加考试并不罕见。

谭潜,明末,《枣林杂俎圣集科牍》年,讲述了很多明朝学生参加科举考试的故事。其中,和董都是资深候选人。荆州公安县人与湖北籍内阁官员张关系甚好。然而,刘著已经参加了36年的考试。66岁时,她在张任主考的那一年中了榜,考上了进士。

与南京大理寺的掌门人董相比,算不上什么大人物。董七十岁时考中进士,成为当时明朝官场上的一段趣闻。幸好董活得很长,直到90岁才去世,否则他的名声也就白费了。

古代对考生的年龄没有限制,所以“父子同场”的现象非常普遍。清代历史学家王羲之曾随父参加过科举考试。但王羲之32岁时,考上了19年的“第二人第一”,当上了高官。但是王羲之的父亲还是没有通过乡试,后来拄着拐杖参加了考试。据《清稗类钞考试类》文章《王羲之父岁应考》记载,当时一位与王羲之同年入仕的检察员劝父亲,这么大年纪何必考?老学者严肃地说:“有勇气的人争取名声。”

清代年过百岁的广东顺德老学者张煌,创下了中国古今考试史上“考生”的最高年龄纪录。据清代陈康祺《郎潜纪闻二笔》年的记载,康熙三十八年张煌参加乡试时已102岁,有一个曾孙。张煌在玄孙引导带进考场的灯笼上写下“百年观光田”四个大字,并宣称如果这次考不上,105岁也考不上,108岁才能走运。

遗憾的是,像张煌这样的超级状元在清代并不少见。60岁考试中,多达122个地方省份报称70岁以上,其中80岁以上、90岁以上的有92个,已考完三科。

龙皇帝被这些上了年纪的考生感动了,他“把他们都赏赐了”。乾隆皇帝在位期间,他给了老

目前高考考点比较多,可以就近参加考试。古代第一轮科举考试,即“地方考试”,在一个省或一个大区只有一个考场,是全省统一考试。至于后面的高职考试,是全国统考,考场设在北京。考生要千里迢迢赶到北京参加考试。所以很多考生在京考完试后,“多借方静庙和闲居”,闭门苦读,全身心投入到下一轮的准备和复习中。这种现象在考砸的同学中尤为明显。

网络图

唐代考生考完试不出京城回家,也称“度夏”。因为要在首都过暑假,所以在考点复习。这种对学习的安排也被称为“暑期班”。据唐代李昭《唐国史补》《休学已晚;实习叫暑期班。”

到了唐代,以夏班为代表的复读之风尤为盛行。暑期的主要作业是“写作文”,创作诗歌。

需要注意的是,古代考生考后不离京回家是有客观原因的。古代交通不便,家庭条件好的考生乘船,条件差的要步行到北京参加考试。路程不到一个月,很多都要几个月甚至半年。许多考生甚至在地方政府或当地富人的支持下才能成行,因此许多考生干脆不回家,留在首都,从而避免了差旅费和旅行的痛苦,有时间复习。

古代科举考试中的“跑卷”是怎么回事?

唐代诗人白居易因“办书”考中进士

唐代,考生考完试不出京。除了“暑期班”复习的需要,还和另一个重要的活动安排有关,那就是“跑论文”。

所谓“上卷”,就是考生搞关系,走后门。具体操作如下:将自己觉得可以卖出去的作品做成卷轴或装帧,送给官方权贵和学界名流,以获得这些“贵人”和“名流”的欣赏,并向考官自荐。“跑卷”往往能增加考官对考生的“印象分”,直接提高成功率。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贞元十六年考中科举,得益于“行书”。据《唐摭言》年的记载,白居易初来长安科举时,根本没有名气,就拿着自己的诗,找到了当时的文化名人、诗人顾况。顾匡哈哈大笑,说长安什么都贵,住在里面都不容易,也就是所谓的“长安什么都贵,定居却不容易”。当读到《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山火未尽,春风吹又高”这句话时,顾匡立刻改变了主意:“有句话说得好,活在世上很难!“白居易得顾匡美言。

“跑书”其实是科举考试中的一种作弊腐败行为,但在唐代却非常盛行。一些考得不好或者没有发挥出自己天赋的同学,只要有可能就会想办法“跑书”。

古代高考有“照顾分”吗?

宋太祖先后15次设“专名”,未能通过进士考试,授予学士学位

当然,古代考生在考完试后最重要最迫切的就是等待发帖的时间,相当于现代等待录取分数线公布的时间。

古代科举也有特殊录取和例外录取机制,存在“加分”、“特招”等现象。以宋代为例,参加考试的人之间有“正名”和“专名”之分,有点类似于现代高考中的“正名”和“专名”。

网络

所谓“特别戏名”就是特别录取我

乡试之后,要成为贡士和举人也是很难的。当时,陈独秀还没有通过乡试。陈独秀第一次参加当地政府组织的“童子试”。虽然他成功地取得了“秀才”,但当他在江南贡院参加乡试时,他在孙山失去了自己的名字。

由于通过省考的难度较大,历代都对或多或少决心参考这部分而“屡考不中”的考生有所照顾。其中,宋代的托法“特奏名”最受考生支持。

据《宋史选举志一》年的记载,北宋开国皇帝在开宝三年“上书礼部读龚氏,赐终尝十五人,中得一百六十人,授学士”。也就是说,连续15次进士考试后,没有一个成功的考生有机会打出“特别名”。其实考生要等这种照顾也不容易。考15次一般要三四十年。当你中了一个特别的进士,至少你已经60多岁了,所以人们把这个“特别的名字”叫做“老榜”。

因为年龄越来越大,社会上对“老学生上榜”的评价更低。宋代张邦基《墨庄漫录》记载,福建人徐志通过“特名”被授予宋徽宗赵霁崇宁二年进士。参加完御花园琼林苑举行的“闻喜宴”后,大家骑马挂花回住处。路过“红灯区”时,别人的红花都被妓女抢走了,许志的花却没人要。徐志摩难过极了,在客栈房间的墙上写了一首诗,自嘲道:“一匹白马的蓝衫老当官,林琼的酒席宽。”没有人问我什么时候好,我离开了宫花醒来。"

除了“打专名”的特殊考虑,在古代科举中,当然也不会少花钱“买分数”“买录取通知书”等腐败行为。比如在明代,进入国子监这一最高学府的“例监”,就是交了录取指标的学生。

文章标签: # 考生 # 高考 # 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