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科技 教育科技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汇编_2021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知识清单

tamoadmin 2024-05-20 人已围观

简介1.诗歌鉴赏答题模板套路 #高考# 导语修辞手法,是鉴赏诗歌时重点需要鉴赏的对象之一,下文为 无 整理的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及鉴赏示例,认真阅读,对诗歌鉴赏定会有所助益。一起看看吧。 1.比喻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如:“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

1.诗歌鉴赏答题模板套路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汇编_2021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知识清单

#高考# 导语修辞手法,是鉴赏诗歌时重点需要鉴赏的对象之一,下文为 无 整理的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及鉴赏示例,认真阅读,对诗歌鉴赏定会有所助益。一起看看吧。

 1.比喻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如:“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比喻除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外,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

 如:“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

 2、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如:“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诗一反前人写法,不以杨柳的细柔形象来形容美人身材苗条,而是用拟人的手法,让杨柳化身为美人“碧玉”出现,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杨柳的婀娜多姿。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诗歌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春夜雨景,并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夜雨的神奇,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3、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①“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②“终岁不闻丝竹声”、诗中以“丝竹”代音乐。

 ③“门前冷落鞍马稀”(白居易《琵琶行》)诗中的鞍马代“客人”。

 ④“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诗中以“杜康”代酒。

 4、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5、对偶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6、隐语(谐音)、双关

 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

 春思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这是一首较为的描写男女情长的诗,写出了在秦地的思妇内心的独白。诗人语义双关,用抒自然之春天,理喻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又以“丝”(思)、“枝”(知)谐音,连接异地男女之间的思念情怀。

 竹枝词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这是作者用民歌体写的恋歌,双关隐语是民歌中常用的手法。从前两句诗意看,大概女方在杨柳飘拂、波平浪静的江边行船,听到岸上爱恋她的青年在对她唱歌言情,但情传的含蓄,“倒是无晴胜有情”。

 7、排比

 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纯用名词组成的诗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

 8、设问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鲁威作)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9、反问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10、用典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在增强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对于鉴赏者来说,如果不了解典故的含义,就不能很好的读懂这些诗歌,更谈不上鉴赏。所以必须对作品中的“典故”有个初步的理解,透过原来典故中的本意进而理解出用典后所表达出的新的含义。一般而言,古诗词中的用典有以下几种情形:

 ①化用前人语句。

 如《孟子》中的“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为杜甫点化,在《咏怀五百字》中写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②引用神话故事。

 如李贺的《李凭弹箜篌引》,有“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有“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还有“吴质不眠倚佳树,露脚斜飞湿寒兔”的诗句,都是形容李凭弹的好。引用神话传说,能增强诗词的艺术表现力,构成奇特的艺术境界。

 ③运用历史故事。

 比如,汉文帝(刘恒)爱贾谊之才,将他从长沙招回,在宣室接见,而李商隐写《贾生》,却用“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的诗句,讽刺汉文帝不能真正重用贾谊,这是对汉文帝接见贾谊的反用。通过反用,实则慨叹自己的怀才不遇。

 再如《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三、四句借用飞将军李广的典故,《史记?李将军传》中说:“(李)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清人沈德潜认为这首诗“盖言师劳力竭,而功不成,由将非其人之故;得飞将军备边边,烽自熄”。因此,三、四句是借用飞将军李广的典故,对当时领兵远征的主将进行了批评。

 11、互文

 “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

 A为了避免词语单调重复,行文时交替使用同义词,这种互文的特点是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组或句子里,处于相应位置的词可以互释。这样可以从已知词义来推知另一未知词义。

 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其中的“用”和“以”处相应的位置,由此可推知“以”就是“用”的意思。又如“求全责备”这一成语,其中“求”与“责”处于相应位置,由此可推知两词同义。这类互文是容易理解和掌握的。

 B是出于字数的约束、格律的限制或表达艺术的需要,必须用简洁的文字、含蓄而凝练的语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于是把两个事物在上下文中只出现一个而省略另一个,即“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以收到言简意繁的效果。理解这种互文时,必须把上下文保留的词语结合起来,使之互相补充、彼此映衬才能现出其原意,故习惯上称之为“互文见义”。

 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其上句省去了“皎皎”,下句省去了“迢迢”,既“迢迢”不仅指牵牛星,亦指河汉女,“皎皎”不仅指河汉女,亦指牵牛星。两词互文见义。

 互文见义常见诗句:

 (1)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见”与“闻”互文见义)

 (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诗》)(其上句省略了“坐我东阁床”,下句省略了“开我西阁门”。两句表达的意思是:打开东阁门在床上坐坐,又打开西阁门在床上坐坐。表达回到家中的欢喜之情。)

 (3)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琵琶行》)

 (4)烟笼寒水月笼沙。(《泊秦淮》)

 (5)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秦时明月汉时关。(《出塞》)

 (7)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孔雀东南飞》

 12、列锦

 所谓列锦,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

 如宋代诗人邵康节的《花乡村景》:“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十枝花”,“烟村”、“人家”、“亭台”、“鲜花”既各自独立成景,又共同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创造出淡雅幽美的意境。

 再如“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给人的情趣和诗味是浓醇、深长的。上句是视觉画面——秋夜星空一只孤飞的雁,下句是听觉意象——千家万户的砧杵之声,上下句的串联迭合,不但鲜明准确地描绘了秋夜景色的典型特征,而且构造了一幽怨凄清的意境。

 13、叠词

 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竹枝词·其一》刘禹锡)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王安石)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

 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作用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诗歌鉴赏答题模板套路

意象是中国古诗文的精髓,在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目中也常会考察到这类型的题。下面我给大家带来高考语文古诗文飞鸟意象含义,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语文古诗文飞鸟意象含义

 ⊙某种理想、愿望,自由,与自然同一的宁静、和谐,乡愁

 ⊙(1)比喻人生理想的实现

 人类从远古以来就有自由飞翔的梦想,曹植有?愿接翼于归鸿,

 嗟高飞而莫攀?(《九愁赋》)的感叹,闺中**林黛玉哀婉的《葬花吟》中,也曾出现?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的高亢之声。生命的缺憾在艺术中得到补偿,中国古典诗歌中反复出现的空灵自在的飞鸟意象,是?身无彩凤双飞翼?的人类借以实现精神遨游的媒介。

 诗人们常以鸟的自由飞翔比喻人生理想的实现。

 例1:汉末《古诗十九首》?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西北有高楼》),以双飞的鸿鹄,比喻觅得知音的愿望;

 例2:无名氏的古诗?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愿为双黄鹄,高飞还故乡?(《步出城东门》),诗人希望化身黄鹄,展翅飞越无法渡过的河水,飞因日夜思念的故乡。

 例3:?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赠秀才入军》)是嵇康的名句,诗人的视线追随着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鸿雁,随归鸿远去的,不仅仅是目光,也是他那渴望精神自由的心灵。他已化身为鸟,神游寥阔长空,达到一种超然玄远的境界?道家向往的逍遥的境界。

 例4:?诗佛?王维?开轩临颖阳,卧视飞鸟没?(《留别山中温古上人兄并示舍弟缙》)的诗句,与此意境相似。

 例5:宋代文豪苏轼?欹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水调歌头?快哉亭作》)。在政治上遭受打击,自请放外任期间,在诗词中都没有直接描写自己的心境,但是从?卧视?欹枕?之语中,我们可以体会他们内心的平静怡然。?没?是一个延续性的动作,表明诗人的目光追随飞鸟,看了很久,诗人精神的翅膀也许正随之自在地飞翔;飞鸟隐没天际,平淡无奇的现象中,体现着诗人与自由的那份和谐、认同之感。

 例6:崇尚道家思想、追求精神自由的诗人向往隐迹江湖的生活,愿与悠闲自在的鸿鸟为友、忘却世间的争斗。陶渊明做官时甚至?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诗》),辞官回乡后,则以?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读山海经》)等诗句表现自己的耕读之乐。众鸟安居巢中,诗人爱其庐宇,人鸟之间有种幻化为一的感觉。

 ⊙(2)与自然同一的宁静、和谐

 历代表现人鸟和谐相处的诗句很多:

 例1: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鸟山花吾友与。(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

 例2: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杜甫《江村》)

 例3:无机终日狎沙鸥,得意高吟景且幽。(李中《思九江旧居》)

 诗人不仅与鸥鸟为友,还要与它们定下永远相守、忘怀世事的盟约。

 例4:北宋黄庭坚的《登快阁》可以说是?盟鸥?诗中最著名的一首: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在处理完公事之后,诗人于傍晚时分登上快阁,落木千山、澄江映月的壮阔景色,让他生发出乘扁舟、弄长笛、归隐江湖的愿望。

 继黄庭坚之后,南宋诗人屡有?盟鸥?之作:

 例5: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辛弃疾《水调歌头?盟鸥》)

 例6:呼我盟鸥,翩翩欲下,背人还过木末。(姜夔《庆宫春》)

 ⊙(3)乡愁、羁旅、漂泊

 跳出自身局限、与大化同一的境界,毕竟不是人人都能达到的。芸芸众生有的是烦恼:他们为衣食生存而奔波,因战乱灾荒而漂泊?夕旧西下,薄暮冥冥,飞鸟纷纷返回故林的场景,触动了多少游子思乡的愁肠!在中国古诗中,飞鸟意象经常与乡愁主题联系在一起:

 例1:游鱼潜绿水,翔鸟薄天飞。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曹植《情诗》)

 例2: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兄弟两三人,流宕在他乡。(《玉台新咏?艳歌行》)

 例3: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例4: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中,清泗与淮通。(苏轼《江城子?别徐州》)

 翔鸟高飞云天,行士却羁于徭役;堂前燕子冬藏夏现,兄弟三人却漂泊异乡;入春以来,大雁飞回北方,出使南国的诗人却迟迟不能北返;苏轼将由徐州南下杭州,正与北飞的鸿雁背道而驰?飞鸟依物候变化自然而自由地来去,比照出人世间的无奈与辛酸。

 例5:这类诗中最著名的恐怕当属有?百代词祖?之称的《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此词相传为李白所做,缠绵悱恻的情感蕴含在每一个景物之中:远树含烟,寒山苍碧,昏暝暮色渐渐笼罩高楼,使登楼望远之人倍增忧愁。他在白玉的台阶上久久伫伫,只见鸟儿迅疾滑过天际,飞返故巢。他不由地想到:自己要是能够回到故乡该多好啊!可是故乡是那么遥远,那一路之上,不知要经过多少座长亭,多少座短亭!

 有人认为《菩萨蛮》从女性角度着笔,是一首望远怀人的思妇词,这也可以解释得通。这位忧愁的女子祈盼丈夫归来,傍晚时分,看到出外觅食的鸟儿回巢,在心中为丈夫暗计归程。家人盼归主题下的诗篇与游子思乡诗形成对应,飞鸟也是其中的主要意象之一,比如?困依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秦观《减字木兰花》)等。

 天遥地阔中一只飞鸟,在诗人看来,可能是孤凄无伴、漂泊无依的,而这种孤独漂泊的感情,无疑正是诗人内心情绪的反应:

 例6: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阮籍《咏怀》))

 例7:名岂 文章 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

 例8: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苏轼《卜算子》)

 例9: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陆游《秋思》)

 例10:以飞鸟比喻人生,苏轼有一首著名的《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处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骞驴嘶。?

 苏辙(字子由)原诗有?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之语,苏轼的和诗即从?雪泥?引发,变实为虚,创造出?雪泥鸿爪?的有名比喻,喻指往事在人心中留下的痕迹。雪泥上指痕还在,如诗人心中记忆犹存,然而那只鸟早已不知飞到哪里,保存着昔 日记 忆的诗人兄弟也已历经磨难。苏轼以飞鸿踏雪,一去无踪,暗示人生偶然无定的感慨,形象优美生动,哲理高妙玄远,让人发悟,也使人惆怅。

高考语文古诗文常见风格

 1、雄浑:雄浑指力的至大至刚,气的浑厚磅礴。其特点是:骨力挺健,气壮山河,气呑宇宙,气度豁达,气慨恢宏,气宇轩昂,气势浩瀚,气魄雄伟。有的壮志凌云、刚毅雄健,如刘邦《大风歌》,项羽《垓下歌》;《观沧海》。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气势浩瀚,雄伟壮丽;王之涣的《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想象丰富,境界辽阔;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2、豪放:豪迈奔放,谓之豪放。其特点既表现了作为主体的诗人的特点,又表现了作为客体的描绘对象的特点。就主体而言,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张出格;志向高远,襟怀旷达;气呑宇宙,力拔山河;傲骨嶙峋,狂荡不羁。就客体而言,往往拥有巨大的体积、伟大的力量而显示出特有的壮美、崇高,或显示出浑茫、浩淼的无限阔大的景象,因而气势峥嵘,场面壮阔,境界缥缈,极目无垠。李白是豪放风格之集大成者,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张出格,是李白豪放诗风的特点。?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 ?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秋浦歌》)宋词中的豪放派,以苏、辛为最杰出代表,《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代表作。?大江东去?二句, ?须关西大汉,执铁板?而唱。

 3、沉郁:如果说豪放是火山爆发,沉郁就是海底潜流。当诗人飘逸飞动、奔放不羁时,就形成豪放;当诗人沉思默处、忧愤填膺时,就变得沉郁。何为沉郁?沉郁,就是指情感的浑厚、浓郁、忧愤、蕴藉。?沉则不浮,郁则不薄。?杜甫之诗,为浓郁之极至。忧愁是杜诗沉郁的主要内容,他的忧愁,不只是个人的,更是国家的、民族的、人民的,因而这种忧愁具有丰富的情感层次,使其沉郁获得深厚的情感和崇高的价值。他的?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沉郁的力作。

 4、 悲慨:触景生情,睹物伤怀,悲壮慷慨,谓之悲慨。大凡诗人,慨叹风云变幻之疾,痛惜韶光流逝之速,目击人民灾难之重,身受命运坎坷之苦,郁积壮志未酬之 愤,而忧心忡忡、慷慨悲歌者,均以悲慨目之。可见,悲慨是时代的心声,诗人的呼喊,诗人面对动乱的现实,出于严肃的责任感,遂作悲慨。陈子昂的诗,就以悲 慨而驰誉诗坛。《登幽州台歌》再如辛弃疾的词。

 5、俊爽:即英俊豪纵,飒爽流利。代表诗人是杜牧。他的诗,纵横古今,雄视万代,畅谈历史,痛砭时弊, 总结 教训,忧国忧民,怀撑天之宏志,感报效之无门,另一方面,又矫健豪举,潇洒风流,流转飞动,畅快爽利。如《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再如《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的节奏明快,《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江南春绝句》的俊逸秀美,?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遣怀》秀而不冶,艳而不妖。

高考语文古诗文情境式默写

 1.写女子在无奈下与男子约定婚期的 句子 是: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2.用动物比喻女子不要沉迷 爱情的句子 是: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3.写女子家人对其不理解的句子是: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4.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5.写女子不愿同氓终老的句子是: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6.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一句是: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7.写女子在断墙上眺望心上人,见到心上人后前后行为差异的句子是: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8.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是: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9.写女子为人妇后早晚辛苦劳动的句子是: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写男子变化无常,三心二意的句子是: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10.女子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 经验 的句子:?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11.女子表明自己不幸生活的感受和决心的句子:?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13.表明文中女子热情、温柔的句子: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其实诗歌鉴赏也是有套路可言的,俗话说熟能生巧,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诗歌鉴赏答题模板套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

1诗眼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

2意象

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3意境

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

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二.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

1.古体诗:

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前的除“楚辞”以外的所有诗作,也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后的除“今体诗”以外的所有诗作。“歌、行、吟”分别是古体诗的一种体裁。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2.今体诗:

分为律诗、绝句。律诗每首八句,有五律(五字)、七律(七字)。首联(一、二句)、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尾联(七、八句),颔联、颈联必须对仗。绝句每首四句,有五绝(五字)、七绝(七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3.词:

是今体诗之后产生于盛唐,流行于中唐,发展于晚唐与五代,成就于宋代的一种新诗体。词又称长短句( 句子 字数不等、长短不一)、诗余(由诗歌发展而来)。根据词的长短,词又分单调(也叫小令,一般认为58字以内)、中调(一般分上下阙,58-96字)、长调(96字以上,三阙以上)。词有词牌,词牌严格律定了每首词的格律和音韵。

4.曲:

即散曲,分为“小令”、“套数”。是宋金时期逐渐形成的一种新诗体。曲与词的最大不同,是曲可在词规定的字数中增加衬字,从而增加语言的生动性,更自由灵活地表达思想与情感。

三.把握不同的诗作题材

1咏怀诗

叙事抒怀,通过具体的事件的叙写来抒写胸臆,抒写个人的恨别、怀远、思乡、离愁、感时等情怀的作品。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杜甫的《春望》。

2咏史诗

诗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一般融进了诗人独到的见识,以史咏怀,以史诵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如陶渊明、刘禹锡、杜牧等都是咏史诗的作者。

3咏物诗

主要特点是托物言志。这类古诗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等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内蕴。

4山水田园诗

写田园生活和山水风景,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

5边塞诗

描写边塞生活与民族矛盾,还有一系列与边塞有关的东西形成于盛唐,最高成就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

四.分清各种风格流派

诗歌流派: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源头:《诗经》;代表作家:杜甫、白居易、陆游等。

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的热烈追求,用热情奔放的语言、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手法、 神话 故事 来塑造形象。源头:《楚辞》;代表作家:屈原、李白、李贺、龚自珍等。

词的流派:

豪放派、婉约派豪放派:气势磅礴,格调高昂,意境雄浑,感情激荡。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

婉约派:笔调柔和,感情细腻,委婉缠绵,韵味深远。代表人物:刘永、姜夔、秦观、李清照。

五.注意分析各种表达技巧

1选材方面的虚实结合

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也即眼前之景、可观之景;虚景是诗人通过感觉、联想或想象而虚拟出的景物,也即心中之景、可想之景,虚实结合往往是古诗词意境的基本 方法 。

2选材方面的反衬

古诗词表达技巧中的反衬是相对“正衬”而言的一种表达技巧。在作品中为了使对某事物的描写更清楚、突出,而采用相反的、相对立的事物从旁陪补的方法。

它与“对比”不同,对比的两个事物间的关系是并列的,结果是突出对比双方;反衬却可以明显地分出衬托的事物和被衬托的事物,突出被衬托的一方。

3内容方面的动静结合

有时可理解为“以动衬静”,“动静相对”。

4结构方面的伏笔与照应

诗作者在读者不经意处的暗示交代,使诗歌结构严谨,首尾呼应,文题呼应。

5结构方面的对比

对比是指在作品中把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互矛盾的两方面并举出来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于突出形象特征,揭示形象意义,对于主题的表达也易产生犀利、深刻的效果。

6寓意方面的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古抒怀、意在言外,等等。

诗歌鉴赏答题模板套路相关 文章 :

★ 2020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套路大全

★ 古诗词鉴赏题10大规律和答题模板

★ 初二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模板

★ 初三语文诗歌鉴赏答题套路

★ 初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 中考古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模板

★ 高三语文典型的诗歌知识点与万能答题模板

★ 语文古诗词鉴赏题典型十大规律与阅读答题技巧

★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3种套路

文章标签: # 诗人 # 诗歌 # 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