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科技 教育科技

高考化学归纳2017,高考化学真题及解析

tamoadmin 2024-05-20 人已围观

简介高考理综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1  1、(1)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对不同溶质而言)  (2)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因为温度没确定,如同温度则一定)  (3)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饱和溶液降温后不一定有晶体析出。  (4) 一定温度下,任何物质的溶解度数值一定大于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数值,即 S一定大于C 。  2、有单质和化

高考化学归纳2017,高考化学真题及解析

高考理综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1

 1、(1)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对不同溶质而言)

 (2)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因为温度没确定,如同温度则一定)

 (3)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饱和溶液降温后不一定有晶体析出。

 (4) 一定温度下,任何物质的溶解度数值一定大于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数值,即 S一定大于C 。

 2、有单质和化合物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就是置换反应。但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3、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中不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复分解反应中一定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

 4、单质一定不会发生分解反应。

 5、同种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不一定显示一种化合价。如NH4NO3 (前面的N为-3价,后面的N为+5价)

 6、盐的组成中不一定有金属元素,如NH4+是阳离子,具有金属离子的性质,但不是金属离子。

 7、阳离子不一定是金属离子。如H+ 、NH4+ 。

 8、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的是氧化物和碱;不一定(可能)含氧元素的是酸和盐;一定含有氢元素的是酸和碱;不一定含氢元素的是盐和氧化物;盐和碱组成中不一定含金属元素,(如NH4NO3 、NH3 、H2O);酸组成可能含金属元素(如:HMnO4 叫高锰酸), 但所有物质组成中都一定含非金属元素 。

 9、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如Na2CO3 溶液显碱性。

高考理综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2

 铁及其化合物性质

 1. Fe2+及Fe3+离子的检验:

 ① Fe2+的检验:(浅绿色溶液)

 a) 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而变灰绿色,最后变红褐色。

 b) 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溶液显红色。

 ② Fe3+的检验:(**溶液)

 a) 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b) 加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

 2. 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铁与盐酸的反应:Fe+2HCl=FeCl2+H2↑

 ② 铁与硫酸铜反应(湿法炼铜):Fe+CuSO4=FeSO4+Cu

 ③ 在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氯水:(除去氯化铁中的`氯化亚铁杂质)3FeCl2+Cl2=2FeCl3

 ④ 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变质:4Fe(OH)2+O2+2H2O=4Fe(OH)3

 ⑤ 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2FeCl3+Fe=3FeCl2

 ⑥ 铜与氯化铁反应(用氯化铁腐蚀铜电路板):2FeCl3+Cu=2FeCl2+CuCl2

 ⑦ 少量锌与氯化铁反应:Zn+2FeCl3=2FeCl2+ZnCl2

 ⑧ 足量锌与氯化铁反应:3Zn+2FeCl3=2Fe+3ZnCl2

高考理综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3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5、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铬。

 6、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

 7,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 Fe3O4。

 8、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

 9、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化学方程式有两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0、生铁一般分为三种:白口铁、灰口铁、球墨铸铁。

 11、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

 12、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

 13、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平炉。

 14、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15、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2)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

有很多 ,没写完。以后学了 高三就会系统复习。 高考化学常考知识点

Ⅰ、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一、阿伏加德罗定律

1.内容: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三同”定“一同”。

2.推论

(1)同温同压下,V1/V2=n1/n2 (2)同温同体积时,p1/p2=n1/n2=N1/N2

(3)同温同压等质量时,V1/V2=M2/M1 (4)同温同压同体积时,M1/M2=ρ1/ρ2

注意:①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不反应的混合气体。②使用气态方程PV=nRT有助于理解上述推论。

3、阿伏加德罗常这类题的解法:

①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01×105Pa、25℃时等。

②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2O、SO3、已烷、辛烷、CHCl3等。

③物质结构和晶体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希有气体He、Ne等为单原子组成和胶体粒子,Cl2、N2、O2、H2为双原子分子等。晶体结构:P4、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硅等结构。

二、离子共存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Pb2+与Cl-,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N-、C17H35CO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与OH-大量共存;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如3AlO2-+3Al3++6H2O=4Al(OH)3↓等。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如S2-、HS-、SO32-、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MnO4-、Cr2O7-、NO3-、ClO-与S2-、HS-、SO32-、HSO3-、I-、Fe2+等不能大量共存;SO32-和S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2S2-+SO32-+6H+=3S↓+3H2O反应不能共在。H+与S2O32-不能大量共存。

3.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双水解)。

例:Al3+和HCO3-、CO32-、HS-、S2-、AlO2-、ClO-等;Fe3+与CO32-、HCO3-、AlO2-、ClO-等不能大量共存。

4.溶液中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Fe2+、Fe3+与SCN-不能大量共存;Fe3+与 不能大量共存。

5、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①酸性溶液(H+)、碱性溶液(OH-)、能在加入铝粉后放出可燃气体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或OH-=1×10-10mol/L的溶液等。

②有色离子MnO4-,Fe3+,Fe2+,Cu2+,Fe(SCN)2+。③MnO4-,NO3-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④S2O3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2O32-+2H+=S↓+SO2↑+H2O

⑤注意题目要求“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

6、审题时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溶液的酸性对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如:Fe2+与NO3-能共存,但在强酸性条件下(即Fe2+、NO3-、H+相遇)不能共存;MnO4-与Cl-在强酸性条件下也不能共存;S2-与SO32-在钠、钾盐时可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不能共存。

(2)酸式盐的含氢弱酸根离子不能与强碱(OH-)、强酸(H+)共存。

如HCO3-+OH-=CO32-+H2O(HCO3-遇碱时进一步电离);HCO3-+H+=CO2↑+H2O

三、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基本规律要求

(1)合事实:离子反应要符合客观事实,不可臆造产物及反应。

(2)式正确:化学式与离子符号使用正确合理。

(3)号实际:“=”“ ”“→”“↑”“↓”等符号符合实际。

(4)两守恒:两边原子数、电荷数必须守恒(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要相等)。

(5)明类型:分清类型,注意少量、过量等。

(6)检查细:结合书写离子方程式过程中易出现的错误,细心检查。

四、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1)根据元素的化合价

物质中元素具有最高价,该元素只有氧化性;物质中元素具有最低价,该元素只有还原性;物质中元素具有中间价,该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对于同一种元素,价态越高,其氧化性就越强;价态越低,其还原性就越强。

(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则其对应的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就越弱;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则其对应的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就越弱。

(3)根据反应的难易程度

注意:①氧化还原性的强弱只与该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而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得电子能力越强,其氧化性就越强;失电子能力越强,其还原性就越强。

②同一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常见氧化剂:

①、活泼的非金属,如Cl2、Br2、O2 等;

②、元素(如Mn等)处于高化合价的氧化物,如MnO2、KMnO4等

③、元素(如S、N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含氧酸,如浓H2SO4、HNO3等

④、元素(如Mn、Cl、Fe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盐,如KMnO4、KClO3、FeCl3、K2Cr2O7

⑤、过氧化物,如Na2O2、H2O2等。

常见还原剂

①、活泼的金属,如Na、Al、Zn、Fe 等;

②、元素(如C、S等)处于低化合价的氧化物,如CO、SO2等

③、元素(如Cl、S等)处于低化合价时的酸,如浓HCl、H2S等

④、元素(如S、Fe等)处于低化合价时的盐,如Na2SO3、FeSO4等

⑤、某些非金属单质,如H2 、C、Si等。

五、元素氧化性,还原性变化规律表

(1)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联系放电顺序)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还原能力-失电子能力减弱)K+,Ca2+,Na+,Mg2+,Al3+,Zn2+,Fe2+,Sn2+,Pb2+(H+),Cu2+,Hg2+,Ag+(氧化能力-得电子能力增强)(2)非金属活动顺序表

F O Cl Br I S(氧化能力减弱)F- Cl- Br- I- S2-(还原能力增强)

比较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金属性:金属气态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性质;

金属活动性:水溶液中,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性质。

注:金属性与金属活动性并非同一概念,两者有时表现为不一致,

1、同周期中,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减弱;

同主族中,由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增强;

2、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碱性愈强,其元素的金属性也愈强;

3、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极少数例外);

4、常温下与酸反应煌剧烈程度;5、常温下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6、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7、高温下与金属氧化物间的置换反应。

比较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1、同周期中,从左到右,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增强;

同主族中,由上到下,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减弱;

2、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酸性愈强,其元素的非金属性也愈强;

3、依据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稳定性愈强,非金属性愈强;

4、与氢气化合的条件;5、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

6、其他,例:2Cu+SΔ===Cu2S Cu+Cl2点燃===CuCl2 所以,Cl的非金属性强于S。

“10电子”、“18电子”的微粒小结

(一)“10电子”的微粒:

分子 离子

一核10电子的 Ne N3

文章标签: # 反应 # 元素 # 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