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科技 教育科技

2006年高考语文试题-2006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

tamoadmin 2024-09-07 人已围观

简介1.2006年湖南高考语文试卷作文题是?2.2006安徽语文高考试卷诗歌鉴赏一题为什么为"比喻"?3.2006高考语文全国1卷作文范文4.2006高考语文全国2卷作文范文5.2006年安徽高考语文作文是什么?6.06年语文高考诗歌鉴赏题2006年湖南高考语文试卷作文题是?2006年湖南高考作文题:《谈意气》 今年我省高考作文以《谈意气》为题,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我刚才在腾讯网教育频

1.2006年湖南高考语文试卷作文题是?

2.2006安徽语文高考试卷诗歌鉴赏一题为什么为"比喻"?

3.2006高考语文全国1卷作文范文

4.2006高考语文全国2卷作文范文

5.2006年安徽高考语文作文是什么?

6.06年语文高考诗歌鉴赏题

2006年湖南高考语文试卷作文题是?

2006年高考语文试题-2006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

2006年湖南高考作文题:《谈意气》

今年我省高考作文以《谈意气》为题,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我刚才在腾讯网教育频道查到的,历届作文题目,希望能帮助到你哦!

2006安徽语文高考试卷诗歌鉴赏一题为什么为"比喻"?

这题的确是以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比喻离别之苦这题的确是以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比喻离别之苦

并非托物言志,作者并没有把雁和浮萍作为自己所托的对象

仅仅是比喻而已,因为前面“聚散匆匆”后面接着的就是用孤雁和浮萍进行比喻

而且如果言志,言的是什么志向呢?

比喻更贴切一点

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托”借、托的意思,可以从志向、情趣、理想、追求、来描述物表现志。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多用于诗歌、散文创作)。

比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用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象,即用某一个事物或情境来比另一个事物或情境),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

不过相似点还是有的这题的确是以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比喻离别之苦

并非托物言志,作者并没有把雁和浮萍作为自己所托的对象

仅仅是比喻而已,因为前面“聚散匆匆”后面接着的就是用孤雁和浮萍进行比喻

而且如果言志,言的是什么志向呢?

比喻更贴切一点

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托”借、托的意思,可以从志向、情趣、理想、追求、来描述物表现志。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多用于诗歌、散文创作)。

比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用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象,即用某一个事物或情境来比另一个事物或情境),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

不过相似点还是有的

老师会酌情给分的

老师会酌情给分的 这题的确是以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比喻离别之苦

并非托物言志,作者并没有把雁和浮萍作为自己所托的对象

仅仅是比喻而已,因为前面“聚散匆匆”后面接着的就是用孤雁和浮萍进行比喻

而且如果言志,言的是什么志向呢?

比喻更贴切一点

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托”借、托的意思,可以从志向、情趣、理想、追求、来描述物表现志。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多用于诗歌、散文创作)。

比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用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象,即用某一个事物或情境来比另一个事物或情境),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

不过相似点还是有的

老师会酌情给分的 这题的确是以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比喻离别之苦

并非托物言志,作者并没有把雁和浮萍作为自己所托的对象

仅仅是比喻而已,因为前面“聚散匆匆”后面接着的就是用孤雁和浮萍进行比喻

而且如果言志,言的是什么志向呢?

比喻更贴切一点

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托”借、托的意思,可以从志向、情趣、理想、追求、来描述物表现志。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多用于诗歌、散文创作)。

比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用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象,即用某一个事物或情境来比另一个事物或情境),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

不过相似点还是有的

老师会酌情给分的 这题的确是以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比喻离别之苦

并非托物言志,作者并没有把雁和浮萍作为自己所托的对象

仅仅是比喻而已,因为前面“聚散匆匆”后面接着的就是用孤雁和浮萍进行比喻

而且如果言志,言的是什么志向呢?

比喻更贴切一点

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托”借、托的意思,可以从志向、情趣、理想、追求、来描述物表现志。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多用于诗歌、散文创作)。

比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用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象,即用某一个事物或情境来比另一个事物或情境),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

不过相似点还是有的

老师会酌情给分的

这题的确是以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比喻离别之苦

并非托物言志,作者并没有把雁和浮萍作为自己所托的对象

仅仅是比喻而已,因为前面“聚散匆匆”后面接着的就是用孤雁和浮萍进行比喻

而且如果言志,言的是什么志向呢?

比喻更贴切一点

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托”借、托的意思,可以从志向、情趣、理想、追求、来描述物表现志。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多用于诗歌、散文创作)。

比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用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象,即用某一个事物或情境来比另一个事物或情境),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

不过相似点还是有的

老师会酌情给分的

bjhjhjhjhjhjhjhjhjhjhjhjhjhjhhjhjhjhjhjh

2006高考语文全国1卷作文范文

高中文理综合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s://pan.baidu/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文理综合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2006高考语文全国2卷作文范文

2006年高考作文赏析全国卷二 ?

春蚕死去了,但留下了美丽的丝绸;画眉飞去了,但留下了美妙的歌声;雨滴落下了,但留下了七彩霓虹;先哲们逝去了,但他们精神与智慧的芬芳,却仍萦绕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不遁不散。?

哲人说:“如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换一朵水仙花。”的确,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人们脚步匆匆,似乎一切的奔走只为求取那囊中的“面包”,甚至连欢娱,都充满着迅速与等价。歌舞升平中的人们,搅乱了原本宁静的精神家园,我似乎听到了先人们的叹息。?

忙忙碌碌,多少人行色匆匆?背负着太多的“面包”上路,真的不会被重荷所累倒吗?我们的世界被过多的“面包”追求所充斥,少了些许芬芳的味道。或许,人们只有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古老的沟渠,才能体会到那曾经的精神家园的圣洁。中世纪的欧洲是灰色的,人们企图在对宗教的信服和无尽的祈祷中推动时代的巨轮。然而,他们并没有看到文明的曙光。直到布鲁诺在鲜花广场上浴火焚身,一道炫目的精神的圣洁之光才将其照亮。亦或许,人们早已忘记了“菊东篱”的悠然,忘记了“沉吟泽畔”的悲痛,忘记了“大庇天下”的壮心?不!“只有精神的升华才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于是,鲁迅在疾呼,王朔在鞭挞,任长霞在奔走,邰丽华在诠释!?也唯有芬芳的萦绕,我们的社会才会成为充满活力和的、能够不断提升的社会。一盏灯,一杯茶,几页书,在夜深之时,去探索心灵的净土,让灵魂得以提升,使自己的心在社会的旋涡之中平静如一汪深潭。安享人生,不再被外物纷扰,人生乐事夫复何求呢?现代化的飞速发展,也使人们获取精神需求的途径更为简便。或许,取得你心灵的宁静与升华,只需轻轻地点一下右键吧。?

如此,还犹豫什么呢?打开书籍,也就是开启了通往精神家园的门扉。从中,你会发现一个新的洞天;从此,你的心灵充满祥和与宁静,寻得精神上的乐土。?于是,我们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

[名师点评]?

此文的主旨是“打开书籍,也就是开启了通往精神家园的门扉”,可以“给‘面包’的世界加点芬芳”。这样的立意,显然是符合题意的。行文中不乏亮点,比如化用名言作为标题,显得含蓄有味;比如开篇写“先哲们逝去了,但他们精神与智慧的芬芳,却仍萦绕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颇具匠心。?但文章也有一个缺点,即部分内容扣题不够紧密。如第三段所谈的“直到布鲁诺在鲜花广场上浴火焚身,一道炫目的精神的圣洁之光才将其照亮”,似有游离于主题之外的嫌疑。

2006年安徽高考语文作文是什么?

***2006年上海安徽题目

人民网北京6月7日快讯:今天上午11:30全国高考第一场语文科目的考试已经结束。2006年安徽高考作文题如下:

社会是一本书,人是一本书,自然是一本书,父母同学都是一本书。“读”是了解,是探索,是超越,从读书中能够思索、感悟和品味,以“读”字为题写篇作文,文体不限,800字以上。

***2006年全国各省作文大全

全国卷Ⅰ(河北、河南、山西、海南)题目

一只鹰抓了一只羊,这时,被一只乌鸦看到了,乌鸦想学鹰抓羊,但由于能力不够,结果又被牧羊人抓到了。 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全国卷Ⅱ(黑龙江、吉林等地区)题目

目前中国读书的人越来越少:99年为60%,01年为52%。造成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在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说没时间,青年人说不习惯。还有的人说买不起书。相反网上阅读的人越来越多:99年是3.7%,03年是18.3%。全面了解材料原则一个侧面和一个角度,自己确定题目和问题,字数800字

全国卷Ⅲ(贵州、云南、新疆、宁夏、甘肃、内蒙)题目

题为:“书”。 给材料作文:阅读材料,以“书”为主题,体裁不限,诗歌除外。请你根据材料选择一个侧面和一个角度,自己确定题目和问题,字数800字。

北京作文题目

《北京的符号》。以天坛、故宫、天安门、胡同、长城等为北京符号,写一篇以北京的符号为题的文章。

上海作文题目

《我想握住你的手》,要求:不少于800字,不要写成诗歌,不要在文章中透露个人信息……

广东作文题目

一个雕刻家在细心雕刻一块尚未成形的大理石,头部、肩膀都已雕刻成形,雕成了一个美丽的天使。

这时,一个小女孩问雕刻家:你怎么知道天使藏在石头里的?

雕刻家回答:石头里本没有天使,但因为我是在用心雕刻”。

请以雕刻心中的天使的为话题,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天津作文题目

新华字典里有一个新词叫做“愿景”,请以《愿景》为题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

江苏作文题目

鲁迅说,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也有人说,世界上本来有路, 走的人多了,反而没路了……请以“人与路”为话题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湖南作文题目

以《谈意气》为题,对字典里“意气”的三种解释作个阐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安徽作文题目

社会是一本书,人是一本书,自然是一本书,父母同学都是一本书。“读”是了解,是探索,是超越,从读书中能够思索、感悟和品味,以“读”字为题写篇作文,文体不限,800字以上。

湖北作文题目

成语:三思而后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举一反三……,从以上带“三”字的成语中,能给你什么启示?

四川作文题目

生活中,有许多疑问,有人好问,有人不好问,以问为话题,写一骗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浙江高考作文

话题:生有所息 生无所息

据《列子》记载: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古今中外,还有诸多相关的论述,

例如:

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办法。(康德)

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歌德)

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劳农夫以休息之。(《吕氏春秋》)

休闲不是偶尔玩一次一次,而应是人们三分之一的生活。

人们应该学会超前休息,也就是说在疲劳之前,适当休息效果最佳。(医学专家)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生无所息/生有所息 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可任写一个方面,、也可兼写两个方面;2、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不少于800字。5,不得抄袭。

福建省高考作文

创新思维课堂上,同学们各抒己见,先挑出3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

①诸葛亮借箭未满十万支

②戈多来了

③留下一点空白

请任意选择一个作为话题,题目自拟,体裁自选,不少于800字。

山东高考作文

一个寓言:人们在地上看星星的时候是晶莹明亮的,当人们真正走近星星的时候才发现,星星和我们的地球一样是凹凸不平的,而且周围充满了灰尘。从这则寓言中你感悟到了什么呢?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除散文以外文体的作文。

江西作文题目

请以"燕子减肥"为题,写一则话题作文

雨燕孵化之后很胖,飞不高,雨燕的妈妈要求它加强锻炼减肥,这样才能展翅高飞。请以"雨燕减肥"为话题,题目自拟,题材不限,800字

重庆高考作文

小作文:车站一瞥,请写一篇描述性的文章,200字

大作文:走与停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会引发我们对自然、社会、历史、人生的思考和联想,请以"走与停"为题,写一篇6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辽宁作文题目

以《肩膀》为题,写一篇8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题材不限。(完)

06年语文高考诗歌鉴赏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题竹石牧牛(并引)黄庭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增坡前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释:○1伯时,画家李公麟的字。○2野次:郊野。○3棰:鞭子。

(1)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x

参考答案:分为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个层次,分别写了石、竹、牧童、老牛四个物象,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后四句为第二层次,写了作者由画中内容而生发出的感想。(2)你认为这幅“竹石牧牛”图在作者心中的含义是什么?有人认为作者在诗中“厚于竹薄于石”,你对此有什么看法?a#

参考答案:一种自然平和的田园生活。表面上作者似乎是“厚”竹而“薄”石,但实际上作者对石与竹同样怜爱;因为在作者心目中,竹、石都代表着一种田园生活,无论牛角砺石还是牛斗残竹,都是作者不愿意看到的。(如答成“作者认为竹、石的寓意是一种坚韧的品格、高尚的节操,作者对竹、石的怜爱表现出他对品节的珍视”,也可以。)

2006年高考题选用黄庭坚的《题竹石牧牛》。这种题画诗,其内容和图画有紧密联系,弄明白画的内容,对理解诗歌十分重要。qCcb4\

诗序介绍了诗歌写作原因,也交代了图画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两点:1、《竹石牧牛》由苏轼和李公麟合作完成,苏轼画了丛竹、怪石,李公麟添画阿童牧牛;2、黄庭坚觉得这幅画“甚有意态”,所以“戏咏”了此诗。前1点内容清楚明晰。第2点中“意态”的具体内容和“戏咏”意味言之不详。这正是诗人留下的余味,也是理解诗歌内容的关键点。FkoD

这简单的序其实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在中国画中,丛竹、怪石的题材多见、常见,是已经有着公认意义的特定图画符号。其特定意义就是竹之有节、石之顽坚。苏轼画丛竹、怪石显然是为自勉。那么,李公麟为什么要在苏轼的画上添上“阿童牧牛”呢?这个可以从添画“阿童牧牛”的前后效果对比上进行逆向推理:添画前,画中仅有丛竹、怪石,画意只在言志;添画后,有了童、牛的活动,画面也就多了生活气息。需要注意的是,阿童、牧牛在中国画中也是有特定意义的图画符号,它们所指称的是一种悠闲的田园生活。前后相比,苏轼的丛竹怪石图是严肃、冷峻的;而竹石牧牛图却是柔和、温暖的。李公麟添画的用意在于告诫苏轼:坚守节操砥砺自我固然重要,但也不要忽略了享受生活。古人常有“以文会友”,李公麟和苏轼在这里却是“以画会友”。<#O

“以画会友”是李公麟添画的用意所在,却不是《题竹石牧牛》的表达重点。F

《题竹石牧牛》前两联复述图画的内容。苏轼的丛竹怪石一联——写怪石峥嵘、绿竹清幽;李公麟的阿童牧牛一联——写阿童自在、老牛觳觫。这两联只是复述图画内容,后两联的议论才属于黄庭坚。后两联的内容又可分为明、暗两层,其暗含的一层格外需要注意。"Z^"F

先看后两联中明的一层意思。诗人先说苏轼画的石头是我非常喜爱的,千万不要让牛去在这石头上磨砺牛角,以免把石头磨坏了!然后又说,牛在石头上砺角还是可以接受的,但千万不要让牛打斗!因为牛打斗起来肯定要毁坏那可爱的竹子!在这句话里,要注意句子内容上的关联与呼应:“牛斗残我竹”跟在“牛砺角犹可”之后,就有了“残我竹是万万不可的!”这一潜台词。和“牛斗残我竹”相对应,“牛砺角犹可”也就有了潜台词儿——牛斗万万不可,是因为会“残”我竹;牛砺角犹可,是因为牛砺角不会残我石。这句话的表达背景是修竹易残而顽石耐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牛砺角犹可,牛头残我竹”所表现的并不是诗人“厚于竹而薄于石”,其实是竹、石都很爱。可以总结为“石吾甚爱之”“竹吾亦爱之”,只是和石相较,竹更需要珍惜。#Q:

理解到此,是不是就完全吃透了序中所说的“意态”呢?还没有。我们和序中说到的“戏咏”中的戏趣还相距甚远。~%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产生一个疑问:诗人爱石、爱竹,好像对牛不太公平——先斥责牛砺角坏我石,又担忧牛斗残我竹——这岂不是在责怪李公麟添画阿童牧牛完全是画蛇添足,甚至是狗尾续貂吗?[y@

黄庭坚会说这种大煞风景的话吗?这难道是“戏咏”的题旨?$

我们应该进入到黄庭坚的“情场”中去。现在,黄庭坚面对《竹石牧牛图》,说石画得好,竹画得好,可是,你李公麟为什么要让牧牛在石头上磨砺牛角呢?那会把石头弄坏的!而且牛磨完角一定还会相斗。那就更不好了,肯定会将丛竹踩坏了。我们要牢记,这首诗本是题画诗。黄庭坚所说的牛是图画中的牛!所以,这画中的牛不但不会砺角,更不会相斗,除非它是活的!说到“活”字,我们应该恍然:而绘画之难在于将静物画“活”——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画中之牛让人担忧其“砺角伤石”“相斗残竹”不正说明李公麟把这牛画活了吗?所以,黄庭坚在这里正是用对“牛砺角”“牛斗”的“担忧”来渲染、夸张、赞美李公麟把牛画活了!他用的是“明贬实褒”手法。这才是“戏咏”的戏趣所在。而序中所说的“甚有意态”之所指也至此大白:怪石画得好,我爱;丛竹画得好,我惜;牧牛更是画得活!-O<:"u

赞美苏轼、李公麟绘画水平高正是后两联暗含的也是最重要的意味。序中 “甚有意态,戏咏”是理解全诗的锁匙。'JF8

厘清诗歌内容,我们可以看出高考试题和答案的设置都有需要商榷的地方。|@7bN

第1小题第一问的答案中“诗歌分为两层内容”没有问题。对第一层次的内容总结也没有问题。对后四句的分析就有问题——“后四句为第二层次,写了作者由画中内容而生发出的感想”——用“感想”这么模糊的词语显得命题人没有自信。准确地讲,后两联表达的就是“对苏轼和李公麟绘画技艺的赞美”。“感想”让人想到只是感叹、议论而不是“赞美”。“感想”的意义如此含混不清,“参考”的价值实在不大。而且较真起来,它实际是错误的。*UAY

第2小题“你认为这幅‘竹石牧牛’图在作者心中的含义是什么”这句话也有问题。本语境中,“作者”的指代有三种可能:苏轼、李公麟、黄庭坚。首先,从字面上讲,句中的“作者”放在“竹石牧牛图”后,很容易让人理解为《竹石牧牛图》的作者。其次,“竹石牧牛”图对这两位图画作者而言,含义各不相同。苏轼作了丛竹怪石,含义就是“有品节、重坚守”;李公麟作了阿童牧牛,含义是劝诫苏轼不要忽略了享受生活。而命题人给的参考答案——“一种自然平和的田园生活”,命题人心目中的“作者”所指应该是李公麟。然而,命题人并没有将其他两种可能性排除,逻辑上显然不严谨。KgHo-i

这一问之后,紧跟着“有人认为作者在诗中“厚于竹薄于石”,你对此有什么看法”一句,这个“作者”的指代对象只能诗歌的作者黄庭坚。同一题中,“作者”一词的含义如此变幻,肯定会让考生无法捉摸。mr

评价“厚于竹而薄于石”的答案也有问题。“表面上作者似乎是厚竹而薄石,但实际上作者对石与竹同样怜爱;因为在作者心目中,竹、石都代表着一种田园生活,无论牛角砺石还是牛斗残竹,都是作者不愿意看到的。(如答成“作者认为竹、石的寓意是一种坚韧的品格、高尚的节操,作者对竹、石的怜爱表现出他对品节的珍视”,也可以)”——这一参考答案所表述的对竹、石同样怜爱的理由是“无论牛角砺石还是牛斗残竹,都是作者不愿意看到的”,这并不能解释“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中所表现的“犹可”和“不可”即“不愿”和“更不愿”的差别。z[u

可以猜想的是,这个问题不解释清楚,则“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的强大说服力必将逼使高考改卷小组修改评分标准,他们极有可能将“爱石更爱竹”也列入正确答案。如此则这道题的标准答案将更热闹:试想“黄庭坚爱竹胜于爱石”正确,“黄庭坚爱竹同于爱石”也正确——这不同的答案对不同的考生而言不算分裂;但对黄庭坚而言,这可能吗?——除非我们的命题专家先期断定黄庭坚患了精神分裂症。要不然,这种“不共戴天硬同天,互相对立更和谐”的高明思想怕是没有受过后现代主义思潮教育的宋朝人的智力所不能接受的。AyDk3

根据对诗歌的准确理解,参考答案可做如下修改。`RF,xT

(1)这首诗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前两联复述“竹石牧牛图”的绘画内容,是写景的手法。后两联是议论,表达了诗人对石、竹的喜爱,并且赞美李公麟将牛画活了。t|$g@T

第2题应该将第一问中的“作者”改为“李公麟”,将第二问中的“作者”改为“黄庭坚”,答案亦作如下修改:0|^[

(2)一种自然平和、富于趣味的田园生活。说黄庭坚“厚于竹而薄于石”并不准确。虽然黄庭坚说“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然而,这话的前提是牛砺角不会残我石,所以并不能表明黄庭坚“薄石”。$iar

应该说,这一诗歌鉴赏题选材非常好,试题非常糟糕。这首诗的理解难度较大,层次较多,正是体现高考的区分度,多点阻击考生的好战场。而且试题设计得好的话,还能够帮助考丰富诗歌鉴赏的知识,提升其品味诗歌的能力。Y;Nx^

试设计试题如下:e'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题竹石牧牛(并引) {;(9

黄庭坚 b`y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增坡前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T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s~p)k

注释:○1伯时,画家李公麟的字。○2野次:郊野。○3棰:鞭子。>(z`

(1)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3分)'U(

参考答案:分为两个层次。前两联为第一个层次,复述图画内容。后两联为第二层次,赞美苏轼和李公麟的竹、石、牛画得好。H4?

(2)丛竹、怪石在中国画中都是有特定意义的图画符号,古人往往借竹之有节、石之顽坚自砺。苏轼也不例外。李公麟在苏轼的《丛竹怪石图》上添画“阿童牧牛”是何用意?(2分)有人认为黄庭坚在诗中“厚于竹而薄于石,更薄于牛”,你如何理解?(3分)tE

参考答案:调和原画中砺志自勉的严肃和冷峻,赋予其自然平和的田园生活。“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看起来是“厚于竹而薄于石”,然而,考虑到石头顽固不易残的特性,也就可以知道“牛砺角犹可”的原因是不会“残我石”。所以,作者要表达的是“石吾甚爱之,竹吾甚爱之;砺角石尚在,牛斗竹必残”。同时,对砺角、斗牛的担忧还侧面赞美了李公麟将“牛”画活了,也就自然地表达了黄庭坚对画中“牛”的喜欢。OA

二○○六年六月十二日Je]"`

文章标签: # 事物 # 作者 # 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