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科技 教育科技

2009安徽高考物理最后一题_2009年安徽高考物理

tamoadmin 2024-06-10 人已围观

简介1.09年安徽高考课改会对今年复习生有什么影响?2.09高考作文3.09年安徽高考分数线4.2009年考高考,请问我的高考分不分文理科?我是学文科的,那么高考考不考物理,化学,还有生物呢?5.高考物理的考纲6.求2009年安徽高考理科各分数段排名表!!安徽高考采用全国高考试卷,总分750分,考试科目分别为(语文150分,数学150分,外语150分,文科综合/理科综合300分)。安徽高考现行方案“3

1.09年安徽高考课改会对今年复习生有什么影响?

2.09高考作文

3.09年安徽高考分数线

4.2009年考高考,请问我的高考分不分文理科?我是学文科的,那么高考考不考物理,化学,还有生物呢?

5.高考物理的考纲

6.求2009年安徽高考理科各分数段排名表!!

2009安徽高考物理最后一题_2009年安徽高考物理

安徽高考采用全国高考试卷,总分750分,考试科目分别为(语文150分,数学150分,外语150分,文科综合/理科综合300分)。

安徽高考现行方案

“3+X”模式应用地区:全国大部分省市区

“3”指“语文、数学、外语”,“X”指由指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从文科综合(涵盖政治、历史、地理)和理科综合(涵盖物理、化学、生物)2个综合科中选择一个考试科目。此方案是目前全国应用最广,最成熟的,最被人们接受的。总分750分(语文150分,数学150分,外语150分,文科综合/理科综合300分)。

具体考试时间:

6月7日 (上午) 09:00-11:30 语文 (下午)15:00-17:00 数学(分文科数学或理科数学);

6月8日 (上午) 09:00-11:30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下午)15:00-17:00 外语。

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

在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公布后,恢复“全国一张卷”成为改革大趋势。2014年全国有16省市实行分省命题,统一命题的有15个;2015年,又新增江西、辽宁、山东3省实行高考统一命题,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增至18个。2016年有25省份使用统一命题试卷。

现在,仍然实行分省命题省份: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海南省。

09年安徽高考课改会对今年复习生有什么影响?

安徽省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统一

招生考试改革方案

经教育部批准,从2006年秋季开始,安徽省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为了与普通高中新课程相配套,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语文等十五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的通知》(教基[2003]6号)、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实施方案的通知》(教基[2006]02号)、《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学[2008]4号)等文件要求,省教育厅研究制定了我省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改革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结合安徽省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实际,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择优选拔人才。

二、项目设置

安徽省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模式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

(一)统考科目

统考科目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3”指语文、数学和外语三个科目,是所有考生的必考科目,其中数学分为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

“文科综合”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是文科倾向考生的必考科目。“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是理科倾向考生的必考科目。

艺术、体育类考生可选择文科倾向的科目组合,也可选择理科倾向的科目组合,再加考相关术科。

(二)学业水平测试

学业水平测试设语文、数学、外语、人文与社会基础、科学基础和技术素养六个科目。应届考生必须参加所有科目的测试。

语文、数学、外语测试范围为该科目必修学分所规定的学习内容。

人文与社会基础测试范围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必修学分所规定的学习内容。

科学基础测试范围为物理、化学、生物必修学分所规定的学习内容。

技术素养测试范围为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必修学分所规定的学习内容。

(三)综合素质评价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按公民道德素养、交流与合作、学习态度与能力、实践与创新、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基础性发展目标进行。评价以学生主要行为表现的实证材料为依据,按照各基础性发展目标的评价标准,由学生本人、同班同学、任课教师共同完成。学生自评权重为20%,学生互评权重为40%,教师评价权重为40%。每个基础性发展目标的评定结果以等级方式呈现,其中“公民道德素养”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其他五个基础性发展目标均分为A、B、C、D四个等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分学年进行,每个基础性发展目标的总评等级按高一占30%、高二占30%、高三占40%的比例合成。评价结果以电子表格的形式进入考生档案。

三、考试及成绩呈现方式

(一)统考科目

科目 考试时间(分钟) 分值

语文 150 150

数学 120 150

外语 120 150

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150 300

总分值:750分。

(二)学业水平测试

学业水平测试安排在每年的六月份进行,开考全部科目。在校学生每科目参加一次测试。测试成绩按全省所有考生成绩分布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其中排名为前25%(含25%)的为A等级,前25%~60%(含60%)的为B等级,前60%~95%(含95%)的为C等级,余下的为D等级。成绩为D等级的学生可参加补测,补测时间安排在次年的一月份进行,补测成绩只分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

四、命题工作

考试内容改革是高考改革的重点。安徽省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继续试行自主命题,考试内容将实现与高中新课程内容的紧密衔接。

(一)命题原则

命题坚持科学性、公平性和创新性的原则。

1.科学性。统考科目依据各学科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的要求命题;学业水平测试依据各学科课程标准和测试纲要的要求命题。试题设计应与课程评价目标相一致,分别体现统考科目考试和学业水平测试的功能和特点。

2.公平性。命题要充分考虑全省各地教学条件的不同以及城乡的差异,试题素材和解答要求应尽可能适应所有考生,避免出现需要特殊背景知识和特殊解答方式的题目。

3.创新性。试题设计尽量采用新情境、新材料,力求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注重考查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以及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试卷结构与内容

1.统考科目考查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与选修Ⅰ的内容,其中选修课程的总分值原则上不低于10%,均设为必做题。考查的具体内容由国家制定的新课程《考试大纲》和《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考试说明》予以确定。

2.学业水平测试考查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该科目必修学分所规定的学习内容,其中信息技术实行上机测试。

五、招生录取

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特点高校的要求,分层次、分类别、按批次组织招生录取工作。各高等院校依据考生志愿,按统考科目成绩、学业水平测试等级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择优录取。

(一)学校招生章程

各高等学校应按规定制定招生章程,经其主管部门审核后,在考生填报志愿前向社会公布。学校可在招生章程中,提出对考生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的要求。有面试要求的高校,招生章程中应明确考核范围和规则等。

(二)划线和投档原则

根据不同录取批次学校招生计划总数,按照一定比例,依据统考科目成绩划定各批次全省最低控制分数线。

依据各高等学校招生计划数和考生志愿,按照统考科目成绩、学业水平测试等级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按一定比例投档。艺术、体育类划线和投档原则另定。

(三)录取原则

1.录取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依据统考科目成绩、学业水平测试等级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统一标准,择优录取。

2.应届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每科都达到C级或合格以上、综合素质评价每个基础性发展目标都达到C级或合格以上,方可被普通文理科本科第二批次以上院校录取;2008届及以前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其学业水平测试成绩要求参考原会考成绩;社会考生仍参照原有录取办法,过渡期为3年,鼓励社会考生在过渡期内参加学业水平测试。艺术、体育类及特殊类型招生的应届考生必须参加学业水平测试,但录取时不设置等级要求。

3.在同等条件下,高等学校可以优先录取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达到A级(或优秀)数多的考生。

4.经批准实行自主招生试点的高校,可依据统考科目成绩、学业水平测试等级、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和学校测试成绩,自主录取。

5.经批准的高等职业院校,可试行以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录取主要依据的录取模式,也可将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与学校组织的测试成绩相结合作为录取依据。

六、保障机制

各级政府、有关部门、高校和中学应加强配合,齐心协力,做好此方案的实施工作。

(一)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督促各普通高中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纠正单纯以高考升学率评价学校的倾向,努力营造实施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

(二)招生考试部门和各高校要适应高考改革的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强报名、考试、评卷、录取等各个环节的管理,确保各项工作的质量和安全,逐步完善高考招生制度。

(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学业水平测试与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管理,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和诚信机制,确保各个环节的公平、公正。

(四)各普通高中要进一步深化高中课程改革,切实提高课程实施能力,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按照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原则,努力探索建立新的评价体系,激励和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地发展。

09高考作文

我认为不要复习,复习知识作用不大,只是让你不把以前的知识别忘了,直接上大学吧。在大学里努力,由专升本,再由本考研,一样吗。何苦再冒险上高四呢?我们应该勇往直前。

麻烦采纳,谢谢!

09年安徽高考分数线

一。踮起脚尖

踮起脚尖,就更靠近阳光。——题记

踮起脚尖,听晨风抚过松林,飒飒作响,那是林海的呼吸;踮起脚尖,感受初阳掠过草地,拾起珠玑,那是天外的暖意;踮起脚尖,看蝶翅轻拍花朵,曼舞飞扬,那是生命的活力。踮起脚尖的人生异样精彩!

踮起脚尖,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看:美丽的大自然,柳絮摇曳,燕子北归,艳阳高照,蝉鸣虫唱,麦浪吐金,丹桂飘香,雪花纷飞,寒梅傲雪。在这独具韵味的世界中,不要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打开窗子,看看屋外,推开门,来到田野,踮起脚尖,伸开双手,闭上眼睛,倾听风声,触摸空气,一切都是那么地清新自然,让人神清气爽。

踮起脚尖,谱写人间的真爱。

瞧:那小女孩子,正踮起脚尖,手里拿着十元钱,正往募捐箱里塞,脸上的表情是多么的神圣;那瘦弱的男孩,把脚踮得老高,“妈妈我比你还高,我能提这个!”把袋子死死地提在手里;高高瘦瘦的男生背后,母亲不停地踮起脚尖,为儿子翻正衣领!

踮起脚尖,成就完美的人生。

听:“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顿踮起“研究”脚尖,向开普勒学习,发明万有引力定律;“对渗透着血汗的成果从不视为己有,一有突破便立即告知同行,让大家共享成果。他一次次用个人成就垫高了全国同行的起跳点,迅速造成千军万马高起点上协同攻关的局面。” 袁隆平踮起“道德”脚尖,舍一己之名利,促全局之伟业,让水稻比高粱还高,稻穗比扫帚还长,稻谷像花生米那样大,使杂交水稻产量再上新台阶。

踮起脚尖,就更靠近阳光。

许下第一千零一个愿望,有一天幸福会听我们的话。现在的我们,“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我们就是青春,青春就是我们的筹码。在青春的竞技场上,我们踮起脚尖努力耕耘,尽情挥洒汗水,期待能够丰收,即使我们手里捧着干瘪的稻子,我们也不在乎,“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然而踮起脚尖就可以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对于一个追求者来说,仅仅是“踮起脚尖”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即使我们踮起脚尖也还有我们够不着的果实,即使我们踮起脚尖也还有我们看不到的风景。早在两千多年前先哲荀子在他著名的《劝学》篇中就深有体会地说“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由此看来,踮起脚尖虽然能让我们看得远,但终不如站在高处看得更远,“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孔子也正是由于站得“高”才看得远,那深邃的思想光芒才能够远照千秋万代。因此,要想看得远,必须站得高,有时恐怕不仅是一次踮起脚尖就可以了的,需要不辞劳苦,甚至不妨尝试辛苦登高,或许更为有用。

美好的景色要求我们踮起脚尖。

人间的真爱驱使我们踮起脚尖。

完美的人生离不开我们踮起脚尖。

二。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

清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日(西元一九一一年四月二十七日),广州起义暴发。起义之军百二十人持攻入广州督府衙门,两广总督张鸣歧闻风而逃。然义军终因寡不敌众,数百清军围之,起义军多战死。旋革命党人潘达微见而怜之,收烈士之骸,止得七十二具,葬于白云山麓之黄花岗。九十七年之后,时值腊月,会天大雪,余滞于广州,遂至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陵。止于其门,百感并至,赋诗一首,诗曰:

赤焰难明赤县天,百年群魔舞翩跹。国土已破何人见,金瓯早缺有谁怜?

皇祚不复天威去,天朝迷梦化为烟。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

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水师已覆巨舰沉,黄海之水腥且咸。

春帆楼上条约订,马关之约逆臣签。大沽台上炮声隆,将士陈尸国门前。

新鬼啾啾旧鬼哭,京洼难日见炊烟。宣战诏书何处寻?言说帝后西秋狝。

辛丑条约庚子恨,落日秋风哭宝剑。六十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空向长河咒逝川,不尽国愁在斯年。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民穷国敝割土地,偿银赔款年复年。可怜越女夜夜哭,半国殖民半封建。

檀香山上聚义士,兴中会中复青天。烈火已燃锤与镰,今将炮火灭清廷。

枪声惊破五羊城,英雄无惧挥宝剑。提携玉泉为国死,何得英名在人间。

悲歌一曲从天落,壮士不再歌易水。晓见江山有炊烟,烈士之魂已沉泉。

人生百年能几何,荒草斜阳土坯间。白云片片魂悠悠,黄花遍野使人愁。

义军已覆化碧土,留得精神载史书。黄花岗上土一抔,埋没荒烟蔓草间。

起事何知一死难,的卢青骢劳鞍鞯。青天白日满地红,镶开碑上覆墓间。

行人往往悲旧事,含愤长忆孙逸仙。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换得假共和。

皇冠已覆君前落,不见人间少帝制。百越之人总不忘,秋风秋雨湿黄花。

愁看长江东逝去,却有青史映君前。莫悲往事愤钩沉,但看祖国焕新颜。

沧桑浮沉忆浮生,吾辈发奋应向前。岁月如潮歌似梦,百年弹指一挥间。

红尘梦里忆壮举,烈士陵前有愧颜。吾侪不曾历战火,无复见此漫硝烟。

和平岁月忆往事,史海沧茫不亲见。今春南岭雪满天,雪映梅花忠魂骨。

碧血横飞四塞惊,草木含情风云悲。只因烈士血如海,才使日月换新天。

英雄何只黄花岗,无数忠魂红旗间。百兆国子怀先辈,万里江山动后人。

召公甘为社稷死,感君总能多奉献。至今天下传英名,不使君没蔓草间。

今之河山多锦绣,不复沉沦如从前。工厂遍地多铁马,信息时代在眼前。

民众康乐少悲苦,难以再见愁容颜。吾今立于陵门口,思绪纷飞感万千。

聊诌一诗悼君魂,勿怪字拙人不见。

后记:今日之生活,皆先辈流血而成,今中国多烈士之陵,何止黄花岗耶?然吾平生只至黄花岗,愧矣。今年之秋,料黄花岗之黄花,应于秋风之中透香中华乎?

三。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

在博物馆的书法展览中,我被那些极具气韵的展品震住了,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突然间一幅作品映入眼帘,它单个字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却别有味道,形神俱佳。

我有些看呆了。

“那是郑燮的字。”一个沉沉的声音。我转过头去,是一个笑眯眯的老爷爷。

我禁不住感叹道:“这字太美了,虽然不似柳体欧体的正统,但不妨碍它独特而一体的美,真不愧为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之作。 ”

老人笑了起来:“这就是中国和而不同的大智慧啊。单是从一副小小的书法便可看出。每一个字歪歪斜斜,似乎并不美观,但将其融为一体,却具有极强的包涵一切,蕴藏万物的能量。 ”

“这是一种具体意义上的大同,即容纳一切不相同的和吧,”我说道,“这种和不是强制所有事物的同一,反倒是名美其美,美人所美。 ”

老人点点头,指着面前一幅幅作品:“你看,板桥的字,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中华智慧又何尝不是如此。它从没有具体的范式,没有统一的索求,古人将他们的智慧,放开于我们面前,任由我们一窥其所有,将各种文化,各种元素吸收并存于其中,最终臻于一种和的境界。看看你眼前每一幅传世佳作吧。每一幅都拥有其特殊的韵味,即使如板桥这般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也是脱胎于最本源的精神。 ”他突然停下笑笑,“大概从仓颉造字就赋予了这种能量吧。 ”

我思索着,说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一个人应该也是如此吧。只有获得和的力量,才能如此地将个性极强的字,幻化为一体。和而不同,就意味着存在不同,不,必须是不同,只有如此,才能不刚愎自用,局限于自己狭小的空间内,看不到一切,也没有气度感受这一切。 ”

“所以有人说郑燮的书法是不可无一,也不可有二的。”老人回答道,“他便是那个唯一,便是那个不同。你看看那些大家的字,金农、八大山人、张旭,狂放与收敛并存,刚健与阴柔并存,看似如此个性鲜明,但他们同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个脚印,一脉相承。中国文化以其独有的气度包容着这些匠心独具的存在。 ”

“和而不同,我从没如此认真地思考过这样一幅字画所藏有的智慧。 ”我感慨道。

老人拍拍我的肩:“中华智慧从来不是什么虚幻的东西,它早已渗入每一个具象之中了。你好好看看。 ”

我沉浸于那黑与白的交替之中。当回过神时,转头再寻,老人已不见踪影。

2009年考高考,请问我的高考分不分文理科?我是学文科的,那么高考考不考物理,化学,还有生物呢?

1、文科一本:543

2、文科三本:488

3、文科二本:501

4、文科体育类(本科):376

5、文科体育类(高职专科):326

6、文科艺术类(本科):301

7、文科艺术类(高职专科):256

8、文科高职(专科):365

9、理科一本:579

10、理科三本:498

11、理科二本:520

12、理科体育类(本科):390

13、理科体育类(高职专科):338

14、理科艺术类(本科):312

15、理科艺术类(高职专科):229

16、理科高职(专科):326

以上内容参考:凤凰网-今年安徽高考报名人数约57.3万 十年来首降

高考物理的考纲

请问你是哪个地区的考生? 不同的区域方式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还是会分文理的,假如是文科的话就不用考物理,化学,还有生物。部分区域比如江苏是考大综合,文理都要考

2009年的安徽高考要分文理,学文科的物理化学生物都不用考了的

求2009年安徽高考理科各分数段排名表!!

2011年高考物理考试大纲解读 及复习建议

第一部分:2011年高考物理考试大纲简介

一、考试范围与要求

要考查的物理知识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等部分。鉴于大纲版考试大纲四年未作任何变化,我们认为这一方面说明现行大纲对高中物理学科知识的要求基本合理,也体现了考试中心在课改过渡时期大纲版地区的高考以平稳过渡的为主的思想原则。尽管考试大纲未变,考试模式和出题的套路不变,但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还是在不断渗透,试题求新求变的步伐没有停止。

二、个人预测:(仅供参考)

高考命题的“五不”原则:不泄密、不出错、不超纲、不创新、不出彩 。

(1)继续突出时代特点,反映时代特征,突出一个“稳”字;

题型、题量、试卷结构基本不变; 突出主干知识,兼顾非重点知识这一方向不变;

难度系数基本不变;

(2)加大创新力度(强调新课程理念)

① 情景设置: ②信息提供的方式 :

三、新课程高考特点:

新高考命题严格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要求,不超越各学科课程标准,不超越考试大纲,力求符合中学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既有利于中学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又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

四、高考大纲对知识点的要求

考试大纲中只给出两个层次:“I级要求”与“Il级要求”。I级为基本要求,包含“了解”、“知道”,能将知识直接加以应用(注意:I级要求不等于没有计算);Il级为较高要求,包含“理解”、“掌握”,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加以运用。

五、试题设计

试题设计将力求突出基础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既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又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的解答能反映出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方法,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知识方面:突出主干, 稳中有新,稳中有变.

2. 能力方面:坚持能力立意,重视考查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体现考生思维广度、 深度及灵活度.

3. 实验方面:注重考查学生的运用仪器的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

4. 体现“过程与方法”为核心的组合型试题成为计算题的新题型

5. 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考查考生的建模能力

6. 试题难度设计合理,有较好的区分度

六、考题呈现和复习要求

考题分析:直线运动

(09年江苏物理)7.如图所示,以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s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m。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5m/s2为,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

B.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一定超速

C.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

D.如果距停车线处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

复习建议:

1. 侧重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2. 新课标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

4. 习题教学中要训练学生具备一定应用数学的能力。

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规律

(09年安徽卷)22.(14分)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运动员手拉绳索向上攀登,最终点燃了主火炬,体现了残疾运动员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为了探究上升过程中运动员与绳索和吊椅间的作用,可将过程简化。一根不可伸缩的轻绳跨过轻质的定滑轮,一端挂一吊椅,另一端被坐在吊椅上的运动员拉住,如图所示。设运动员的质量为65kg,吊椅的质量为15kg,不计定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取。当运动员与吊椅一起正以加速度上升时,试求

(1)运动员竖直向下拉绳的力;

(2)运动员对吊椅的压力。

复习建议:

1. 培养学生基本解题思路。

 2. 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的基本规律、力学的核心知识。

曲线运动

09年广东卷)17.(1)为了清理堵塞河道的冰凌,空军实施了投弹爆破,飞机在河道上空高H处以速度v0水平匀速飞行,投掷下炸弹并击中目标。求炸弹刚脱离飞机到击中目标所飞行的水平距离及击中目标时的速度大小。(不计空气阻力)

(2)如图17所示,一个竖直放置的圆锥筒可绕其中心OO′转动,筒内壁粗糙,筒口半径和筒高分别为R和H,筒内壁A点的高度为筒高的一半。内壁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求

①当筒不转动时,物块静止在筒壁A点受到的摩擦力和支持力的大小;

②当物块在A点随筒做匀速转动,且其受到的摩擦力为零时,筒转动的角速度。

复习建议:

1. 帮助学生建立起合运动与分运动的概念。

2. 渗透曲线运动的研究方法。

3. 重点复习好两种运动。

七、高考物理大纲复习重点

1.注重双基和学科主干知识

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仍是新课程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主要考查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并要求深人理解概念和规律之问的内在联系。学生往往是概念、定义都知道,但一用就出错。因此,第一轮复习中,就应认真抓好双基的复习,不留盲点。

2.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下的高考物理试题,都注重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关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近年来高考物理试题的鲜明特征之一,就是出现大量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试题,而学生的失分恰恰就集中在这一方面。复习中就应注重培养学生,通过认真审题弄清题目条件,在对题给物理对象、物理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创设物理情景(特别强调画图),建立物理模型,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对此,复习过程中:一是要扎实复习基础知识,让学生模仿各种物理模型的建立过程;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即认真审题、明确对象、运动分析、受力分析、排除干扰、抓住重点、忽略次要因素,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物理模型,再从物

理想模型中分析其中的物理规律,明确各物理量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最后根据合适的规律建立数学关系式求解;三是要引导学生关注物理与生活、生产、科技的联系,引导他们理论联系实际,学会用物理知识理解和解释有关问题。因此,复习课仍要使用多媒体开展教学,仍需要携带必要的教具上课。

3.提取信息的能力

若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物理解题过程实际上就是所谓的“信息的提取与鉴别”、“信息的分析与重组”、“信息的加工与处理”等阶段的组合,而在这些针对“信息”所实施的各种解题操作中,高考试卷及试题的命制格外注重的是“信息的提取”,因为这毕竟是物理解题过程中的第一个步骤。高考物理卷考生感到难是因为题目取材新颖,阅读速度慢,时间严重不足!这与平时的学习关系很大。也与平时的训练关系很大,由于传统的填压式教学,教学中把学生阅读这个环节压缩,无论是课本学习材料还是例题讲解,在阅读课本、和阅读题目上省时间,最终造成考生高考的如此被动。

4.加强计算推理、论证表述、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

对推理能力的考查是贯穿在高考各种题型中,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通过不同的题型、不同的情景设置进行考查推理的逻辑性和严密性;对论证表述则重在考查能否准确地、简明地把推理过程表达出来.以鉴别表述能力的高低。复习中要克服学生思维推理过程不合乎逻辑,对受力分析、运动过程分析不予重视,不会用物理语言表述物理过程或物理规律等现象。

八、重视实验与探究能力的培养

考试大纲的说明》强调:“尽管高考是以纸笔测验的方式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但物理高考中的实验试题非常注意尽可能区分哪些考生认真做过‘知识内容表’中的实验,哪些考生没有认真做过这些实验。能独立完成表中注明“实验、探究”的内容,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实验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一定的分析和评价.能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问题的答案提出假设;能制定解决方案,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1. 2009年高考实验题特点

纵观2009年理科综合全国卷Ⅱ物理试题,体现了物理的学科特点,严谨而又新意十足,特别是实验题的设计让人耳目一新,设计经典而又不落俗套,考查学生是否具有扎实的实验技能,是否具备开阔的专业视野,是否具有不拘一格的创新精神,确实让人感受到了新课程改革前进的有力步伐 。

2. 试题特点

(1)实验的设计彻底突破了往年修修补补的传统

(2)实验知识的考查仍然立足教材,但立意跳出了限制

(3)实验命题来源于生活,立足实际

(4)加强了实验与数学能力相结合的考察

3.重视对基本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的培养

从2009年的实验题目看,实验所涉及的原理永远在课本要求的几个实验之中.不能盲目地猜题和押题,还是要重视基础.特别注重让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原理和方法在题设的条件和情境下,按照题设的要求制定出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设计方案等.不能再局限于几个实验的照搬照抄,也不要对经典实验进行简单、机械地“改装”,要开阔思路,在课堂上利用一些开放性实验提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多予关注创新型实验的设计.

4.实验教学应该重点体现探索过程而不仅仅是呈现结果

新课程的中心理念之一便是改变以往的接受式学习为探究式学习,从这两年的实验题目看,连续出现让学生设计实验过程,或者设计解决方案,问题非常开放.如果学生只记住了实验的结论,面对这样的提问,往往会无从下手,因为他们的脑海中没有这样的“标准答案”.在实验教学中,要真正落实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发现的过程中去,才能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才能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学生是在思考和行动中掌握本领,领会知识的.

5.要关注实验的拓展练习

如果仅仅局限于让学生记住几个实验,学生在高考时一碰到陌生的题目,很快便会乱了阵脚,不知道知识之间的联系.如何拓展实验呢?譬如在练习打点计时器时,可以问学生:利用打点计时器可以解决哪些问题?测量地球重力加速度的方法有哪些?让学生充分讨论,找到各自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拓学生视野,为高考中的实验变形做好充分的准备.

6.实验学习和物理理论学习应该融为一体

实验的作用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学的辅助手段的层面上,而应该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创造物理情景、探索物理规律,实验过程就是一个学习探索的过程。

九、高三复习建议:

1.抓好复习课的组织教学,树学生的学习信心,重视情感交流与心理辅导。复习课教学仍应以人为本。学生不是听课的机器,要注意与学生之问的交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树立服务意识,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

2.要关注学生是复习的主体

(1)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

(3)及时检测复习的质量,针对学生反馈的问题,督促他们采取矫正措施。

3.对待试题难度因素的复习策略

根据不同学生能力特长的差异、不同学生高考期望值的差异、不同试题的难度因素的差异采取恰当策略。

(1) 抓有效训练,根据学情精选习题,控制好习题难度,避免简单重复。

(2)抓能力培养和应试指导,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动笔去做,切实克服以教代学的现象。

(3)抓试题研究,及时反馈学生的答卷情况,争取做到试卷讲评不隔天。

(4)抓边缘生。

(5)抓常规训练,发挥作业批改和矫正作用,减少高考因“笔误”而丢分。

第二部分:2010年高考理综物理后期复习建议

一、考生反映出的问题:

1. 对基础知识理解不到位;

例1(09北京)下列现象中,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是

A.α粒子散射现象

B.天然放射现象

C.光电效应现象

D.原子发光现象

例2图中EF、GH为平行的金属导轨,其电阻可不计,R为电阻器,C为电容器,AB为可在EF和GH上滑动的导体横杆。有均匀磁场垂直于导轨平面。若用Il和I2分别表示图中该处导线中的电流,则当横杆AB

A.匀速滑动时,Il=0,I2=0

B.匀速滑动时,Il≠0,I2≠0

C.加速滑动时,Il=0,I2≠0

D.加速滑动时,Il≠0,I2≠0

例3: 如图所示,固定容器及可动活塞P都是绝热的,中间有一导热的固定隔板B,B的两边分别盛有气体甲和乙。现将活塞P缓慢地向B移动一段距离,已知气体的温度随其内能的增加而升高,则在移动的过程中, C

A、外力对乙做功;甲的内能不变

B、外力对乙做功;乙的内能不变

C、乙传递热量给甲;乙的内能增加

D、乙的内能增加;甲的内能不变

2、对典型的物理过程模型落实不到位;

例1: 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两个相同的弹性小球A、B,质量都为m。现B球静止,A球向B球运动,发生正碰。已知碰撞过程中总机械能守恒,两球压缩最紧时的弹性势能为Ep,则碰前A球的速度等于

例2: (06北京卷)如图所示,匀强磁场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一带电微粒从磁场边界d点垂直于磁场方向射入,沿曲线dpa打到屏MN上的a点,通过pa段用时为t。若该微粒经过p点时,与一个静止的不带电微粒碰撞并结合为一个新微粒,最终打到屏MN上。两个微粒所受重力均忽略。新微粒运动的 (D)

A.轨迹为pb,至屏幕的时间将小于t B.轨迹为pc,至屏幕的时间将大于t

C.轨迹为pb,至屏幕的时间将等于t D.轨迹为pa,至屏幕的时间将大于t

例3: 如图所示,轻杆的一端有一个小球,另一端有光滑的固定轴O。现给球一初速度,使球和杆一起绕O轴在竖直面内转动,不计空气阻力,用F表示球到达最高点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则F

A.一定是拉力 B.一定是推力

C.一定等于0 D.可能是拉力,可能是推力,也可能等于0

在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是一个典型的物理过程,同时解决这类问题一般又需要将牛顿运动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综合运用,因此是一个高考命题的高频点。

物体在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可以有不同的束缚方式,如绳、杆、轨道或管道等。对于不同的束缚方式,在最高点时有不同的最小速度,在“杆、外轨道、管道”束缚时,最小速度可以为零;在“绳、内轨道”束缚时,最小速度为

3、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程序不规范;

例1: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R2、R3和R4皆为定值电阻,R5为可变电阻,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设电流表A的读数为I,电压表V的读数为U。当R的滑动触点向图中a端移动时

A.I变大,U变小 B.I变大,U变大

C.I变小,U变大 D.I变小,U变小

例2: 蹦床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翻滚并做各种空中动作的运动项目。一个质量为60kg的运动员,从离水平网面3.2m高处自由下落,着网后沿竖直方向蹦回到离水平网面5.0m高处。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为1.2s。若把在这段时间内网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当作恒力处理,求此力的大小。(g=10m/s2)

从h1高处下落(①→②),

刚接触网时速度的大小v1= (向下);

弹跳后到达的高度为h2(④→⑤),

刚离网时速度的大小v2= (向上)。

与网接触的过程(②→④)

运动员的加速度 a =

4、对物理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细致审题便放弃;

例1: 电视机的显像管中,电子束的偏转是用磁偏转技术实现的。电子束经过电压为U的加速电场后,进入一圆形匀强磁场区,如图所示。磁场方向垂直于圆面;磁场区的中心为O,半径为r。当不加磁场时;电子束将通过O点而打到屏幕的中心M点。为了让电子束射到屏幕边缘P,需要加磁场,使电子束偏转一已知角度θ,此时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应为多少?

例2: 原地起跳时,先屈腿下蹲,然后突然蹬地。从开始蹬地到离地是加速过程(视为匀加速),加速过程中重心上升的距离称为“加速距离”。离地后重心继续上升,在此过程中重心上升的最大距离称为“竖直高度”。现有下列数据:人原地上跳的“加速距离”d1=0.50m,“竖直高”h1=1.0 m;跳蚤原地上跳的“加速距离”d2=0.00080m,“竖直高度”h2=0.l0m。假想人具有与跳蚤相等的起跳加速度;而“加速距离”仍为0.50m,则人上跳的“竖直高度”是多少?

5、考场上时间利用率低下。

(1)会的题慌乱中完成,不能保证会的题不失分

(2)不会的题盲目乱写,瞎耽误时间

(3)答题——检查没有章法,重复使用时间

(4)改错方法不得当

二、第二轮复习的几点建议

第二轮复习大体安排

时间:3月至5月中旬,大约两个月时间

任务:

(1)查漏补缺:针对第一轮复习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强化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进一步强化规范解题的训练。

(2)知识重组:进行专题综合训练,形成知识网络。

(3)提升能力:一是提升规范解题能力,二是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注意事项:

(1)不要平均使用时间和精力,要做重点知识要重点复习;

(2)不要盲目拔高,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训练;

(3)不要迷信市面上的各种复习资料,而要以第一轮复习中学生暴露的问题为切入点做好妥善安排。

建议一:突出重点,狠抓主干知识的复习不动摇;

1、中学物理主干知识:

力学:

(1)力与物体的平衡;

(2)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规律的综合应用;

(3)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4)机械能守恒定律及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电和磁:

(1)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

(2)有关电路的分析和计算;

(3)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

2、强化学科内主干知识的综合复习与训练,建立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总体来看,第二轮的复习要做好四个方面的综合:

一是力学内综合; 二是电学内综合; 三是力与电磁的综合; 四是实验的综合。

力学中可进行如下专题复习:

(1)力与物体的平衡;(2)牛顿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

(3)能量和动量; (4)曲线运动与万有引力; (5)振动和波动等。

电磁部分可进行如下专题综合复习:

(1) 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为模型的电学与力学的综合:

①利用牛顿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②利用牛顿定律与圆周运动向心力公式解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③用能量观点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2)电磁感应现象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综合,用力学和能量观点解决导体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问题;

(3) 串、并联电路规律与实验的综合,

①通过粗略的计算选择实验器材和电表的量程,

②确定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法,

③确定电流表的内外接法。

每个专题中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知识结构分析: (2)主要命题点分析: (3)方法探索:

(4)典型例题分析: (5)配套训练:

例专题复习:

牛顿定律与匀变速运动

一、知识结构

1、基本概念:质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位移等

2、基本规律: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规律及三个推论;

(2)牛顿三定律;

(3) 平抛运动的规律;

3、匀变速运动是加速度恒定不变的运动,从运动轨迹来看可以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曲线运动。

4、从动力学上看,物体做匀变速运动的条件是物体受到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恒力的作用。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决定。

5、原来静止的物体受到恒力的作用,物体将向受力的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和初速度方向相同的恒力,物体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和初速度方向相反的恒力,物体将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所受到的恒力方向与初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物体就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二、主要命题点分析:

(1)力学中质点在恒力作用下的运动:

①匀变速直线运动(三个规律、三个推论、打点计时器纸带的处理等);

②匀变速曲线运动——平抛运动(概念、特点、运动规律、两点讨论)。

(2)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类平抛运动等。

(3)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安培力作用下的运动问题。

(4)电磁感应过程中导体的运动等。

三、方法探索

1、常用方法:

(1)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①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

②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进行正交分解;

③由牛顿运动定律和物体的运动状态建立方程(可能既有动力学方程,也有运动学方程);

④求解方程并对结果进行讨论。

(2)运用动能定理求解力学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略

2、特殊问题的特殊方法:

(1)坐标系下图象问题的处理方法和步骤:

①弄清坐标轴的物理意义及物理量的单位;

②找出图象中的特殊点、线、面及其对应的物理过程或物理意义;

③由特殊点的坐标建立相应的物理规律(方程);

④求解并讨论。

(2)特殊的运动:

①匀减速直线运动至静止:逆推法——当成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来处理。

②初速为0的匀加速,某一时刻开始匀减速至静止:

③临界问题的理解和分析。

从04年与05年的两道高考题说起:

05年全一23题:(原地起跳问题,题略)

04年全一25题:(抽桌布问题,题略)

共同点:同一类运动模型的研究:初速度为零——匀加速——匀减速——未速度为零。要说有区别,那就是05年的情境设置要简单,所涉及和应用的物理规律要更少一些。这类运动问题非常重要,特点非常明显(中间特殊点)

一种典型的运动模型:

物体自A点由静止出发作匀加速直线运动,至B点突然改为匀减速度直线运动,至C点停止运动。

设AB、BC段物体的加速度、位移、运动时间分别为a1、 s1 、 t1、 a2 、s2、t2;物体通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则可将物体的运动看成两段初速度都为0的匀加速度直线运动。于是有:

a1 t1= a2 t2=V ① a1s1=a2s2 =V2/2 ②

s1 /t1 =s2/t2=V/2 ③ VAB=VBC = VAC=V/2 ④

变形题型:

例1:一长途公共汽车从车站出发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突然发现少了一名乘客,司机于是刹车使车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停下来等这名乘客。整个过程历时10秒,车发生位移15米,求车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例2:一物体从静止出发以加速度a1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突然改为以加速度a2作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静止。全过程中位移为S,求运动全过程所用的时间。

例3:一物体从静止出发以加速度a1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改为匀速直线运动,后改为以加速度a2作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静止。全过程中位移为S,求运动全过程所用的时间的最小值。

安徽省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文史、理工类分数线:

1、文史:?一本:543分;二本:501分;三本:488分;高职(专科) :365 分。

2、理工:?一本:579分;二本:520分;三本:498分;高职(专科) :326分。

安徽省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艺、体类文化课分数线:

1、文史:艺术类(本科) :301分;艺术类(高职专科) :256 分;体育类(本科):376分;体育类(高职专科):326 分。

2、理工 :艺术类(本科) :312分;艺术类(高职专科) :229分;体育类(本科):390分;体育类(高职专科):338分。

2019年安徽高考报名考生51.3万人,比上年增加1.4万人。其中,文史类考生25.1万人,理工类考生26.2万人。因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已录取考生88468人,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4303人,故实际参加高考的考生42万人。

退出部队现役的考生、残疾人民警察、因公牺牲人民警察的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人民警察的子女报考高校,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经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守信联合激励系统认定,获得5A级青年志愿者的,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文章标签: # 学生 # 实验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