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科技 教育科技

浙江2017高考语文难度_浙江2017高考语文难度系数

tamoadmin 2024-06-08 人已围观

简介1.2017高考语文作文浙江怎么写2.2017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难吗3.如何理解2017年浙江高考语文阅读理解《一种美味》最后那条鱼发出诡异的光?4.高中文言文差怎么办5.高考全国一卷哪几个省,全国高考试卷难度对比6.2017高考这样出题有何深意?7.2017浙江高考语文中的一条鱼引热议,阅读理解到底该怎么做 2017年文科全国二卷的考生们,你们觉得今年的考试怎么样?各科难度 120路过。

1.2017高考语文作文浙江怎么写

2.2017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难吗

3.如何理解2017年浙江高考语文阅读理解《一种美味》最后那条鱼发出诡异的光?

4.高中文言文差怎么办

5.高考全国一卷哪几个省,全国高考试卷难度对比

6.2017高考这样出题有何深意?

7.2017浙江高考语文中的一条鱼引热议,阅读理解到底该怎么做

浙江2017高考语文难度_浙江2017高考语文难度系数

2017年文科全国二卷的考生们,你们觉得今年的考试怎么样?各科难度

120路过。

。嗯其实也算中规中举吧,数学前面一马平川过来了到了圆锥曲线直接卡住。

。后面两个大题+选修就只答上了第一个问,然后前面几何第二个问算数算错了。

整体来说得140+高分不容易,130是很容易的,本人也是属于基础型选手,相比于去年2卷感觉难了一丢丢吧(主要还是后面的大题太卡人了),现在复读了,重新回顾了一下高考卷(之前从来不学导数第二个问的因为怕浪费时间,现在复读了专心攻克一下),发现其实不是很难,只是不知道解题方法(就如导数第二个问二次求导+洛必达法则就可以轻松解决了),整体来说要比模拟考拿分容易一些(模拟考12题和16题是压轴题稍微难一些 17年二卷选择填空没有压轴题),我之前模拟考一般都是100-110左右,这就是数学吧,现在趋势感觉数学不会偏难出太多题了都是中规的多一些。文综是我弱项(尤其是地理政治,基本不咋背),高考170+,选择对的比较多,历史二卷答得比较好(没有什么难题,论述题写钟表也很好写),英语超级弱项,只考了90+,就不多评述了,现在英语整体110+,感觉还是背单词的功劳,语文也是大弱项90+,作文比较恶心立意多角度,好找但是不好写,不如任务驱动类好写 希望楼主给个好评,一字一字码出来的。

2017年高考全国二卷数学难吗?对于全国二卷地区的考生来说

LZ您好

全国卷2本来就不是难卷,且2017年的全国卷2的难度"歪了"

歪的地方是题目不算新,计算量挺大(第18题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大题,并且位置靠前,后面大题不难但是做完这题心态容易崩)

所以有一定计算量训练的学生这张卷应该很轻松

基础选择填空完全在比简单题用时。

可能拉分的题:

选择题最后一题建立坐标系进行向量计算,立刻天就蓝了。结果还是考计算量!

填空倒数第二题是裂项

填空最后一题画完图结果还是变成计算题。

三角大题是基础.

圆锥曲线和立体几何大题也是思路送分,看你认不认真计算.

压轴导数题算不得难但是(1)须有极限思想;(2)是分类讨论,存在唯一极大值点被你证明好了这题也结束了.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修题有积化和差的技巧。不等式的那个选修题也是套路,但是是证明题,所以难度比坐标系题要难。

所以这张卷子,真心难度不大,问做题认真不认真,计算量稍微偏大而已.

今年的高考全国二卷难度较2017年相比如何,重本线较2017年相比会

我认为难度都没多大变化,因为全国二卷都适中,题型也差不多。今年的全国二卷语文比2017年语文阅读量加大,数学则没太大变化主要以中档题为主,英语,文综,理综和2017比没多大变化。都是考虑中等学生,难度没多大改变。我认为今年的重本线应该上升,因为今年考生比2017年多,而且重本线近几年都有上升趋势。

2017海南卷与全国二卷的区别

1、2016年高考,广东、河北、河南、山西、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安徽9省将使用 "全国卷 新课标卷 乙卷

2016年普通高考全国卷将命制甲、乙、丙三类试卷(海南卷除外,仍由国家考试中心为海南省单独命制)。

在2015年甲卷(全国II卷)、乙卷(全国I卷)的基础上,新增丙卷。

丙卷与甲卷(全国II卷)在试卷结构上相同、难度相当。

2016年,重庆和四川、广西、陕西考生将使用丙卷。其他省份还保持原来的甲卷(全国II卷)与乙卷(全国I卷)使用情况不变。

2、2016高考使用全国甲卷省份:贵州 甘肃 青海 *** 黑龙江 吉林 宁夏 内蒙古 新疆 云南 辽宁

2016年高考使用全国乙卷省份:河南 河北 山西 湖北 江西 湖南 广东 福建、安徽 、山东(英语、综合)

2018年高考增加使用全国乙卷省份:山东(语文,数学)

2016年高考使用全国丙卷省份:重庆、四川、广西、陕西。

单独命题 海南(语文、数学、英语使用全国甲卷,政治、历史、地理、化学、生物为考试中心命题。)

2018年2016年全国二卷试题难度比较(全部科目)

要看你所在的省份,把全国各省份情况列举如下北京市: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天津市: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上海市: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山东省:自主命题(语、数。

PS:语文数学在2018将采用新课标Ⅰ卷)+新课标Ⅰ卷(综合(2016)、英)广东省:英语听说考试由广东省自主命题(其余部分和其他科目均采用新课标Ⅰ卷) 江苏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浙江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英语听力使用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二级听力;2017年起英语使用全国卷 ,2019年起所有科目使用全国II卷四川省:自主命题(数、英、理综)+新课标Ⅲ卷(语、文综),2017年起全部使用全国III卷福建省:2016年起全部使用全国I卷,2019年起使用全国II卷湖北省:2016年起全部使用全国I卷湖南省:2016年起全部使用全国I卷海南省:自主命题(政、史、地、理、化、生)+新课标Ⅱ卷(语、数、英)。

2017高考语文作文浙江怎么写

语文:着眼阅读素养,突出考察传统文化

  三类阅读题成必考

  “今年语文科目的一大变化,是把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题,实现了全覆盖。”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尤立增说。

  北京大学教授温儒敏直言:“其实,早在2017年语文考试大纲修订时,这个变化就引起很大反响。有些学校和老师是考什么就教什么,这几年文学类教学有淡化倾向。现在三类题都要考,会迅速扭转语文教学一线因应试而产生的偏差。”

  实用类文本阅读:

  全国卷Ⅰ中展现中国影像发展历程的“央视纪录频道”,全国卷Ⅱ中引导学生关注环保的“垃圾分类”调查。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表示:

  “这些题目都做到了文字与图表搭配,要求考生带着问题进入文本,搜寻、锁定、分辨和提炼关键信息,从而实现对考生检索、理解、分析、评价等能力的重点考查。”

  文学类文本阅读:

  全国卷Ⅰ中有反映军民团结、民族和谐的小说《天嚣》,全国卷Ⅲ中有呈现平凡温馨生活的散文《我们的裁缝店》。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表示:

  “命题均关涉思想情感、人物形象、叙事艺术、语言风格等文学阅读的核心要素,在全面检阅考生文学素养的基础上,突出审美鉴赏能力的考查。”

  论述类文本阅读:

  全国卷Ⅱ探讨富有历史意义的“青花瓷兴起”,全国卷Ⅲ解读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的“乡村记忆”。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表示:

  “一方面承继过往,重点考查对文章基本观点的理解,另一方面力图作出新的探索,强化对论述方法、论证方式和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考查。”

  客观题增加14分,书写总量下降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表示:

  为了进一步拉开试题的区分度,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客观题分值增加了14分,书写总量有所下降,但阅读总量尤其是思维含量并未降低,试卷的整体难度与往年大体持平。

  2018高考语文备考方向启示

  阅读“关键能力”的培养很重要!

  2018高考语文将扩大文本选取范围。论述类文本将多选用论文和时评,考查逻辑论证和批判推理能力;实用类文本将多选用新闻和报告,考查信息处理和超文本阅读能力;文学类文本将多选用小说和散文,考查审美鉴赏能力。

  高考语文阅读反映了信息时代阅读的特点和要求,将全方位考查阅读的“关键能力”。学生在阅读广度、数量、速度上要下大功夫。只有全面培养阅读能力、文学素养和思维品质,才能笑傲今后的高考考场!

  数学:考察理性思维、实际问题应用能力

  分步骤得分,着重区分考生能力

  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

  在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看来,2017年高考数学卷充分发挥了数学的学科思维,以数学知识为载体,将理性思维、逻辑推理能力作为命题考查的首要任务。

  最明显的就是命题时采取分步设问、梯次递进的方式,试题层次感强,便于对考生能力进行区分。

  如全国卷Ⅰ第21题第(1)问要求考生求出导函数的零点,进而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掌握函数的单调性。

  在此基础上,第(2)问要求根据函数有两个零点的条件,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层层深入,为考生解答提供广阔的思考空间。

  加强了社会实际的应用

  “2017年数学科高考加强了应用性,密切结合社会实际,突出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如全国卷Ⅰ文科第2题以农作物种植效果为背景,考查用样本估计整体的统计思想方法;理科第12题以大学生创业为背景,考查数列的相关知识;

  文理科第19题为工厂生产线质量控制问题,考查运用概率统计方法进行统计推断的应用意识。

  新高考数学“不分文理科”,中档题较多

  在上海和浙江进行的综合改革试点中,首次命制不分文理的数学试卷,关注学生的数学基础及必备的能力要求,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今年浙江的数学卷,首先在试卷结构上有所改进,2016年整卷只有20题,今年变成22题,增加了2道选择题。在整体难度上,较好地贯彻了文科起点、理科终点的命题策略。

  最容易的题以文科生为起点,最难的题以北大清华理科生为终点。起点低,坡度缓,中档题数量较多,有利于提高试卷的区分度,突出考试的选拔性。

  总体来讲,只要教学中坚持课标,基于标准教学,重视核心素养,学生就一定能考好。

  ——浙江省数学特级教师、元济高级中学校长卢明

  2018年高考数学备考方向启示

  逻辑推理能力要比刷更多题重要!

  2018高考数学将把考查逻辑推理能力作为重要任务,以数学知识为载体,考查学生缜密思维、严格推理的能力。同时,通过多种渠道渗透数学文化,如有的试题将通过数学史展示数学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有的将通过揭示知识的产生背景和形成过程,体现数学的创造、发现和发展特点;有的将通过对数学思维方法的总结、提炼,呈现数学的思想性。

  英语:强调传统文化,考察语言应用

  “稳中有进”“稳得踏实”“进得鲜明”是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英语学科命题专家对今年英语高考题的评价。

  注重考查特定语境下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教育部考试中心英语学科命题专家表示:

  分析2017年高考英语命题的语篇和材料选择、题目类型搭配以及考查要点设置可以发现,各套试卷着力将试卷难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全国统一命题试卷和自主命题省份试卷中所选语篇和材料难度水平呈阶梯式分布,题目类型多样且难易搭配合理,考查要点覆盖面广,各难度层级试题数量比例合适,能够很好地区分不同能力水平的考生。

  建议在2018年的备考中多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对语篇的逻辑关系予以分析,注意理解语篇在意义构成上的各种关系,强调把语法教学放在语境当中。

  2018高考英语备考方向启示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得尽快养成

  2018高考英语将通过深度发掘语篇材料思想内涵,突出对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交际能力、人文底蕴的养成。

  如阅读理解部分可能选取科技创新、环境保护、一带一路、遗产保护等话题文章设计试题,引导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基础上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体悟和谐发展之道。

  文综:考察学科思维,强调实践导向

  地理:着重考查地理学科思维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

  地理试题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对地理学科关键能力的综合考查为主线,优选考试内容,突出地理思维考查,使得学科特色得到更加鲜明的体现。

  试题在取材上放眼时代大潮,贴近社会现实和考生实际,展示了宽广的命题视野。在设计上,着力考查考生的地理素养,测试考生的学科观念。

  今年地理试题的一个特点是注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考生分析其中蕴含的地理原理,使优秀传统文化具象化。

  全国Ⅲ卷1—3题、北京卷3—5题、天津卷6—7题,均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为载体,考查背后蕴含的地理特征、原理和联系。

  思想政治:强调实践导向,将学科概念具象化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

  今年的思政试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背景材料,把文化具象化,体现出鲜明的思想教育、价值引领学科特色,引导考生增强文化自信,提高其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觉性。

  历史:注重基础知识考查,选取经典素材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

  今年的历史命题坚持以立德树人为立场,以服务选拔为导向,以提高试题质量为要求,试题学科特点突出,既注重主干基础知识考查,又强调学科素养和关键思维能力的培养。

  历史试题通过选取典型素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引领。

  例如全国Ⅲ卷40题,通过郑成功收复和建设台湾这一历史事件,使考生加深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的认识;

  全国Ⅰ卷30题,讲述了抗战时期中国***在根据地扩大民主基础的努力,体现了民主、平等的核心价值观。

  2018高考文科综合备考方向启示

  学科素养不是一句空话!

  2018高考文科综合将注重创新试题设计、挖掘时代主题、构建问题情境,突出地理、思想政治、历史学科所独具的思维与分析方法。

  如地理试题将更加注重反映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的价值取向,将地理学思想方法自然、贴切地融入素材。

  思想政治学科将精心选择能够更好地承载学科知识、反映学科特色的素材,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时代,更好地发挥考试对教学的导向和促进作用。

  历史学科将更加注重考查历史思维过程与方法,如学生对历史事实和历史叙述这两种不同史学概念的理解和辨别程度。

  理综:激发实践研究,强调“学以致用”

  化学:呈现真实问题,强调“学以致用”

  教育部考试中心化学命题专家介绍:

  今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试卷中,运用的实际情境主要有新材料制备、废物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技术、有机新物质和新药物合成、无机化工生产以及新技术能源等。

  这些试题均要求学生将基础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原理和方法运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解释生活中相关的现象,解决工业生产问题。

  生物:淡化知识考察,重视实践操作

  2017年的实验试题对考生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这不但有利于高考区分功能的体现,也有利于改善中学教学不重视实验、不重视实际操作,较多关注“背”实验、“记”实验的状况。

  题目命制反映了教育改革的方向:

  生物试题与即将实施的修订后的新课标接轨。尤其重视理性思维能力与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这就要求老师今后在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为中心,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而不是靠背书与题海战术来进行高三的复习。

  物理:增加考核内容

  2017年高考物理考试大纲完善考核目标和考查内容,将动量、近代物理等知识列为必考内容。

  今年高考物理试题的设计密切联系大纲修订的初衷,通过科学设计试卷蓝图,多角度考查修订内容,引导学生认识自然和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完善认知结构,为学生进入大学阶段学习打好基础。

  2018高考理科综合备考方向启示

  新知识或拓展信息将更多出现

  2018高考理科综合将坚持把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考查渗透到命题全过程,向学生提供新知识或原有知识的延伸拓展信息,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如化学试题可能增加化学反应图形和性能关联图形的体裁,让学生在获得化学信息的基础上,回归到基本反应原理和物质结构知识中去。通过延伸基本知识,在培养学生自学和探究精神方面也进行积极探索。

  物理学科通过将动量和近代物理作为必考内容进行考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更多有力工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实际现象,理解更深层次问题。

  生物学科要求学生能够对生物学问题进行探究,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和实施计划、得出结论、科学表达等;同时,要求学生具备实验设计、实验结果预测的能力。

  2017年高考命题具有“四性”

  增强基础性——不是考教材原话,而是考查学生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

  “基础性”包括全面合理的知识结构、扎实灵活的能力要求和健全向上的人格素养。高考通过加强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引导学生重视基础,将所学知识和方法内化为自身的能力。

  例如,2017高考语文学科将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设置为必做题,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素养构成进行考查,全面覆盖信息筛选、逻辑分析、审美鉴赏以及语言运用等能力。

  增强综合性——不是考“大杂烩”,而是考查学生的知识体系和对知识间联系的把握

  综合性主要体现考察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思维方法,多角度地观察、思考,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试题设计注重素材选取的普遍性,突出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知识间的联系,要求学生能够基于试题情境深入思考,整合所学知识得出观点和结论。

  比如,2017高考全国Ⅰ卷25题物理试题以学生熟悉的带电油滴实验为背景,构造相对复杂的物理过程,要求学生经过分析并对相关情形进行讨论,综合运用相关概念和规律解决问题。全国Ⅰ卷27题化学试题,呈现由钛铁矿生产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工艺框图,提供必要数据,要求学生利用元素化合物以及热力学、动力学等知识分析选择物质提取和转化的最佳条件,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加强应用性——不是理论“空对空”,而是考查解决现实问题

  应用性,主要体现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017高考试题注重将学科内容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进步、生产生活实际等紧密联系起来,通过设置新颖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

  例如,全国Ⅱ卷数学19题以水产品养殖方法为背景,设计了根据样本数据分析比较新、旧养殖方法生产效益的问题,体现了统计与概率的工具性和应用性以及数学与现实社会的紧密联系。物理试题设计了冰球运动员训练的情境;化学试题设计了废物综合利用、新药物合成以及新能源技术等情境。

  增强探究性和开放性——各科的压轴题着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北大清华学生就从这些题中选拔!

  创新性主要体现在考察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看其是否能够自觉运用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方法。试题通过增强情境的探究性和设问的开放性,允许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对同一问题或现象得出不同的结论,使学生能够从标准答案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发展个性,增强创新意识。

  例如,数学全国Ⅰ卷12题紧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以学生熟知的源于生活的“软件激活码”为切入点,借助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着重考查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全国Ⅱ卷35题化学试题以我国科学家发表的“五氮阴离子化合物”科研论文为背景,要求学生创造性地解释新颖化合物稳定存在的结构因素,体现题材新颖、形式独特、设问创新的特点。全国Ⅲ卷36题地理试题要求学生选择并回答是否赞同在某地扩大温室农业生产规模的理由,使学生从标准答案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培养创新思维。

  2018年高考各科将着重考查这些能力

  语文:全面考查学生阅读“关键能力”

  高考语文阅读反映了信息时代阅读的特点和要求,全方位考查了阅读的“关键能力”,有效提升了测量的信度和效度,将会促进基础教育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文学素养和思维品质的全面培养,从而在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数学:考察学生理性思维,创新能力

  高考数学把考查逻辑推理能力作为重要任务,以数学知识为载体,考查学生缜密思 维、严格推理的能力。

  高考数学除体现出较强的选拔功能外,还对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对数学课程和教学改革均具有积极的导向和促进作用。

  英语:考查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高考英语通过深度发掘语篇材料思想内涵,突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交际能力、人文底蕴的养成。

  文综:着重考察学科素养

  文科综合注重创新试题设计、挖掘时代主题、构建问题情境,突出地理、思想政治、历史学科所独具的思维与分析方法,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地 理

  注重反映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的价值取向,将地理学思想方法自然、贴切地融入素材。

  思想政治

  精心选择能够更好地承载学科知识、反映学科特色的素材,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时代,更好地发挥考试对教学的导向和促进作用。

  历史

  更加注重考查历史思维过程与方法,如学生对历史事实和历史叙述这两种不同史学概念的理解和辨别程度。

  理综:着重考查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

  理科综合坚持将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考查渗透到命题全过程。

  化学

  增加了化学反应图形和性能关联图形的体裁,让学生在获得化学信息的基础上,回归到基本反应原理和物质结构知识中去。

  通过延伸基本知识,在培养学生自学和探究精神方面也进行积极探索。

  物理

  通过将动量和近代物理作为必考内容进行考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更多有力工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实际现象,理解更深层次问题。

  生物

  要求学生能够对生物学问题进行探究,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和实施计划、得出结论、科学表达等;同时,要求学生具备实验设计、实验结果预测的能力。

2017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难吗

1·2017年浙江卷高考作文题目: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心灵之书”,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对作家的观点加以评说。(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2·分析点拨;“有字之书”写阅读的书籍给人类的个体发展以及文明的传承的推动作用。“无字之书”写圣贤的思想启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心灵之书”写读书潜移默化,可以陶冶情操,怡情怡性,进而推动整个世界和谐进步。

如何理解2017年浙江高考语文阅读理解《一种美味》最后那条鱼发出诡异的光?

2017年的江苏高考语文试卷揭晓之后,学生们虽然普遍反映试卷较为平稳,但感觉还是有难度,下手做起来不很顺畅,特别是作文不好把握。总体感觉试卷整体上平稳,保持了高考试卷结构上的延续性。

今年的高考试卷特点

一、试卷结构基本稳定,略有变化

(一)试卷的结构、分值保持稳定

江苏试卷2017年各部分的分值也一样,结构也基本一样,发生变化的只有一个地方:诗歌鉴赏分值虽然仍是11分,但题目由以往的3道变成2道,每道题的分值也随之增加,考生的得分差距或许有所拉大。而2017年和2016完全相同。

所以,整份试卷在结构和各部分的比分上均与2016年一致,学生自然有种熟悉的感觉,而这样的稳定,也有利于考生们的正常发挥。

(二)四篇阅读题目没有偏题怪题,但也有灵活性

阅读题目在思考方向和问法的设置上没有刻意地标新立异,这使学生觉得试卷很稳定。

两篇现代文的阅读传承性尤其明显,比如《一个圣诞节的回忆》一文,设置的四个题目:13.结合情节,简要分析小说中“我的朋友”生活状态。(6分)14.文中画线句表达了“我”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15.小狗奎尼在小说中多次出现,简析其对人物刻画的映衬作用。(4分)16.请探究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6分)

13题是依据文本情节对人物生活状态进行分析,第14题对人物情感分析,15题是对多次出现的物象作用分析,题干特别强调对人物刻画的映衬作用分析。这是模拟卷中时常出现的题型,且和16年的题型非常相似。

而16题,分析结尾处的表达效果,题型完全和前几年一样。如2013年《何容何许人也》最后一题14.“他喜爱北平,大概最大的原因是北平有几位说得来的朋友。”探究文章最后一句的内涵。(6分)2014年《安娜之死》最后一题“请探究作品结尾画线句的意蕴。”(6分)2015年最后一题15.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意蕴。(6分)2016年请探究小说结尾‘微笑的意义的意蕴。(6分)五年来,设置点一样,问法大同小异,难怪学生觉得熟悉,答题时的思路应该比较清晰。

再来看论述类文本,自2010年《谈静》出到论述思路题开始,除2013年《论名声》没出思路题,2011、2012、2014、2015每年都会出到,或全文论述思路,或一段论述层次,2016年《成人不自在》也不例外,第一题就是全文论述思路题。2017年《从脸谱说起》也同样,第二题,也就18题就是要求简要归纳文章第四段的论述层次。

而17.文中“谱”的含义有哪些?(6分)19.请结合文章,阐释最后一段中“有规律的自由”的内涵。(6分)一句文本解析作答,和2016年题目几乎一样,非常常规。

所以说,2017的两篇现代文的出题实在是老面孔,“结尾内涵”“思路层次”似乎已经成为江苏命题者现代文的两大情结。

而文言文概括题是“根据第三段,概括汪中在治学、为文方面的特点。不超过30个字。(4分)”,这道题和2016年“根据文中张作霖的科举经历,概括当时科举考试的相关特点。”(4分),这道题倒有些不一样,回归到传记类文本一般设题上——关于传主的治学为文方面特点,相对来说要容易许多。第7题“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是对文化常识(即传统文化)的考查,这一题和以往是不同的。但是题目的难度不大,只要在平时学生文言文时稍微注意一下,选出正确的答案,还是非常容易的。

诗歌两道题:10.根据中间两联,概括作者“愁”的原因。(6分)11.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5分)一题是内容概括,一题是赏析句子,两题都是常见题,特别是第一题,根据中两联,概括作者“愁”的原因,即使看不懂诗,结合平时了解的陆游特点也能回答出来。

(三)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变化,题目容量增大

“语言文字运用”部分,2014、2015都是考查了词语、病句、修辞、得体连贯、图文,2016年,在知识点的分布上明显不一样,保留了词语、修辞,将考了几年的病句、连贯、图文都去掉了,换成了所引诗词合不合语境、对联和特定文艺演出专场对应匹配、所拟标题与各组文章对应这样三道题,信息容量很大,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明显增加,尤其是第四题、第五题。而2017年,同样保留了词语、修辞,把2016年去掉的连贯和图文又拿了回来,2016年的对联仍然保留。五道题难度都不大,但加大了传统文化内容的含量,对联题和图文题都包含传统文化知识。对联题难度不大,结合杜甫的生平和选修教材《唐诗宋词》中《客至》句子“但见群殴日日来”,选出正确答案,就容易多了。这道题的积极意义,就在于提醒我们在高考语文复习时,必须紧密联系课文文本,这样的引导很有价值。

图文题要求选出诗句与漫画意境最吻合的,注意漫画的画面内容和各选项中诗句的意象来判断,就容易多了。但是学生容易忽视诗句中意象,靠纯粹去理解诗句来作答,就不是那么顺手了。

总之,“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的考查,题型与往年变化不大,在整体难度上也超和去年持平。

高中文言文差怎么办

2017年浙江高考语文阅读理解《一种美味》最后那条鱼发出诡异的光是表现作者对光明的向往。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拟人是一种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拟人是指把物(包括物体、动物、思想或抽象概念)拟作人,使其具有人的外表、个性或情感的这样的修辞手段。拟人可以通过形容词、动词或名词表现出来。

拟人化的写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具体,既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的某个特点,又有了拟人化之后特有的具象效果。

高考全国一卷哪几个省,全国高考试卷难度对比

1. 高中语文文言文不好怎么办

考试中文言文的分数不少,文言文的关键是基础,比如通假字,哪个字通哪个字一定要记牢!字和词的意思如果读多了也自然会心中有数 虽说与现代文不同但是理解的方法是相通的,就像你现在读现代文一样,你能明白文章的意思是因为你明白了词本身和其在不同情况下所表达的意思 重点读课本上的文言文, 这些篇目都是经典篇目 不要学过了觉得没意思就不看了 反复诵读效果很好 课本读透考试没问题 还有就是不要求背的文章也要重视, 可以背自己很喜欢的文章 比如读起来朗朗上口的

课外可以读古文版的四大名著,只要读一本 读四五遍 没有注解但提高对文章的整体把握, 看你喜欢哪本 最好不要读水浒 太白话文了 我读的是三国

对于古文最主要的是记住一点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反复的读读到非常流利的时候一般就通透了

2. 高二了,文言文基础差,怎么办

先慢慢看半白话的书,然后升入看全文言文的书,文言文的书也分高低难度的,其实文言文都是靠累积的,初中的文言文是基础,大部分不难的,一看就明白,到了高中就开始有些难度高点的文言文了。推荐先看看东周列国志。

还有就是理解文言文的很多语句的语法,推荐先看看通俗易懂的文言文,比如人物的传记啊,一些有名的小品文啊,(兰亭集序、龙门子凝道记、狱中杂记)慢慢再看比如左传、吕氏春秋,还有史记和资治通鉴这些都是属于难度较高的了,尤其是史记,某些考试的文言文里面必出一些段落的。

3. 高中语文基础要怎么提高,文言文也很差

冲刺复习语文之现代文阅读: 平时我虽然对语文有很大的兴趣,但也像大多数同学一样很厌烦考试时的阅读题,总感觉把握不好。

相信很多同学也有跟我一样的困惑:文章并不是看不懂,而是它所问的问题不知该如何回答。其实,这只是一个答题技巧的问题。

对于这类问题,根据自己摸索的经验,总结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即,研究参考答案。 在此,我要说明一下,这里所说的研究参考答案,是指研究高考题的参考答案。

不必贪多,要少而精。以今年考生为例,只需要把去年的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拿来,先自己做,做完一定要跟参考答案对照,并仔细研究参考答案中的措辞。

包括其思路,要点。只要你能坚持看完全国的二十几套试卷,并认认真真好好分析所给的参考答案,我相信你一定会受益匪浅。

并且你还会发现,问来问去,也就那么几类,答案也基本上一个思路。只要你能认识到这一点,就说明你的复习是有效的。

另外,有几点需要注意的。 首先,做阅读题一定不要写废话。

有的同学有这样的误区,总以为写一大堆上去,再怎么也能碰上一两个要点。其实不然,这样反而说明你心虚,不会做。

因此,你必须言简意赅。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这也是我学习过程中最大的体会。希望大家能注意。

其次,答题时一定要思路清晰。要像写作文一样,有主有次,条理分明。

必要时候还可以用数字标明。但一般不建议这样。

最好是一条横线写一点。这样既清晰又有层次感,老师看着也轻松。

最后,再说明一点,就是一定要注意顺序。根据自身体会,我觉得先看题再读文章会比较有效率。

因为有时候,也许上一题的答案就在下一题的题干中。再者,这样也能兼顾全局,更好得把握时间。

现代文是语文考试的重点,也是难点,是最不好把握的一点。希望大家在这上面能多花点功夫。

有问题大家也可以提,我会尽量作答,有什么事可以加我QQ联系。以后会陆续讲到其他几个板块,诸如诗词鉴赏,古文阅读,基础题,包括作文,创新题等等。

由于本人社科文阅读较差,故在此不作讲解(高考时就因为社科文阅读而错了一个选择题,至今郁闷ing)。 趁中午休息时间,我再讲讲关于诗词鉴赏的复习。

由于还有二十多天就要高考了,在此先提醒各位同学,这段时间一定要把心态放平和。此外还要多休息,但一定要形成规律。

复习时要把主要精力放到基础上去。把最基本的东西烂熟于心是最重要的。

冲刺复习语文之诗词鉴赏 诗词鉴赏是考试中的另一个难点内容。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诗词鉴赏真可谓一着不慎,则全盘皆输。

其实诗词鉴赏考察的东西也都是基础知识。最基本的问题有:一些常用技巧的说明,对某些字词的分析等等。

解决这些问题,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把握住一句话,这也是古人对诗歌的评价:作诗不过情景两端。 作诗不过情景两端。

看似简单,实则指明了鉴赏诗歌的方向问题。即从情与景出发,看作者写了何景,含了何情。

做诗词鉴赏的一般步骤是:先读诗,通读一遍,大致明白诗人写了哪些东西,以及最基本的感情。再尝试用白话“翻译”出整首诗歌。

接着再看题,题目通常会这样问,诗中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写了哪些景物,作答时尽量用诗中原话,并尽量简洁明了。

再分析诗人表达了什么感情。这里一定要注意,作答时一定要联系景物特点,最好能看出“一景一情”。

即什么景物就表达了什么感情。当然,这里也需要一定的积累,某些特定意象所表达的感情都是不用多想的。

一般还会碰到这样的问题,某字用的好,请分析好在哪里。或是将某字替换行不行,并说明理由。

这类问题其实比较简单。首先要将该字的意思说明,再分析该字在诗中的含义,再将其替换字的意思说明,并且将二者对比,说明用某字可以表达出什么感情,而用另一字就表达不出等等。

还有一类题型就是将两首诗歌作比较阅读,这是命题的趋势,也是值得引起注意的一点。对比鉴赏实际上是把难度降低了。

因为从对比中是最容易发现问题的。这类题目没什么特别的技巧,一般就是老老实实按照题目要求来,再结合上面讲到的方法,一般是万无一失的。

最后强调一点,那就是开始说的“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做诗词鉴赏时,一定要把握好整首诗的感情基调,否则一旦出现问题,则后面的答题都会风马牛不相及。

把握感情基调一点,下次再展开着重说明。另外,诗词鉴赏与现代文阅读一样,都要做到简洁,条理清晰 冲刺复习语文之作文 作文是考试中分数最重的一题,也是灵活性较大的一题。

对于作文,常见问题有:时间不够,读不懂题意,立意犹豫不决,不知如何开头等等。 时间不够的问题比较好解决。

建议考试时准备一个时钟,并不是频繁地盯着看,而是做完一个板块,看一次,在遇到不会做或是一时想不起来的题时,一定要看时间,上面已经讲到,作文一定要保证有40~50分钟的充裕时间。这是可以人为调节的。

读不懂题意的问题是最不好解决的问题。因为写作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审题。

但是,往往会出现不知题目所云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我们仔细看题了。

即逐字逐句地看题。仔细揣摩出题人的意图,当。

4. 高中语文太差怎么弥补

高中语文要想学好,一定要培养好语文学习好习惯:1、忌轻视语文很多孩子从牙牙学语,再到小学,到中学,每天都离不开语文,却对语文的感情是越来越淡漠的。

到了高中,就不是淡漠,而是轻视,蔑视。其他学科有套路,有定理和公式,而语文没有,其他学科一学就有效,语文却会出现学了更差的现象。

轻视语文是没有认识到语文自身的学科特点,没有找到语文学习的正确路径。“语”是由“吾”和“言”两部分组成的,意思“我说”。

“语”代表语文的交际功能,即工具性。“文”是象形字,“、”象征着人头,“-”象征着人的肩膀,下面的“*”象征着人的身子和两脚。

“文”是一个人的象形,暗示了语文的思想教育功能,即人文性。这刚好印证了《全日制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要找到语文学习的正确路径,首先要搞清楚语文的思维方式与其他学科的思维方式有什么不同。

例如,数学所采用的思维方式主要是逻辑推理,即抽象思维,而语文则主要采用的是想象和联想,即形象思维。当我们阅读一篇文章时,如《荷塘月色》,则要想象作者当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同时也要联系作者的思想、生活经历以及社会背景来分析。

其次,学习语文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重视知识的积累。我们先辈们非常强调积累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荀子在《劝学》中也阐述了积累的重要性:“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光要积累一些课内知识,还要积累一些课外知识。

当年南京一考生写出满分作文《赤兔之死》被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破格录取,他就看了36遍《三国演义》,而且文中的“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更是他在高考前一天晚上在电视上看到的。第三,领悟对语文学习也非常重要。

我们经常说某某人悟性好,语文也学得好。其实,语文在很大程度上要靠自己领悟。

所以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非常重要,包括老师讲的,你领悟了就掌握了,没领悟就没掌握。我们平时所说的灵感,往往是悟出来的。

领悟能力主要取决于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例如,我们阅读一篇文章,要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就必须通过语言文字想象出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然后运用联想展开分析,这样才能够掌握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所以,我们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要注意多观察、多思考、多领悟。如果你没有调查研究就草率地将语文轻视了,最终高考时你会悔之晚矣!新一轮的高考改革也彰显着“得语文者得高考”的趋势,在国家新一轮高考政策改革下,语文的霸主地位已不可撼动。

语文成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总成绩的高低,这是不言自明的。比如,2017年高考,作为浙江高考最高分的王雷捷,恰恰是132分的语文成绩,让他在浙江的学霸堆里脱颖而出,另一位学霸团同学,只因语文成绩发挥失常,与第一名失之交臂。

语文的重要性,一眼可见。“得语文者得高考”这句话的含义,还远远不止这么简单。

高考的语文试卷虽然有固定分值考核,但是语文在高考中的实际作用却远远超过分值本身。学语文最重要的是培养阅读能力,阅读能力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有多重要?一位参加高考阅卷的老师感慨,当前的政治主观题可以当阅读理解题做了,阅读能力强的孩子很占优势。

换句话说,阅读不好的孩子不仅语文拿不了高分,政治、历史,甚至需要读懂题意的数学等理科成绩也会受影响。比如,原来参加高考做数学卷子可能所有的考题题面只有1800多字,以后的题面阅读量也许会有4500多字甚至更多,阅读、语文水平欠佳,做题速度、理解水平等都会受到很大影响,有的考生甚至连题都没时间做完。

2、忌临时抱佛脚有些高中生会根据初中的经验,认为初中三年仅靠初三一年的努力甚至一个学期的努力就能考得不错,那么,到高三再冲刺也不晚,考个本科应该不成问题。所以,我们常常看到高一高二不少同学的学习态度都较为懒散,考试前仍耍小聪明,靠临时抱佛脚。

这种想法千万要不得,高中阶段的学习与初中有很大差别,当同学突然觉醒到这个问题,再打算努力时,往往为时已晚。高中三年共六个学期,每个学期学习的容量都很大,每一门学科在知识量上都较初中有较大的增长。

同时,高中教材难度较大,课堂教学内容多,老师上课的进度都比较快,这对同学们的思维理解接受能力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就以语文学科为例,初中教材中的文言文篇目并不多且篇幅都较短,中考也有着较为明确的要求。

而高中教材中的名家名篇及名言警句数量明显增多,篇幅也都较长,背诵起来确实不容易。再加上高中阶段要求掌握的文言实词、虚词不下百个,这些都大大增加了高中文言文学习的难度。

只要没能跟上高中学习的节奏,就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现象,临时抱佛脚的小聪明想都不要想!语文学习更是是慢功细活,靠的就是平时的日积月累,不可能一蹴而就,没有耐心、没恒心只靠临时抱佛脚是学不好语文,成就不了高考的。3、忌严重依赖语文教师大家基本上从小就养成了在家靠父母、上学靠老师的习惯。

初中时,只要有不会的问题就去问。

5. 高中语文不好怎么办

我现在大一,也是过来人,语文成绩时好时坏是非常正常的事,我们当时高考的时候也是这样,我高考考了109,还算是正常发挥吧,比平时考得高。

对于语文的学习,首先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第一:前面的选择题,它具有唯一性,需要你平时用心记忆,平时要下苦功夫,记牢一点,像读音,词语写法,病句,就那些题型,所以不用着急。 第二:一些阅读题,因为答案没有唯一性,所以得分时高时低很正常,不过他们在答题的时候都有一定的套路,在答类似题型的时候,都写上那几句话,即使不知道如何答,也能得几分。

你们老师肯定会总结的。 第三:有时间看看杂志也不错,这样写作文的时候就有话说,挺好的,还有把平时写过的作文再改一改,没准高考的虎沪港疚蕃狡歌挟攻锚时候可以用上,高考作文它让你写的主题其实蛮广的,(我们是),不用紧张,语文一般都不会给拉分的,心态还是蛮重要的,加油啦!。

2017高考这样出题有何深意?

高考全国卷一难度最低是真的吗?环球网校快问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考全国一卷哪几个省,全国高考试卷难度对比的相关信息,准备参加考试的考生请及时关注。下面是高考全国一卷哪几个省,全国高考试卷难度对比的详细内容,一起来关注吧!

高考全国一卷哪几个省,全国高考试卷难度对比

高考全国一卷也就是新课标Ⅰ卷,也叫全国乙卷,每年使用全国一卷的省份也有所区别,其中:

2015年以前使用省份:河南 河北 山西 陕西(语文及综合)湖北(综合)江西(综合)湖南(综合)

2015年增加使用省份:江西(语文 数学 英语)、山东(英语)2017年增加省份:浙江(英语)

2018年高考增加使用新课标一卷省份:山东(语文,数学)

2018年使用高考全国一卷的省区:山西、河北、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山东、浙江(英语听力部分)

其实从使用地区来看,基本也能判断出题目难度了,综合分析:一卷>二卷=三卷。但是由于特殊原因,山东和海南今年将尝试用新高考全国卷,按照目前情况来看,难度应该是一卷和二卷之间,毕竟第一年还处于试水阶段。

再来讨论一下自主命题的五个省市。分别是江苏卷、浙江卷、北京卷、上海卷和天津卷。其中要特别指出都是北京、天津、浙江总分和全国卷一样,都是750分,但上海卷总分只有660分,而江苏卷甚至总分只有480分。虽然说自主命题,但难度却差异非常大,中学教师马上为大家分析。

公认难度最大的非江苏卷莫属,光是数学无选择题就惊呆了众人,试题非常灵活,即使是学霸江苏省也叫苦不迭。其次应该是浙江卷,难度和江苏卷不相上下,但由于赋分制的存在,顶级优生更容易考出高分,比如浙江理科前几十名的考生,理综都能考取300分,就是赋分制的结果,真实水平理综是极难考满分的。然后上海卷也非常怪异,考察方式非常新颖,经常让人摸不着头脑。只有天津卷和北京卷相对比较简单。

所以自主命题的五省市难度也非常明确了:江苏卷>浙江卷>上海卷>天津卷>北京卷。但如果真要把这九套试卷拉在一起排名的话,还真有点为难,但是今天中学教师还是斗胆来列出一个自己的排名吧,个人观点,不喜勿喷!九套试卷难度由高到低顺序为:江苏、浙江、一卷、上海、新高考卷、二卷、三卷、天津、北京。

以上就是高考全国一卷哪几个省,全国高考试卷难度对比的详细内容,环球网校快问温馨提示:无论考试难度如何,只要努力就一定不会错的。距离高考还有一天,各位考生加油!

2017浙江高考语文中的一条鱼引热议,阅读理解到底该怎么做

6月7日,2017高考拉开帷幕,第一天考查语文和数学两门科目。

2017年是“新高考”第一年。那么,今年的高考试题命制的总体思路为何,是否突出了高考的育人功能和建设核心价值观的使命,是否做到了强化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强调高考的选拔功能和教学引导作用,是否做到了着力提高命题质量,突出高考的公平性和科学性?

科学实施命题设计,落实立德树人

教育部考试中心相关负责人指出:“2017高考语文的命题重点,是以提高语用水平、塑造思维品质的关键能力标准,以提升审美境界、涵育人文精神的学科素养标准,以加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核心价值标准,推动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实现。”

“2017年高考语文把立德树人贯穿于命题工作全过程,突出高考的思想性和育人功能,彰显语文科在高考科目体系中所独具的‘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优势功能。”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分析。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全国卷3道写作试题的命制均突出了高考的思想性和育人功能。

全国Ⅰ卷作文“中国关键词”,引导考生用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他们所认识的中国,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专家分析,“试题意在引导考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认清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大势,向外国青年‘讲好中国故事’。写作要求将‘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作为明确指令,鼓励考生理性思辨,畅所欲言。”还有专家指出,北京卷作文“共和国,我为你拍照”,引导考生将个人命运与共和国发展紧密结合。

5万名上海考生,是上海实施全新高考改革方案的第一批考生。对于上海的作文题,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主任张中良教授认为,“预测”这个题目考生可以从个人写到社会,不会千篇一律、大同小异:“比如大到可以写行业、写地域等的预测问题。例如在大的视角看,线上电商如何冲击实体店等;又如自己家乡、所在城市,如何预测其发展之路。”

今年的语文命题还为考生发挥批判性思维提供了空间。“比如由关键词‘大熊猫’延伸到动物乃至生态保护的迫切,借‘空气污染’论述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呼唤。考生可以直面发展中的问题,正视前进中的矛盾。”有专家分析。

聚焦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文化自信

“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重点、全面彰显文化自信,不仅是语文科的应有之义,更是优势和职责所在。”教育部考试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今年语文命题材料选取着重于展示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德情操。全国卷名篇默写中,庄子《逍遥游》、荀子《劝学》、曹操《观沧海》等分别呈现出自我超越、自省好学、乐观进取的优良品质。文言阅读中,浙江卷引用《论语》中孔子与子贡、颜渊的对话,引导考生品评古人好学勤勉等品质。

今年语文命题还在材料主题规划方面力求让传统照进现实。如全国Ⅱ卷论述类文本阅读“青花瓷兴起”,青花瓷崛起是大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全球文明交融的硕果,题目引导考生了解古代丝绸之路的重大意义,进而对当今的“一带一路”倡议有更深了解。

数学命题在展示传统文化方面也着力很多。“2017年数学试卷通过多种渠道渗透数学文化,有的通过数学史展示数学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有的通过向考生揭示知识产生的背景、形成的过程,体现数学既是创造的、发现的,也是不断发展的;有的通过对数学思维方法的总结、提炼,呈现数学的思想性。”有专家分析说。比如全国Ⅱ卷第3题考查等比数列,试题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算法统宗》引入,然后通过诗歌提出数学问题,阐明试题的数学史背景。全国Ⅰ卷第2题以我国太极图中的阴阳鱼为原型,设计几何概型以及几何概率计算问题。浙江卷第11题以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创立的割圆术为背景,设计在圆内计算正六边形的面积问题,使考生深刻理解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考查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注重应用能力

“2017年数学科高考以考生现实生活的问题为背景设置试题,要求考生应用数学原理和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符合高考改革中加强应用性、实践性的特点。”教育部考试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介绍,2017年数学试卷采用大题、小题结合的方式,全面、深入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全国Ⅱ卷第19题以水产品养殖方法为背景,设计了根据样本数据分析比较新、旧养殖方法产量的问题。试题的第一问设计为根据直方图估计某事件的概率,第二问设计为根据整理的数据进行随机变量间独立性的检验,第三问设计为根据直方图,估计总体中位数,灵活地考查了概率与统计知识。天津卷文科第16题以电视连续剧播放为背景,考查线性规划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抽象概括和运算求解能力。

今年,在上海和浙江进行的综合改革试点中,首次命制不分文理的数学试卷。“两省市的试卷更强调各类考生必须具备的数学核心素养。无论是常规题还是创新题,是数学问题还是应用问题,都设计出自然合理的情境、控制情境的抽象程度,力图使考生能正确理解题意。”有专家分析。

“在试卷文字总量保持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今年高考语文将文学类与实用类文本均设为阅读必做题,对思维方式不同、素养构成有别的考生形成了全方位考查。而信息筛选、逻辑分析、审美鉴赏、语言运用等能力的全面覆盖,将有利于语文能力素养更为全面的考生脱颖而出。”深圳中学特级教师王木森分析。

在张家口市第一中学特级教师尤立增看来,把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本均设为必考内容,其实是“四两拨千斤”,“将会扭转语文教学一线因应试而产生的偏差,促使语文基础教育加强对学生实用文本阅读能力与文学艺术素养的全面重视。”

展现高考改革成果,引导一线教学

2017高考语文试卷的客观题总的分值相应增加了14分。“通过调整,考生的书写总量下降了,但阅读总量尤其是思维含量并未降低,试卷的整体难度与往年大体持平。选择题主要考查信息筛选、综合分析、概括理解、文本鉴赏、语言积累运用等方面的能力,目标更明确,重点更清晰。尤其是多项选择题的增加,可以进一步拉开区分度,更好地发挥考试的选拔功能。”教育部考试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同时,2017高考语文还加强了语言运用方面的考查。题型上增加了表达得体和逻辑推断等测试。据该负责人分析,这样一方面使得命题基础性、区分度更为突出,另一方面也将引领一线语文教学,促进语文学科建设。比如考查逻辑推断,就向中小学语文教育释放了清晰的信号:学校应该凸显语言学习及运用,强化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将课内的“学得”与课外的“习得”学用并举。

上海的“新高考”也为原先的教学秩序提供新的参考。参加“新高考”的考生,一进入高中就被要求学会主动选择,如何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特长,再对照报考高校提前发布的相关专业的招考科目要求,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选出参加等级考的3门科目,还要参加大量的研究型学习和科创活动、社会实践。

“针对上海学生在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中反映出的应用类文体阅读写作能力不强等问题,这两年,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增加了科技类、图表式说明文的教学;针对在网络语言环境中长大的这一代孩子的实际,也加强了对于使用得体、规范的汉语表达训练。”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三语文教师骆蔚说。

“今年语文的阅读量增加了8%左右,鼓励学生不仅要精读、细读,还要大量阅读。因为阅读量上不去,思维能力就上不去。这样的命题思路会对一线教学产生很好的导向作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说。

巩高峰:这篇小说的主题是描写苦难,用的是反讽的方式,其实是很隐晦。结尾这一句突然逆转,提示了“美味”的含义有表里两层,一层是鱼的美味本身,另一层是通过这种鱼未入锅的结局,揭示一种在浅层次“美味”之外的思考。

文章标签: # 高考 # 语文 #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