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

高考报考的案例_2021高考案例

tamoadmin 2024-06-27 人已围观

简介1.高考志愿6个专业怎么填2.高考报志愿的提前批怎样报3.高考填报志愿的误区有哪些,有没有案例4.高考顶替案例有哪些5.湖南成人高考找人考不可为,真实案例!?考生能否被高校顺利录取,除了自己的高考成绩和科学的志愿填报外,还有个人的身体因素。考生家长们可不要小看了这次体检,通过体检考生能了解自己的身体条件,扬长避短地选择高校和专业,避免盲目填报志愿。 参加体检后,每个考生都会拿到一份体检结果,体检结

1.高考志愿6个专业怎么填

2.高考报志愿的提前批怎样报

3.高考填报志愿的误区有哪些,有没有案例

4.高考顶替案例有哪些

5.湖南成人高考找人考不可为,真实案例!?

高考报考的案例_2021高考案例

考生能否被高校顺利录取,除了自己的高考成绩和科学的志愿填报外,还有个人的身体因素。考生家长们可不要小看了这次体检,通过体检考生能了解自己的身体条件,扬长避短地选择高校和专业,避免盲目填报志愿。 参加体检后,每个考生都会拿到一份体检结果,体检结果上会有很多内容,体现考生的身体状况。但在看这张体检结果时,最该引起注意和最该研读的是体检表下方的“报考专业建议”,上面写明考生不宜报考哪些专业,这是填报志愿,选择专业时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往年高招录取中,有的考生色盲色弱却报考了医学、园艺、天文学等专业。有的视力不足却报考了航海技术、轮机工程专业。被高校退档的考生中,不少是因为考生身体条件不符合专业要求,且不服从专业调剂造成的。 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有些考生不重视自己的体检结果,没阅读《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和各高校招生章程中对身体条件的具体要求,有的考生存在侥幸心理,明知限报却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填报。还有一部分考生体检时走后门、托关系以假的体检结果被录取,入学后体检复查,而被学校退学。 案例一:2009 年,在四川省高考录取时,上海海事大学将13 位考生退档,退档原因均为“视力不合格”。当年上海海事大学招生章程中有明确规定:“报考航海技术专业的考生,每眼裸眼视力不低于5.0;报考轮机工程专业的考生,每眼裸眼视力不低于4.8。”而这一规定在《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中也有表述。 案例二:一位色弱考生,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第二大部分规定,他不能报考医学类各专业,但该考生采取作弊手段,通过了色觉项检查,虽被某医科类院校录取,但无法像其他同学一样进行正常的实验课学习,不得已退学回家。 80%以上的考生专业受限 在高考体检过程中,考生要经过眼科、外科、内科、耳鼻喉科等系统的体格检查,每个科室的医生会根据《指导意见》中所列条款,结合考生的身体状况做出体检结论。最后根据化验结果,综合各科结论,出示给考生一个“报考专业建议”。 北京市体检中心高招体检负责人说,高考生的体检结果分为3 种。第1 种是合格,意味着考生可选择全部专业;第2 种是合格但专业受限,这部分考生只限报极少部分专业;第3 种是不合格,这类考生一般有重大的脏器疾病或精神疾病,但每年发生率极低。据了解,往年只有15%的考生体检结果为完全合格,80%以上考生都为“合格但专业受限”。 据北京市体检中心统计,近几年北京市高招体检合格率较稳定,均超过99%。2011 年,北京考生体检合格率为 99.98%,完全合格率为 13.4%。不合格人数很少,主要是患肺结核或严重的心脏病,无法坚持正常学习。 合格人群中,北京市高中生身体素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视力问题,其中,视力不足, 学渡365 即任何一眼视力低于1.0 的考生,占八成以上。约五分之一的考生体重超标,约有12%考生体重超重,11%考生属于肥胖。另外,还有体重偏轻、色觉异常、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血压增高、肝功能异常等体质上的问题,但所占比例都不大。 依据体检结果合理报志愿 我们一直说考生一定要认真对待体检结果,依照体检结果,合理填报志愿。那么具体如何操作呢? 1.认真阅读《指导意见》及体检结论。对于体检结论“报考专业意见”中提出的不适宜选报的专业,填报志愿时一定要避开。 2.看清高校《招生章程》和《招生专业目录》中对身体条件的特殊要求。不少高校在录取考生时,除了《指导意见》外,还根据本校特殊专业培养要求,对考生身体方面提出更具体的要求,比如身高、五官要求等。如北京外国语大学2011 年招生章程中写明: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根据我校学科专业特点,凡有口吃、嘶哑或口腔有生理缺陷及耳鼻喉科疾病之一而妨碍发音的、有听力障碍者不予录取。 3.如果考生被检出患有某种疾病或身体有某种缺陷,但《指导意见》和《招生章程》中没有提及,建议考生与院校招办联系,咨询自己的情况该校是否录取,或限报哪些专业。 4.报考军事和公安类院校的考生,要参照《军事院校招生体检标准》和公政治[2000]137 号文件中对身体的特殊要求选报专业,同时还要参加军检和面试才能够被录取。 部分热门专业的身体要求 不少专业在招生时对考生的身体都有要求,考生们在报考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体检建议,筛选专业。一些报考热门专业也不例外,对身体也有相应的要求,下面就举几个例子: 教育学类专业 凡是有嗅觉迟钝、口吃、步态异常、驼背、面部疤痕、血管瘤、黑色素痣、白癜风的考生,不宜报考教育学类专业; 学前教育、体育教育等部分教育专业可以不录取有色觉异常(包括色弱和色盲)的考生。 体育相关专业 色觉异常;任何一眼裸眼视力低于4.8 的考生报考体育相关专业可不予录取。患有肺、肝、肾、脾、胃等身体主要脏器手术史和近几年有心肌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等病史的考生,不宜报考体育相关专业。 医学类专业 凡是有轻度色觉异常(俗称色弱)、色觉异常II 度(俗称色盲)、不能准确识别红、黄、绿、 学渡365 兰、紫各种颜色中任何一种颜色的导线、按键、信号灯、几何图形者不能被医学类各专业录取; 任何一眼矫正到4.8 镜片度数大于800 度的、一眼失明另一眼矫正到4.8 镜片度数大于 400 度的、两耳听力均在3 米以内,或一耳听力在5 米另一耳全聋的、斜视、嗅觉迟钝、口吃不宜就读医学类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 不能准确在显示器上识别红、黄、绿、蓝、紫各颜色中任何一种颜色的数码、字母者不能录取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 土木工程 凡主要脏器:肺、肝、肾、脾、胃肠等动过较大手术,功能恢复良好,或曾患有心肌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慢性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病史,甲状腺机能亢进已治愈一年的不宜就读土木工程专业。 两耳听力均在3 米以内,或一耳听力在5 米另一耳全聋的,不宜就读土木工程专业。 法学 一眼失明另一眼矫正到4.8 镜片度数大于400 度的、两耳听力均在3 米以内,或一耳听力在5 米另一耳全聋的、嗅觉迟钝、口吃、步态异常、驼背,面部疤痕、血管瘤、黑色素痣、白癜风的,不宜就读法学专业。

高考志愿6个专业怎么填

填报高考志愿方法如下:

1、根据位次确定大学,由于每年考生人数、试题难度、高校招生计划都可能有变化,每一年的院校录取分数线会有波动,但是排名是相对稳定的,因此考生最好采用排名法对自身报考进行定位。

2、根据兴趣能力明确专业方向,志愿填报之前,考生要对自己的兴趣、能力和性格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一个专业的就业率再高,如果自己不感兴趣,就很难凭借理性和毅力学好,有时连毕业都成问题,因此考生一定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

3、优选目标志愿,所谓优选,就是在前两步圈定可以报考的院校和专业后,进行组合取舍。这一步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让自己的志愿更稳妥,确保每个院校的每个专业都心中有数。

4、根据往年录取数据做好排序,在填报志愿时,考生应该将最想上、预计门槛高的院校放在前面,将录取几率大的院校放在后面,也就是为报考设保底院校。把握冲稳保大原则,冲一冲不要盲目乱冲,稳一稳要重点考虑专业及自己比较满意的高校,保一保要选好保底学校,避免高分低就。

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1、考生在具体操作时,宜结合使用两种以上筛选方式来确定自己的目标院校,这样筛选出来的结果,相对来说更科学。

2、在进行数据对比时,考生不能仅仅盯着某一两年的数据,而是要对比分析近三四年的历史数据。

3、在寻找“与自己分数相匹配的院校”时,应留足上下浮动的空间,以便为下一步设计志愿梯度作准备。

4、由于每年考生分数分布状况不同,且少数高校在湘招生批次有调整,比如前一年是二本招生,后一年是一本招生。因此锁定的目标院校只能作为参考,最终志愿填报方案还需综合考虑其他因素。

高考报志愿的提前批怎样报

基本原则

市教育考试院专业人士提醒:

提醒一:填志愿要十分慎重

考生填报的高考志愿在招生录取中是招生管理部门网上投档和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因此考生在填报时一定要十分慎重,珍惜这一权利。考生志愿表正式填好输入后,就不能改动,任何人都不例外,以保障招生工作一环扣一环地顺利进行。

家长和教师要督促考生在填写志愿表时认真慎重,填写后再仔细检查一遍,切勿疏忽大意,并协助检查志愿表的填写情况。检查时要特别注意,学校、专业代码不能填错。曾有考生报考某校某专业,考分等条件都符合,但因在填志愿时填错了代码,结果未被录取。另外,考生要把最后确定的志愿表(草表)保存好,以便自己事后查阅。

提醒二:特别注重第一志愿

当第一志愿人数比较充裕,招生院校一般就不再录取第二、三、四志愿的考生。一般来说,招生院校为了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总是乐意录取第一志愿的考生。近几年来高校录取第一志愿人数占了录取数相当大的比例,一般情况在85%-90%之间。其中第一批重点高校录取第一志愿的人数比例最高,本市高校高达98%以上。

提醒三:认真填写每批每个志愿

高校录取第二、三、四志愿的考生仍占一定比例,因此这些志愿考生也要认真填写。两种现象要避免:有的考生只重视第一批志愿,其它志愿都不填,结果第一批重点院校本科线未达到,虽达到了第二批本科院校录取控制分数线,但是因未填志愿而不能录取。还有的考生认为自己所选的本市高校志愿肯定会被录取,随便填了一所外地学校,结果弄得很被动。

提醒四:学校和专业间要有“坡度”

每一批志愿,所填的高校之间要有“坡度”。第一志愿高校与以后几个志愿高校之间要拉开档次,把录取分高的志愿填在前面,把可能录取第二志愿的学校填在后面。不能把多年来报名人数多、录取分数高的院校并列起来,否则非第一志愿就不能起作用。

不但填报的学校志愿要有“坡度”,填写同一学校中的几个专业也应有“坡度”。在以往录取中,有的考生成绩高于他所填报学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但最终未被录取。淘汰的原因就在于,填报志愿中专业选择偏高而且没有“坡度”,又不愿被调剂。

提醒五:理智看待“热门”和“冷门”

考生选择志愿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适当注意避开一些过分“热门”的学校和专业,把选择志愿的面拓宽一些。近几年招生中,有的学校(专业)第一志愿在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的人数竟达计划招生数2倍、3倍,乃至4-5倍,“撞车”自然不可避免。

而且,考生和家长也须考虑到,在招生中出现的所谓“热门”和“冷门”专业必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今年进校的新生,至少要三、四年后才能走上工作岗位,届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会发生变化的。因此,考生填报志愿时最主要的还是依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和兴趣爱好。

正确定位

多元排序,确定自身水平

徐恒(闸北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主任):高校在录取时主要依据的是高考成绩,而考生的高考成绩和在高考中的位置是与平时学习成绩和学校所占的位置相关的。一般情况下,考生可以通过几方面定位来预测:

一是自己所在中学在全市历年高考中的录取情况。包括学校的报考人数,大约录取人数,所占比例等。如某区重点中学,近几年应届毕业生的高考录取率一直保持在90%左右,录取考生中有30%左右考取第一批本科院校,40%左右的考取第二批本科院校,20%左右的考取专科或高职院校。考生就可以根据自己平时成绩,参照上述情况来预测报考条件。

二是参照自己在本校高中毕业生中的位置。班主任教师对班级里学生情况比较了解,也比较清楚班里每个学生在年级里的位置。

三是仔细查阅教育部门下发的有关招生资料。看看自己感兴趣的高校及专业往年的报考人数、计划招生人数、高考达线人数等,从而了解该校该专业报考的难易程度。

考生的定位确定后,再看是否有享受先进、竞赛优胜、政策性照顾加分政策等其它方面条件,然后根据本人在体检中的专业限制情况确定适合自己的志愿。

友情提醒

两种加分不要混淆

刘章杰(普陀区高招办主任):

案例:去年有一位考生到区高招办询问:“我这次高考得了××分,加上这所高校承诺的10分,已经超过了最低录取分数线,为什么没有被录取?”其实,这是由于考生对普通高校招生录取中的加分政策缺乏了解。

分析:目前,普通高校录取中的“加分”基本有两种类型:一是高考原始分加分,如市三好学生、市优秀运动员、文艺特长生等。二是高校自定的各种推荐加分。高校确定的加分对象,其高考成绩已达到该校的投档分数线,在录取时将考生本人高考成绩加上高校自定的推荐加分,合成后进行分专业投档录取。如考生高考成绩未达到该校的投档分数线,仍不能被录取,加分也就失去意义。

专业志愿应该填满

俞克斌(育才中学党委副书记):

案例:小张考进了上海师大,但并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在高考志愿表上,每个学校可填六个专业志愿,可小张只填了两个,后面四个志愿空着,最后再填上“愿意调剂”;结果,小张的分数达到上师大的最低录取线,但未达到专业的录取线,就被调剂到一个自己根本没兴趣的专业。

分析:小张这张志愿表的最大失误在于,放弃了许多选择。上师大有那么多专业,总能找出比较适合你的6个专业吧,为什么要放弃选择的机会呢?放弃选择,让学校调剂,就很有可能被你不喜欢的专业录取。而目前,在许多高校,转系换专业还是件难事。

专科志愿不要轻视

徐恒(闸北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主任):

案例:某重点中学学生小王去年参加高考,离“二本”院校录取线只差几分,落进了高专高职档子。按她的考分,在这个层次中也算是比较高的分数了,可最后一个学校也没录取。为何?因为在填专科志愿时,她尽挑名校填。要知道,热门的高专只招“一志愿”生源,小王未被第一志愿录取,第二、三志愿的专科校也不能录取她,自然就落榜了。

分析:有的考生,特别是重点中学的考生,对自己估计过高,认为进本科没问题,对本科志愿认真对待,而填专科志愿就不在意了,结果一落千丈。殊不知,考场也存在许多“变数”,考生要作好思想准备。填好每一批志愿,是对自己负责。所以,对于那些平时成绩比较好的考生来说,专科志愿也不能轻视。

选外地校要讲技巧

徐本道(光明中学高三班主任):

案例:小李不想去外地念书,但是按规定填志愿时一定要填外地学校,于是他便特意找几个历年考分特别高的外地校填上。结果,上海的本科院校没考上,因为胡乱填写志愿所以外地的本科院校也与他无缘,最后落到了专科档次。事后,小李才发现,其实不少外地院校有着相当强的教育实力,推出的专业也是挺不错的。

分析:填外地院校,也要认真对待。一般来说,外地院校为了扩大在本市的影响,吸引优秀生源,往往把学校最好的专业放在上海招生,如财经、政法、外语、计算机、建筑等。考生报考本市同类专业,竞争非常激烈,外地院校可以说为上海考生拓宽了选择的路子。

考生如果很想读本科,但自己的实力又不是很强,那么在填志愿时,不妨把外地本科院校填在第一、第二志愿,这样在录取时“保险系数”会更大些。所以,愿意报考外地院校的考生,要提早收集一些外地院校的信息,包括地理位置、专业特色、在沪招生情况等。

家长心态

要引导,不要误导

刘进丁(向明中学副校长):

家长的意见,对子女填报志愿是非常重要的。考生家长指导孩子填报志愿,经常会出现几种心态———功利型———追求时髦,一味看重“国际”、“外”字头的专业,认为这样的专业今后赚钱多,出国机会多。

保守型———对孩子信心不足,过分求稳,只求有学上,不问任何专业,不管孩子的兴趣,志愿偏低。或是过分考虑地区远近,生怕孩子到外地学校读书不习惯,希望孩子能够留在身边。

从众型———不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不细细研究当年的招生信息和动态;到了招生咨询会上,一会儿听别人说这个专业好,一会儿又听说那个专业“吃香”,没有方向。

包办型———不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填志愿时根据自己的喜好一手包揽,很可能导致孩子进了大学后,专业思想不稳定,学习不安心。

在填报志愿过程中,家长的正确态度应该是:能充分考虑到孩子学习的能力、理想、爱好、志向,鼓励孩子到最有利于他们成才的学校和专业去学习;家长应经常与学校联系,了解招生方面各种信息,了解孩子在德智体各方面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为孩子当好参谋,实事求是地填报志愿。如果孩子缺乏主见,家长要引导孩子树立起自己的专业意向。如果家长与孩子的意见不一致,可以向班主任老师、高校招办老师等咨询。

时间表

4月28日之前,本市部分高校将开展校内招生咨询活动;4月28日、29日,市教育部门举办全市大型高招咨询会;5月8日—12日,考生正式填报高考志愿。

中考篇

专家答疑

1、哪些人具有参加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资格?

答:1、具有本市常住户口的应届初中毕业生、结业学生和18周岁以下的往届初中毕业生、结业生;2、持有本市蓝印户口的初中毕业生;3、持有有效期一年《上海市居住证》的国内外人员,其子女本人已申领《上海市居住证》的初中毕业生,限报普通高中;4、持有市人事局颁发的工作寄住证人员的子女,经市政府协作办批准的市外在沪企业工作人员的子女,原上山下乡知青、支疆青年及其他支边支内人员初中阶段已在本市借读子女,经批准可报考高中阶段各类学校;5、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考生,经居住区县批准,可报考指定学校。

2、所有参加高中阶段招生的学生都必须填报志愿吗?

答:有两类考生无须填报志愿:一是提前被中职艺术类专业录取的学生,二是享受推荐直升高中的学生。

3、哪些人在填报志愿时有限制?

答:主要有三种情况:存在某些身体缺陷的学生不能报考部分中职技校的部分专业;体育测试不合格的考生不能报考市区重点中学;理化实验技能考试不合格的不能报考重点中学和重点中专、重点职校。

4、什么时候、在什么地点填报志愿?

答:一般安排在5月上旬,本市户口考生在学校填报志愿,非本市户口考生须到所在地区县中招办个别填报。

5、怎样填报志愿?

答:本市中招继续实行“两考”制度,相应的有“测试入学”志愿表和“考试升学”志愿表两张志愿表。前者可以填报10个以内实行测试入学招生的中职学校;后者共有16个志愿,零志愿报考学校有限定外,另外15个志愿可任意选报。参加毕业考试后分流及测试入学的考生须同时填报两表,如被毕业考试后分流志愿学校录取,其升学考试分流志愿自动失效;如未被录取,则要参加统一升学考试,按统一升学考试志愿录取。不参加初中毕业考后分流及测试入学的考生不要填写“测试入学”志愿表,只须填写“考试升学”志愿表。

6、“零志愿”包括哪些学校?

答:11所寄宿制高中和可以跨区县招生的市重点高中,另外,少数民族考生可以填报上海市回民中学,家庭收入处于本市低保线以下的考生可以填报久隆模范中学。

7、志愿填报后,按照怎样的原则进行录取?

答:总的原则是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通俗地说,根据考生考分,按照志愿学校顺序,先达到某校录取分数线,即被该校录取。

填报技巧

避免志愿填报中的技术“硬伤”

由于填报志愿是在中考之前,考试结果的不确定性使得选择志愿具有一定的风险,当然,填报志愿决不是碰运气的“”,事先考虑得越周全,就越能把握自己的未来。普陀区教育考试中心主任孟展、徐汇区招生考试中心主任忻鼎成就考生填报志愿中的常见失误,提出以下忠告,帮助你避免技术“硬伤”。

忠告一:吃透规则,知己知彼

各区县对中招填报志愿的规定大同小异。但其中的“小异”必须特别注意,比如有的区对15个常规志愿中的市重点中学有限制,只能填报一所,有的则没有要求;有的规定选报的择校学校必须与填报的市区重点一致,有的不作限制。这些情况考生和家长一定要事先弄清楚,否则可能造成无效志愿,浪费录取机会。

在填报前,还必须对所能报考的学校有所了解,包括学校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办学特色、距离远近,特别要提醒的是,重点与非重点公办高中的收费标准有等差,综合高中、民办学校、转制学校收费又不同,报择校生还需交纳择校费,填报前必须弄清楚。

当然,别忘了给自己的实力“打打分”,看看自己初中四年的成绩,明确在全校乃至全区毕业生中的“位置”,掂量掂量家里的经济实力,把以上因素综合起来考虑,一个大致的选择范围就可以确定了。

忠告二:“优化组合”

报考学校志愿学校选定后,如何进行排序有一定的讲究。首先,尽量归类填写,避免交叉填报。一般遵循市区重点高中、一般高中、民办高中、三校的顺序填报,这样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从高分到低分的次序,也符合投档录取的流程,从而避免错漏。

其次,同一类的学校“编队”要有一定的“分数坡度”,不妨参考近几年这些学校的录取分数“排排队”,从高分到低分顺次填写,最大限度保证自己进入录取分数较高的学校。当然,考生特别“钟情”的学校,可以抛开这个规则,靠前“站队”。

忠告三:用好零志愿

零志愿给考生增加了一次录取机会,但用不好,也会带来遗憾。由于零志愿的市重点中学招生名额较少,有的考生把自己最中意的市重点中学“押”在15个常规志愿里的一志愿,但又舍不得放弃零志愿的机会,填报了一所其他学校,结果被零志愿提前录取,而与心仪的一志愿失之交臂。因此,在零志愿和一志愿之间,考生必须慎重把握。

忠告四: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考试、录取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千万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填报志愿不妨“狡兔三窟”,留有余地,尽量把自己能接受的学校都填进去,而且可以安排1-2所文化水准要求低于自己实际水平的学校,这样万一发挥不理想,也有“后路”可退。至于只填一两所自己喜欢的学校的做法很不可取,一旦失手,就有“落榜”之虞。

扩大选择圈也要有原则:自己不喜欢的志愿,坚决不填。15个志愿无须填满,考生不必勉强凑数。志愿填报的好坏,关系到考生前途,切不可视为“儿戏”,关键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选择符合个人期望的学校,正确定位,理性选择。

正确定位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案例一:去年填报中考志愿时,黄浦区的张洁蓉犯了难,凭自己的学习成绩,考普通高中问题也不大,但对于难度更深的高中学习,她心里没底,再三权衡后,小张报考了东辉职校,并轻松考进了自己喜欢的外贸专业,几个月下来,小张在学习中如鱼得水,不仅成绩位列全年级前茅,而且英语好的特长也在专业学习中得到锻炼和发挥。对于当初的选择,她一点都不后悔。

点评:唐纯平(清华学校初三教研组长):这无疑是一次成功的选择,小张同学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深造的机会。中招为每个考生都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就看考生和家长能不能摆正心态,去抓住机会。每年填报志愿,我发现很多家长把主要精力放在打听高中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比较高考升学率上,却很少坐下来,冷静分析一下孩子的学习能力和个性特点,理性地规划孩子下一步的发展。其实,对于每个孩子来说,适合自己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盲目跟风害死人

案例二:某区一普通高中学生近日向区招办写来一封信,恳求把他转学到三校,学生反映:自己尽管一直很努力,但初中时成绩就不理想,不想读高中,可父母见亲戚和邻居的孩子大都读高中,考大学,作主替他报了高中,最后付了一笔不菲的择校费,硬挤了进去,可入学后,根本跟不上课程。学生在信中坦言:读高中对我来说,实在太痛苦,如果不能转学的话,只好退学回家。

点评:忻鼎成(徐汇区招生考试中心主任):不少家长拿到志愿表,第一个念头就是:不考虑三校。其实,经过多年建设,本市中职技校得到很大发展。高职、本科院校的大门都已经向三校生敞开,而且在本市乃至全国,高级技术工人还有很大的需求量,不少中职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待遇都很不错。对于文化学习能力不很突出的学生,进三校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进可攻高校,退可掌握一技之长,早日就业。在填报志愿时,家长一定要多听听孩子的意见,不要盲目跟风挤高中。

高考填报志愿的误区有哪些,有没有案例

高考志愿:报考提前批 机会与风险并存

每年招生录取工作中,我们都会遇到有的考生填报了提前批次院校,也符合学校的录取标准,从而被学校正常录取,但考生和家长因为考分较高,所报考一批次的学校也能够录取,于是就想放弃提前批次录取,参加本科一批的录取,但这又是政策不允许的,使这部分考生的要求无法满足,造成了部分考生录取后放弃入学或失去最满意的求学意愿而造成遗憾,进而影响到今后的学习生活。因此,认真了解提前批次各院校的情况,结合考生的实际情况做出科学分析和判断,既不浪费,给自己多一次录取的机会,也不盲目填报,造成遗憾。高校录取工作是有一个过程的。在填报志愿时,我们会了解到录取是由不同批次来进行的,每个批次的院校报考和录取是独立、不受影响的,但被上一个批次录取了的考生,其录取工作已完成就不会进入到下一个批次,所以了解每个批次和招生院校的特点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关键。一、提前批次的“特殊”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将一部分招生类别、性质、专业基本相同或相近的学校和教育部批准提前录取的一些学校集中起来,在大规模录取之前进行提前录取,这部分院校即提前录取院校。简单地说,提前批次主要是一些特殊院校,或院校的特殊专业招生。一般包括解放军院校、武警院校、公安部所属院校、少数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地方院校或专业。除开在提前批次招生的院校或专业有着特殊之外,大部分招生高校的要求与其他批次相比也更多、“特殊”。提前录取批次院校或专业在录取时不仅仅需要考生达到相关院校或专业的录取标准,更重要的一点是要符合招生院校或专业规定的各种要求,只有符合各项条件,除了单一的成绩要求外,有的院校或专业还要参加院校组织的面试、政审、体检等,才有机会按高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计划数进行录取。根据要求,报考军校、公安院校的考生需进行面试、体能测试和政审。报考军队院校考生应身体健康,符合《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的要求。此外,对考生的年龄、身高、视力等方面也有一定的限制。其他类院校(本、专科),包括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电子科技学院等都属于有特殊要求的部委院校,这些学校在录取时虽然不如军警类院校要求多,但也都有各自特殊要求。比如:国际关系学院在报考条件中对考生的政治面貌、年龄、身体条件等都有要求。其中《招生章程》规定:考生须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年龄20周岁以下),政治面貌为中共党员或共青团员,家庭及主要社会关系历史清楚,无重大问题等。二、提前批:是机会,还是误会?提前批次一方面为考生在参加本、专科录取前增加了一次机会,一方面如果被提前批次的院校录取,则不能参加后续批次的录取。因而,很多考生觉得提前批次是个机会,可能增大自己被录取的几率,但又怕是一个误会,会阻断自己想进入后续批次的希望。我觉得,总的来说,提前批次对考生来说肯定是多增加一次机会。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多一个选择机会,就多增加一次录取的机会,但前提是不能盲目报考。首先考生要对提前批次录取院校有一个全面了解,是否是自己理想中的院校;其次,个人要求是否与想报考的院校要求一致,如果不符合院校要求,报了只能是浪费机会;第三,提前批次院校一般有面试、政审、体检等要求,报考时一定要了解清楚,按规定时间参加院校组织的考核。如果符合报考院校的招生条件,又是被自己心仪志愿报考的院校录取,应试是最满意的结果,如果没有被录取,也不影响下一批次的录取,所以,多一次选择就多一次机会。同样,如果不认真研究,不了解提前批次院校的情况,随便报考,如果被录取了,那就失去了进入下一批次的机会,就有可能失去被最想就读院校录取的机会。所以,报考时选择非常重要,需要给自己机会时不能轻易放弃,但在机会面前又要把握住尺度,既给自己机会,又不盲目报考,该放弃的选择还应该放弃。三、提前批次,填,还是不填?由于对提前批次是机会还是误会分不清楚,在选择时,考生很容易陷入填还是不填的矛盾中。不过,既然是机会,所以对大多数考生来说,还是不要轻易放弃,尽量报考,但如果没有自己理想的学校和专业,希望被一本批次高校录取的考生,就不要轻易报考。具体到每一个考生,需要对自己的各方面情况做出分析和判断。从提前批次院校类型分析是不是报考,从个人的自身条件看能不能报考,看提前批次院校的专业想不想读等方面去判断。从分数上,不同分数段的考生对待提前批次志愿要采取不同的策略:高分段的考生,如果要填报提前批,最好是自己理想的院校,如果没理想的对象,最好不要冒险填报提前批次志愿,否则就会被提前批志愿截走,造成自己和心仪大学失之交臂;中分段的考生,则应该考虑填报提前批志愿,而且还要适当填得高一些,冲刺一下,即使没有被录取,也还有一本批次和二本批次接应。考生的成绩如果在一本批次冲刺录取分高的高校把握不大的话,就可在提前批次首先选择。当然,在提前批次招生院校的招生专业和招生计划都很少的情况下,供考生选择的余地也比较窄。但同时要提请考生注意的是,有一些院校或专业只在提前批次招生,如果错过了这个批次,则不能被该类院校或专业录取,如军校、航海类相关专业等。如果考生对此类院校或专业感兴趣的话,则必须填报提前批次才有被录取的机会。2009年有一名湖北的考生十分喜欢航海类专业,其高考分数也超过了当地本一批次线,但错过了提前批次填报,结果不得不放弃一本、二本,填报一所航海类专科学校的案例不由得让人扼腕叹息。所以,考生在填报提前批志愿时一定要戒掉患得患失的心理。有的考生和家长对于提前批次的志愿填报不慎重,觉得即使填了也不一定会被录取,从而丧失了一次机会;有的则不考虑提前批次志愿与一本批次第一志愿之间的冲突关系,到真的被录取了则又后悔不迭。一是随意填报了与自身条件相距甚远、不可能被录取的学校,浪费了一次有可能被其他学校录取的机会;二是,考生填报了自己不想就读的学校或专业,录取后既不能退档,又不能参加其他批次的录取,如果不到学校报到,不仅浪费了学校一个招生名额,而且还影响了其他考生的录取机会;三是,考生盲目填报了自己不熟悉、不喜欢的院校及专业,对学校情况不了解,入学后大失所望,无心学习,不仅浪费了时间、金钱和精力,还耽误了自己的发展等。四、报考提前批次,哪些细节需注意?因此,综合考虑、全面分析提前批次后,怎样才能填报好呢?考生和家长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掌握提前批次录取院校或专业。对提前批次院校或专业做出分类,根据不同的类型选择你想要报考的院校。如军警、公安院校、部分高校小语种或特殊专业的招生、其他有特殊要求的高等院校,根据自己的定位,在这些院校中进行选择。2.熟悉各校招生章程。对提前录取院校的招生章程一定要熟悉,符合报考条件才能报考,如果不符合条件报考只能是浪费机会。如:不仅军警、公安院校对考生身体有要求外,一些本科院校对考生身体条件、政治面貌和年龄等也有规定,因此,考生必须了解相关学校的信息。3.提前批次院校或专业很多都有男女生比例要求。考生一定要结合自身的身体条件和性别要求,报考对自己有利的院校或专业,这样机会就更多些。4.随时关注相关院校通知。提前批次院校大部分都有面试、政审、体检等要求,因次,考生一定要关注相关学校的通知及时参加报考院校组织的相关面试、政审、体测等通知,不参加就等于自动放弃了机会。5.报好提前批次的院校顺序。不同批次的报考不受影响,但同一批次不同专业志愿还是对考生有影响的,因此,报考时第一志愿非常关键,需仔细考虑报考。6.提前批次也有专科志愿,慎重填报。报考时一定要注意报考院校的学历层次,如果不想失去上本科院校的机会,就不要轻易报考。提前批次报考,机会与风险并存,但机会是更多的。只有熟悉政策、了解政策的人,才会把握住机会,给自己创造更多的机会,而同时又不会造成遗憾。

高考顶替案例有哪些

先给你介绍一下我的经历吧 我报志愿的时候是胡乱天的 说实话没什么依据 要么是看校名 要么是看地名 ,唉 最终结果很惨 我考了六百多一点 但只上了个二类学校 很惨 也就是说报志愿你自己要足够的重视

下面是给你的一些套路建议,希望对你能有些帮助,祝你好运:

1、盲目攀比、从众选报过高

有的考生容易“跟着感觉走”,听说哪所学校好、哪个专业“热”,就跟着填。有的考生见别人填的学校层次高,感到自己填低了没面子,也就跟着“摸高”。有的是由于对自己的考试成绩估测不准,选报了力所不及的志愿。

如一位普通中学的理科考生,仅凭一次摸底成绩考了570分,就贸然在第一志愿填上了北京大学。而他的高考实际却只有540分左右,结果落榜了。

2、将志愿选择等同于未来的职业选择,选报过专

近几年招生中,有的学校(专业)报考人数过于集中,第一志愿在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的人数为计划招生人数的2倍、3倍甚至十几倍之多,“撞车”现象严重。而有的学校某些专业却很少有人填报甚至无人填报。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一些考生和家长对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情况、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以及社会需求缺乏了解外,主要是受人为的、传统的、世俗思想的影响,将志愿的选择等同于未来的职业选择。有的考生出于对未来职业的考虑,在选择专业时只考虑所谓的“热门”专业。为避免失误,如果考生一定要选择“热门”专业的,一定要选报“热门”不忽视“冷门”,冷热结合,同时要量力而行,如果成绩不太突出,为安稳起见最好在专业上避“热”就“冷”,转而在学校上选“优”。

3、高分考生一定能录取到好学校

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的考生,按理说,都应该被录取到好学校、好专业。但事实却不尽然。竞争一般是以省(市、自治区)为单位的,各省的前几名、几十名被录取到好学校一般都不会成问题,但若是前一二百名就难保证了。原因主要在于志愿选报不当,考生填志愿时,主观臆断,盲目认为自己是学校第一名报某某校肯定没问题,甚至固执地只报一个专业,又不肯服从到其他学校及专业就读,一旦失误就很可能名落孙山。

4、单纯以收费标准高低判断专业的好坏

有人以为,收费高的专业一定“走俏”,收费低的不行。其实这样看问题是很不可靠的。有些专业是国家大量需要,大有发展前景的,为了吸引更多有志青年报考,收费标准相对低一些,同时奖、助学金额也较高。有些院校和专业收费相对较高,但并不说明该院校、专业就比其他专业一定好些。考生应看哪些院校和专业最适合自己。

5、信心不足,怕高就低

与盲目攀比相反,另一种情况是信心不足,只求稳妥保险,怕高就低,往往造成高分低就,这种事情往往发生在平时成绩处于中上水平的考生中。其实,完全没有自我低就的必要。成绩好的学生要勇于报考重点大学,第一志愿可选择正常情况下能够得上的目标学校,把保险和稳妥留给第二志愿。

提前搜集相关信息

高考志愿的填报其实是一个从信息搜集、资料准备到自我认识、综合考量的复杂过程。因此,李功毅提醒考生和家长在高考之前就要着手一些信息的准备,提前圈定部分学校和专业,不要等填报志愿时才临时“抱佛脚”。

对已经“圈定”的学校,除了要了解它的地理位置、师资状况、课程设置以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外,还要了解学校所在省(市、区)投放的招生计划数和招生专业,搜集近年来目标学校在当地录取的最低分、平均分、分专业录取分以及实际录取人数等数据。掌握了这些基础信息之后,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平时学习成绩、统考分数、实考发挥情况等,大致推断出自己在本校、市里排名,在实力相当的基础上考虑学校。

“一般来说,各个学校在某个省(市、区)投放的招生计划、招生专业都有一定的延续性,每年的变化不会很大。考生如果基本‘锁定’了报考的学校,可以参考近三年来该校某些专业在该省的录取分数线高出相应批次省控线的情况,结合自己的情况决定是否报考。”李功毅说。

因为第一志愿是考生挑选高校意愿时最具倾向的表达,从录取院校来说,绝大多数招生院校都希望录取第一志愿的考生;从录取程序上看,首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从近几年录取结果看,绝大多数院校(专业),特别是重点大学、热门院校、热门专业第一志愿的录取率为85%以上,有的已接近100%。因此,李功毅提醒考生在填报时一定要慎之又慎。

在填报之前除了要了解该校近三年来在当地的录取情况,最低分、最高分、平均分,结合自身做一个评估外,还要关注招生计划的变化。如某个学校,原来在本地招收60人,今年还是60人,这说明该校在本地的招生分数不会有大的变化;如果原来在本地招收60人,今年只招收30人,那考生就要引起注意,今年的录取线就有可能提高;相反,如果招生计划有所增加,那就说明今年录取机会有所增大。

此外,李功毅提醒考生,在填报志愿之前还要详细了解所报院校的招生章程。有些军事院校对考生的身体条件、政治条件、相关科目成绩都有限制,在填报之前要了解清楚,以免因为这些问题被挡在“门”外。

慎重填报第一志愿

“第一志愿固然十分重要,但并不意味着第二、三志愿就可以轻视和马虎。” 李功毅介绍说,由于生源充足,各学校第一志愿录取率逐年持续升高,但名牌学校和热门专业的招生计划有限,录取时难免与有些考生失之交臂。这就要求考生重视并填报好二、三志愿,以争取录取机会。应当把眼光放开些,研究和选择填报招生计划多、有可能愿意接收非第一志愿的学校。

“凡录取第一志愿考生不足招生计划数的学校,都要从填报了第二志愿的考生中补充选择录取新生。这就是说,考生所填报的第二志愿只有当该校按第一志愿录取后尚未完成招生计划时才起作用。”因此, 李功毅提醒考生在填报第二志愿时尽量不要选择一些太热门的学校,因为这类院校第一志愿的考生生源十分充足,一般不会录取第二志愿考生,即使选择了,也要选报一些相对冷门的专业,这样才能提高录取机会。

“此外,有些学校的招生章程里明文要求只招收第一志愿的学生或者只把招生计划中的30%作为录取第二志愿里的高分考生,考生在填报时尽量不要把这类学校放在第二志愿或第三志愿里。”李功毅提醒道。

二、三志愿马虎不得

所谓的志愿“梯度”,是指在同一批次的学校,由于多种因素,录取分数高低不同而形成的差异。志愿梯度还包括专业梯度,是指在同一院校中的各个专业,在录取时形成的分数之间的差异,这种分数高低的差异被称为“专业梯度”。

在填报志愿时,首先要强调的是第一志愿的重要性,因为每年很多高校录取时,第一志愿就满额,所以就无从说第二或其他志愿了,也就无所谓志愿院校梯度了。填报不妥当,即使超过本一线的分数,也可能跌到本科二批、专科层次,甚至落榜。

虽然第一志愿满额率较高,但在每年的录取中,总有部分院校第一志愿生源不足,要录取第二或第三志愿,甚至通过调剂才能完成招生计划。填报时,一定要讲究技巧,拉开梯度,慎重填报第二、三志愿。“如果缺少梯度,二、三志愿就会形同虚设。经验证明:志愿间以拉开30分的间隔为宜,志愿间梯度越大,保险系数越高。”李功毅说。

李功毅认为,拉开“梯度”的目的,在于同样的分数应该如何填写院校和专业志愿,使得考生被自己所中意的院校和专业的录取机会达到最大化。当然,考生向往的大学、城市、专业以及兴趣爱好等这些有关自身的问题,在填报志愿之前首先应该明确。

适当拉开志愿“梯度”

“同意调剂”不可忽视

在高考录取中,往往会有这样一种情况出现,正好处在调档线的考生被录取了,而分数高者反而被退档。究其原因,除了专业志愿缺乏梯度、热门专业志愿过于集中之外,在志愿表上选择“不服从调剂”也是导致落榜的原因之一。对此,李功毅特别提醒考生,在选择“服从调剂”之前一定要三思。

他个人建议考生在填报时最好填写“同意”,尤其是河南的考生,考试压力大,升学压力大,这不仅可以增加录取的机会,降低因第一志愿落空带来的风险,对考分竞争优势不明显的考生也十分有利。

有些高分考生由于担心自己被调剂到不想就读的专业,通常都会选择不同意调剂。对此,李功毅介绍,本着对学生负责任的态度许多学校的招办老师在调剂之前都打电话问考生是否同意调剂,而且在调剂时也会选择专业倾向相近的专业为考生进行调剂。此外,现在各大高校,对专业的限制也不是很强,学生只要进入该校,如果对专业不满意,到校后可以申请转系,还可以通过修双学位等方式选学其他专业。因此,学生大可不必担心,如果是自己理想的学校,最好同意调剂。“但如果考生非本专业不学,那就要另当别论了。”李功毅说。

高考填报志愿六大误区

误区一:盲目攀比、从众选报过高

有的考生容易“跟着感觉走”,听说哪所学校好,哪个专业“热”,就跟着填。有的考生见别人填的学校层次高,感到自己填低了没面子,也就跟着“摸高”。有的考生对自己的实力和长处估计不准、不足,缺乏信心,简单地填报低层次学校,最终导致的结果是遗憾。

误区二:将志愿选择等同于未来的职业选择

近几年招生中,有的学校(专业)第一志愿在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的人数为计划招生人数的两倍、三倍甚至十几倍之多,还有的学校某些专业却很少有人填报甚至无人填报。专业不服从调剂的考生逐渐增多,其原因主要是受人为的、传统的、世俗思想的影响,许多人将志愿的选择等同于未来的职业选择。其实考生如果成绩不太突出,为安稳起见最好在专业上避“热”就“冷”,转而在学校上选“优”。

误区三:高分一定能被录取到好学校

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的考生,按理说,都应该被录取到好学校、好专业,但事实却不尽然。原因主要在于志愿选报不当,考生填志愿时,主观臆断,盲目认为,自己是学校第一名报某某校肯定没问题,甚至固执地只报一个专业,又不肯到其他学校及专业就读,一旦失误就很可能名落孙山。

误区四:对学校专业不了解,或望“名”生义,或心存偏见

一是填报志愿仅看校名,以为校名有着“地质”、“石油”等字样的学校,就只设这些艰苦专业,其实这些学校也有其他专业;二是心存偏见,将师范、农业等划分为艰苦专业,认为就业出路不佳,其实这些学校和专业的就业率也很高;三是对一些省外学校不了解,有的学校只因为不在直辖市或者省城,考生就不愿填报。

误区五:填“服从分配”会吃亏

“是否服从分配”一栏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所报各志愿学校都未被录取时,是否同意分配到其他院校;二是当档案被某所大学调入后,所报的各专业均未被录取时,是否同意分配到其他系科学习。这项规定,显然扩大了考生本人被录取的机会。因为规定填报的几个院校和专业,都是有限的,如填了“同意服从分配”,就会增加上百个院校、几十个专业录取的机会,绝不会吃亏。

误区六:过分依赖长辈,甚至由父母包办

考生的家长、老师,凭着人生阅历及对社会的理解,对考生选择志愿时正确加以帮助引导,是很有必要的。但万事不可过头儿。如果忽视考生的主体作用,由长辈大包大揽,强制学生作出某种选择,那就难免出现偏颇,甚至引发令人痛悔一生的后果。

湖南成人高考找人考不可为,真实案例!?

高考顶替案例有哪些如下:

在我们的社会中,有像陈春秀这样的草根人士,他们无论在学历、经济能力还是社会地位上都没有优势。他们靠着自己的努力,想要改变自己的生活境遇。有时候,努力并不一定就可以改变一切。作者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有时候一个身份的改变,可以彻底改变一个人的生活轨迹。

陈春秀的故事

2004年,一个叫做陈春秀的年轻女孩,来自贫困的家庭,参加了高考。尽管她努力了很多,结果只考了546分,比本科线低了3分。父母劝她复读,但陈春秀认为这样做会让家里的经济状况雪上加霜,于是她决定不去复读,填报了山东理工大学的大专,作为自己的高考志愿。

然而,在她的同学们都纷纷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陈春秀却没有收到。她认为,自己应该是被录取了。直到16年后的2020年,陈春秀想要参加成人高考圆学历梦,才在学信网上发现自己早在2008年已经毕业了,并且查到的学历是本科毕业,毕业学校和她填报的山东理工大学一样。

陈春秀无法理解,为什么她当年的高考成绩离本科线只差3分,却没有上到大学。她一次次地被学历拖累,生活也就一直没有起色。这个不公平的待遇,让她倍感委屈和无助。她去了教育局咨询,却得到了无解的答案。

为了让网友帮助自己查清楚事情的真相,陈春秀发表了自己的遭遇。在大家的关注下,真相逐步浮出水面。原来,有一个叫陈萍的女孩,她与陈春秀同一年高考,只考了300多分,偏偏她的父亲是公务员,她的舅舅是审计局的一位大领导,让她有了上大学的机会。

陈萍的父亲利用关系,把陈萍“代替”了陈春秀上大学,把陈萍的大学照片和陈春秀的身份证号匹配在了一起,最后顺利让陈萍代替陈春秀上了大学。

陈春秀的苦难

1、被代替的人生

陈萍代替陈春秀上大学,让陈春秀的人生轨迹发生了不可挽回的改变。陈春秀的成长道路被代替的身份彻底扭曲,她只能做一些凭借本领得来的劳动力工作。为了生活,她做过小餐馆服务员,做过工厂打螺丝的,也做过销售员,但是生活却始终没有改善。因为学历缺失,她被人歧视,她的人生被默默改写。

2、遭遇不公的委屈

当陈春秀知道自己被代替的时候,她感到了无尽的委屈。她一直认为自己是落榜了,可想不到是因为有人用她的名字上了大学。这件事情让她20多年来的人生都受了限制,她曾想过再读书提升自己,却因此遭受了如此不公的待遇。

3、生活无助的无奈

陈春秀曾身体力行地证明自己,但她的命运却被改变,前途也因此被限制。16年之后,她才发现自己早已被代替,而且无法挽回早已经走过的时光。童年的梦想被打破之后,她只能沉默的忍受生活的苦难,无助和无奈充斥着她的心间。

成考快速报名和免费咨询: 湖南成人高考属于全国统考,正规性可想而知。也正因为如此,湖南成人高考学历文凭含金量比较高。湖南成人高考考试中组织舞弊或者找人考等行为都是属于违法行为,所以湖南成考网告诉大家湖南成考替其考不可为。

一、下面先看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有关考试的法律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中规定:

组织考试舞弊罪: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舞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为他人实施前款提供舞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罪:为实施考试舞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试题,答案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找人考罪名: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以上几条规定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而湖南成人高考考试便是属于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所以说觉得自己基础差,想找人考的考生赶紧放下这种念头,基础差完全可以找个好一点的考生辅导班进行上课学习,找人考和舞弊是不可为的。

二、下面我们再来看一则真实案例:

5月14日,湘潭一中考点在1000多名专升本考生中发现130多名持代其考的考生。目前,警方已介入此案。据知情人介绍,今年成人高考前夕,在一些高校出现了高价请人代其考的张贴广告。一些学生抵制不住诱惑替人当“枪手”。在湘潭一中考点,发卷前对全部考室进行了排查,部分代其考考生纷纷离开考场,其中17考室30个座位竟然空出了20个。据湘潭一中的一位教师反映,监考老师怀疑40多名考生持代其考,于是立即向110报警,请求专家对可疑身份证进行鉴定。有些考生看到民警来了,卷子不要起身就跑。目前警方已收缴了130多个,留置了部分代其考考生,并传唤了两名找人代其考的考生协助调查。

根据有关规定,找人代其考者,将取消考试资格,3年内不准参加全国统考;高校在校生代他人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的,由其所在学校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在职人员违反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由招生考试机构建议所在单位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湖南省招生考试中心负责人表示,一旦公安机关调查完毕,如果发现招生考试部门涉嫌此案,将严肃处理有关人员。

以上就是关于湖南成人高考找人考不可为,真实案例!的全部内容,考生如想了解更多关于湖南成人高考成考答疑、报名时间、报名流程、报名入口、报名条件、现场确认等资讯,欢迎关注湖南成人高考网。

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文章标签: # 考生 # 志愿 # 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