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

历年录取分数线和专业分数线区别,各院校各专业历年录取分

tamoadmin 2024-06-24 人已围观

简介1.各省录取分数线与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差别例如上外08年预计招收500个学生,如果报考该学校的人超过500人 好比1000人,那么上外的录取分数就为报这所学校的第500的那个人的分数!它的录取分数和招收的人数以及他们打的分数有关!如果招收500人 而报考的只有400人 那么其余的100人会从过了本科线而没有考上考生所报院校的人调剂来!当然有时会招不满!各专业的分是这么界定的,假如上外的英语专业预计招

1.各省录取分数线与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差别

历年录取分数线和专业分数线区别,各院校各专业历年录取分

例如上外08年预计招收500个学生,如果报考该学校的人

超过500人 好比1000人,那么上外的录取分数就为报这所学校的

第500的那个人的分数!它的录取分数和招收的人数以及他们打的分数有关!

如果招收500人 而报考的只有400人 那么其余的100人会从过了本科线

而没有考上考生所报院校的人调剂来!当然有时会招不满!

各专业的分是这么界定的,假如上外的英语专业预计招收20个人!

而过了上外入校成绩的人有30个报英语 那么成绩排名的第20位就为

英语这个专业的入取分数 其余的10个人如果服从调剂的话会在校内

调剂到其他专业!

所以好专业或是热门专业的分数有的会比这个学校的录取分要高出很多!

而平均分数是指上外招收的这500人分数的平均值!

也不知道我说这么多你明白没!

有不懂的给我留言吧!

各省录取分数线与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差别

大学是提档线,专业才是录取线。过了提档线并且过了专业录取线才有可能被这个专业录取,如果不够专业录取线并且选择调剂,可能会去其它专业。如果不调剂,直接退档。如果不够提档线,也不会被大学录取。通常来说,专业线会大于等于提档线。

1.认真了解历年来各院校间、专业间报考人数和招生人数大致比例,使自己所填报的志愿自然形成一个从高到低的差距。

2.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放开眼界,展望未来,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和人们对社会价值的认识来调整已形成的“梯度”。

3.要在第一志愿作为“基准”确定后,其他志愿由高到低。既不能志愿填写成“波浪式”,也不能把志愿填写成“平行式”,更不能填写成“升级式”。

4.还要处理好几个关系:高考总分与相关科目的关系;填报京、津、沪和沿海开放城市院校与填报落后地区院校的关系;填报省属院校与部委及外省院校之间的关系;“名牌”大学与一般大学的关系;本省、市院校与外省、市到本地招生院校的关系。 如何选报专业

选择专业之前,要通过各种途径认真了解专业情况:

1.查阅最近版本的全国高校专业目录,一般各图书馆都有收藏。书中会介绍各学校的详细专业目录,各专业的方向、培养目标及其开设的主要课程、毕业后的分配去向、报考学生的要求条件等。

2.直接或间接接触有这方面知识的人。

3.查阅高校编发的招生简章。简章中一般都有较为详细的专业介绍,包括毕业分配方向等。

4.利用信函邮寄,阅读报刊。

同时,选报专业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考生填报志愿应考虑到专业的发展方向。专业趋向即我们常说的“热门”和“冷门”。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至少要弄清以往的“热门”和“冷门”,从而根据自己的指导思想来决定挤“热门”还是进“冷门”,还是找不冷不热的专业。按照一般情况,新兴学科、刚设置的新专业往往较为拥挤。

“冷门”专业、“热门”专业在一定时期内是比较稳定的,但又不是静止不变的。考生填报志愿不能忽视这种新变化,否则将事与愿违。还要提醒考生,报考“冷门”并非是坏事,报考“热门”并非都是好事。

2.考生填报志愿要考虑到分配去向。专业选择将影响今后的生活道路,故选择时最好能尽量考虑这一因素。

误区一:片面追逐“热门”院校、专业以及浓郁的地域情结。

策略:实力与兴趣有机结合。成绩是关键,对于多数成绩一般或处于劣势的考生来说,挤“热门”而造成落榜,这是不足取的。更何况,“热门”与“冷门”是相对的。招生时“冷门”、就业时“热门”,现在“冷门”、几年后“热门”的现象,屡见不鲜。

误区二:填报的志愿没有梯度。

策略:合理布局、优化方案。绝对高分段考生填报A志愿特别要慎重;中分段考生要稳字当头,也可以退为进冲一冲,但5个平行志愿中至少要有3个层次的梯度;虽然上了线但成绩处于下游的低分段考生,可争取留在相对较稳妥的高校,至少要有3个相对保守一点的志愿。不少高校在具体专业录取中,往往不实行平行志愿,不同专业间会有分数级差要求,对此要特别注意梯度。

误区三:误读信息,人云也云。

策略:建议从正规渠道了解公布的各项政策和各类信息。新课改高考填报志愿往往要参照高考总分名次号,但一般大家掌握的考生名次号往往只是单个批次内的名次号,这与2008年及以前的名次号(各批的累计名次号)完全不同。对此,考生和家长应特别注意,否则不具有可比性。

误区四:缺乏理性,家长包干。

策略:理性选择,实事求是。在填报志愿时,要综合考虑高考名次号、具体专业对身体素质的要求、经济状况等

文章标签: # 专业 # 志愿 # 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