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

高考语文和汉语,高考与语文

tamoadmin 2024-05-28 人已围观

简介1.高考什么时候多了一个汉语文科目2.高考语文时间考几个小时?3.高考语文考什么4.高考语文知识总结和复习归纳5.安徽明年高考是新高考吗2023年文科高考科目有语文、数学、英语、文综(地理、历史、政治)。高考一共有六门科目要考。高考分文科和理科。文科:语文,数学,英语,文综即地理,历史,政治。理科:语文,分值150分;数学,分值150分;英语,分值150分:理综分值300分,即物理、化学、生物。文

1.高考什么时候多了一个汉语文科目

2.高考语文时间考几个小时?

3.高考语文考什么

4.高考语文知识总结和复习归纳

5.安徽明年高考是新高考吗

高考语文和汉语,高考与语文

2023年文科高考科目有语文、数学、英语、文综(地理、历史、政治)。

高考一共有六门科目要考。高考分文科和理科。文科:语文,数学,英语,文综即地理,历史,政治。理科:语文,分值150分;数学,分值150分;英语,分值150分:理综分值300分,即物理、化学、生物。文综分值300分,包括政治、历史、地理。

高考不同类型考生的考试科目也不一样:

1、普通类(物理)考生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和四选二。

2、普通类(历史)考生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和四选二。

3、体育类考生考试科目为:在普通类(物理)或普通类(历史)考试科目的基础上加考体育术科。

4、艺术类考生(含音乐类、美术类、书法类、舞蹈类、广播电视编导类、艺术校考类专业)考试科目为:在普通类(物理)或普通类(历史)考试科目的基础上加考艺术术科。

知识拓展:

高考由3门全国统一高考科目和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组成,实行“3+1+2”考试模式。艺体类考生还需加考相应专业术科考试。

全国统一高考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使用全国卷,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所有参加高考的考生均须参加。

新高考“3+1+2”模式,包括国家统一高考语文(汉语)、数学、外语(含笔试和听力)3门科目,及考生自主选择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3门科目。

选择性考试科目包括物理、历史、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地理6门科目,考生首先在历史、物理2门科目中自主选择1门作为首选考试科目,再在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地理4门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作为再选考试科目,这种区别于传统的文理分科增大了考生的选择面。

新高考考生成绩计算方式也跟之前有所不同,考生高考文化总成绩为750分,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满分100分,统一高考科目和首选考试科目按原始成绩计入总成绩,再选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则按等级赋分后计入总成绩。

高考什么时候多了一个汉语文科目

1 高考语文常考成语分类精编 (一)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1、 耿耿于怀:心事萦绕,不能忘怀。

2、 胸无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 。

3、 炙手可热: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4、 目无全牛:比喻技艺高超。也比喻洞 察事理,办事精熟。

5、 差强人意:(1)还能振奋人们的意 志。(2)大致上还能够令人满意。

6、 不刊之论: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 论。

7、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灾难 。

8、 不足为训:指不值得作为准则或典范 。

9、 文不加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 高超。

10、罪不容诛:指杀了也抵不了其所犯 的罪行。形容罪大恶极。

11、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

12、万人空巷: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 况或新奇事物轰动一时。

13、振聋发聩:比喻高超的言论能使麻 木糊涂的人觉醒。

14、涣然冰释:比喻疑虑、误会等一下 子完全消除。

15、大快人心: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 使人们心里感到非常痛快。

16、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

17、身无长物:指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 的东西。形容贫穷。

18、不名一文:连一文钱都没。形容极 为贫穷。

19、惨淡经营:(1)形容极端艰苦地从 事诗文创作。(2)形容苦心规划和开拓 某项事业。

20、侧目而视:形容敬畏、憎恨等神情 。

21、明日黄花:多用来比喻过时的事物 。

22、师心自用:指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

23、事半功倍:形容费力小,收效大。

24、洛阳纸贵:形容好的著作,风行一 时,广为流传。

25、不情之请:不合理的请求。常用作 求助于人时的客套话。

26、每况愈下:指情况越来越坏,越来 越糟糕。

27、穷兵黩武:用尽全部兵力,任意发 动战争。形容极端好战。

28、匪夷所思:不是平常人所能想像的 。

29、七手八脚:形容很多人一起动手。 也形容人多手杂,非常忙乱的样子。

30、苦心孤诣:指尽心竭力钻研达到别 人所达不到的地步。

31、三人成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 心。

32、莘莘学子:众多的学子。

33、始作佣者:比喻某种坏事或恶劣风 气的创始者。

34、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 容法纪严明,严格执行。

35、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之明白 。形容人不讲道理。

--------------------------------------------------------------------------------

2 回复:高考语文常考成语分类精编 (二)褒贬易误用的成语

贬义词

1、 弹冠相庆:指即将做官而互相庆贺。

2、 粉墨登场:比喻登上政治舞台。

3、 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做。指什么事 都干。

4、 死灰复燃:比喻失势的人又重新得势 。也比喻已经消灭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 来。

5、 炙手可热:比喻气炎盛,权势大。

6、 上行下效:指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 的人就跟着怎么做。

7、 亦步亦趋:比喻因缺乏主见,任何事 都模仿、追随他人。

8、 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相追逐、趋 附。

9、处心积虑:存着某种想法,早已有了 打算。形容用尽心思的谋划。

10、评头品足:泛指对人对事等多方议 论、挑剔。

11、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变形式,而内 容、实质不变。

12、沆瀣一气:比喻气味相投者结合在 一起。

13、摇旗呐喊:比喻为别人助长声势。

14、翻云覆雨:比喻玩弄手段,反复无 常。

15、坐而论道:指空谈大道理而不见行 动。

16、一团和气:指态度温和而不讲原则 。

17、一唱一和:比喻相互呼应配合。

18、以邻为壑:比喻把困难、灾祸推给 别人。

19、颐指气使:形容有势力的人的傲慢 神情。

褒义词

1、 叹为观止:赞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了 极点。

2、 有口皆碑:比喻人人称颂。

3、 东山再起:指隐退后复出任职。

4、 雨后春笋:比喻新事物大量迅速地涌 现出来。

5、 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流 行,行成风气。

6、 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 物。

7、 不刊之论: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 论。

8、 文不加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 高超。

9、 耳提面命:形容严格要求殷切教诲。

10、苦心孤诣:指尽心竭力钻研达到别 人所无法达到的地步。

--------------------------------------------------------------------------------

3 回复:高考语文常考成语分类精编 (三)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

1、 灯红酒绿:(1)形容夜饮聚会的情 景。(2)多用来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 活。

2、 苦心孤诣:(1)指尽心竭力钻研, 达到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2)指为了 达到目的而费尽心思。

3、 想入非非:(1)指意念进入玄妙虚 幻的境界。(2)形容脱离实际,幻想不 能实现的事。

4、 按图索骥:(1)比喻做事死守教条 ,而不懂得变通。(2)比喻依据一定的 线索去寻找事物。

5、 左右逢源:(1)比喻做事很顺利。 (2)比喻办事圆滑。

6、 不绝如缕:(1)形容形势十分危急 。(2)形容声音微弱而悠长。

7、 暗送秋波:(1)比喻美女暗中以眉 目传情。(2)比暗中讨好别人或暗中勾 搭。

8、 行云流水:(1)形容诗文书法等自 然流畅,不受拘束,就像飘浮着的云和流 动着的水一样。(2)形容事物流传不远 ,易于消失。

9、风花雪月:(1)指华丽空洞的诗文 或言论。(2)比喻男女欢爱的风流事。

10、瞻前顾后:(1)形容做事谨慎。( 2)形容顾虑太多,处理事情犹豫不决。

--------------------------------------------------------------------------------

4 回复:高考语文常考成语分类精编 (四)使用对象易误用的成语

1、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 容技艺精妙高超。(人工的东西)

2、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华美而众多 。(建筑物)

3、汗牛充栋:形容藏书或著作极多。( 书籍)

4、浩如烟海:形容事物数量繁多,极其 丰富。(书籍、文献)

5、相敬如宾:比喻夫妻之间互相尊敬, 平等相待。(夫妻)

6、青梅竹马:多指男女间幼时的亲密感 情。(男女)

7、两小无猜:指男女儿时在一起玩耍, 天真无邪,互不猜疑。(男女)

8、豆蔻年华:指少女十三四岁时的青春 年华。(十三四岁的少女)

9、相濡以沫:比喻在困境中用微薄的力 量相互帮助。(用于患难中)

10、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 相遇。(原来不认识的人)

高考语文时间考几个小时?

高考没有汉语文科目。汉语文只是高考考试中的一种题型。

高考考试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理综(文综)。虽然有不少地区进行了高考改革,但高考改革都是针对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实施的,对2018年高考的学生一点影响也没有,除浙江、上海改革试点和江苏、海南外,其余省市高考理科都是考四场。

浙江和上海是2017年就是高考改革试点地区,高考不分文理科。海南和江苏高考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各科也都是分开考,学生从中选择三科,所以也没有理科一说,当然高考分数计算方法也不相同。当然,高考改革后,会有另一套新的计分方法。

高考语文考什么

高考语文时间考150分钟。

高考语文总分是150分。考试时间150分种,平均每分钟得1分。默写题、选择题稍快一些,要给作文留足60分钟的时间。

语文考试时间长达两个半小时,并且又是第一门,它不仅是考生知识能力上的竞争,在某种意义上,更是考生应考心理、应变能力、应试策略的竞争。所以一定要打好头阵,把基础题做对,把提升题尽量能写的都写上。作文保持字迹工整,选题不偏,就能保证该科不拖后腿了。

高考语文各个题型时间分配:

1、现代文阅读,3个选择题,共9分,大约需要10分钟。

2、文言文,3个选择题,2个翻译题,共19分,大约需要15—20分钟。

3、诗歌阅读题,2个小题,大约需要10分钟。

4、默写题,6个空,共6分,控制在2分钟左右。

5、大阅读题,4个小题,大约需要25分钟。

6、语言文字运用,大约需要15分钟。

7、高考语文作文,共60分,最少需要50分钟,这是底线。即使时间不够,最好也有一个提纲,再动笔。

高考语文知识总结和复习归纳

高考语文考两项最核心的素养——阅读素养和表达素养。

高考语文都考内容如下:

1、考查内容:一、语言应用(20分);二、文言文阅读(35分);三、现代文阅读(35分);四、作文(60分)。

2、语言应用(20分):主要考查:词语、成语、熟语(3分);病句(3分);句子排序(3分);句子表达联贯得体(5分);语段的压缩和扩充、图文转换等(6分)

3、文言文阅读(35分):主要考查:文言文断句(3分);中国古代常见的文化常识(3分);对整篇文章内容的理解(3分);文言文翻译(10分,两道小题,各5分);古诗文理解性默写(5分,5个空,每空1分);诗歌鉴赏(11分,两道小题,分别为写作手法5分,情感分析6分);

4、现代文阅读(35分):主要考查:社科文阅读(9分,三道选择题,每道题3分,是高考的第一门学科的第一道题);文学类文本的阅读(小说或散文,14分,三道小题,分别为3、5、6分);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或传记,12分,三道小题,分别为3、4、5分);

5、作文(60分):考查方向:给材料作文或是任务驱动型作文。给材料作文,一般是给出一段或是几段材料,让学生针对所给材料进行论述或是结合(任选)几段材料进行论述。任务驱动作文,一般是给出三段既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的三段材料,要求学生针对某一段材料或是全部材料进行论述。

6、卷面布局:一、社科文阅读;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三、实用类文本阅读;四、文言文阅读;五、诗词鉴赏;六、古诗文默写;七、语言应用;八、作文。

7、语文学科重在积累和练习,而且是工具类学科,所以学生绝对不要在本学科中掉以轻心,一定要高度重视,才能学好本学科和其它学科。

安徽明年高考是新高考吗

第一部分

二种常见叙事线索:物线、情线。

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第二部分

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物主要掌握通过适当的描写方法、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阅读技巧。情节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及理解、分析小说情节的方法、技巧。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环境主要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作用。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渲染气氛、衬托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本质、推动情节发展。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交代故事背景,揭示社会本质,铺垫下文内容。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连贯、得体。记叙的三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属于插叙一种)。

第三部分

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第四部分

五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引号的五种用法:①表引用②表讽刺或否定③表特定称谓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⑤特殊含义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表注释②表插说③表声音中断、延续④表话题转换⑤表意思递进

第五部分

六种逻辑顺序:①一般←→个别②现象←→本质③原因←→结果④概括←→具体⑤部分←→整体⑥主要←→次要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六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

六种病句类型:①成分残缺②搭配不当③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④前后矛盾⑤语序不当⑥误用滥用虚词(介词)

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②表语言断续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④表心情矛盾⑤表思维跳跃⑥表思索正在进行

第六部分

七种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下定义、作引用。

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的字短语、介宾短语。

第七部分

八种复句类型:①并列复句②转折复句③条件复句④递进复句⑤选择复句⑥因果复句⑦假设复句⑧承接复句八种常用修辞方法:①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②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③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④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⑤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⑥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⑦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⑧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十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象征通过某一特点的具体形象,表达某种人和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特点精神”。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突出本体的主要特征。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鲜明的突出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借物喻人描写事物,突出其特点,并以此设喻,表现作者高尚的思想情操。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更突出地强调事物的特征。

安徽2024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3+1+2”模式包括国家统一高考语文(汉语)、数学、外语(含笔试和听力)3门科目,及考生自主选择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3门科目。选择性考试科目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6门科目,考生首先在历史、物理2门科目中自主选择1门作为首选考试科目,然后在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地理4门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作为再选考试科目。

高考总成绩满分750分。考生总分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成绩和考生自主选择的3门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语文、数学、外语满分均为150分,以原始分计入总分。选择性考试科目满分均为100分,历史和物理科目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他科目以等级分计入总分。各科成绩当年有效。

新高考的优势

1、促进高中教育优质发展:新高考注重发掘和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新能力,呼吁高中教育更注重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降低考试比重,使高中教育更加贴近社会需求和时代发展。

2、平等机会、增强公平:新高考打破了传统高考上帝视角下的权威单一评估标准,差异化考试方案能够更加公正地评估学生综合素质。新高考还注重通过多元评价方式,增加了学生的可比性,让学生们能享受到相对公平的竞争平台和机会。

3、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发现个人潜能:新高考更加注重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提升,学生通过多元化的考试科目和评价机制,能更好地发掘和发现自身的优势和潜能,从而使得学生整体素养较佳,拥有更多的未来可能性。

4、增强教师创新能力:新高考将多种测试方式和评价方法引入高中教育中,提出创新教育教学方法,面向素质教育的需求,引导教师关注对学生成长的长远规划,提高教师教学素质及教育创新能力。

5、推动高等教育教育改革:新高考提出多元化考核内容和方式,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化需求,对于高等教育教育改革也会产生重大影响。该考试模式和评价理念,对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人才选拔的改革有着促进作用。

文章标签: # 高考 # 科目 # 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