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

2004高考生物,2006年生物高考全国1

tamoadmin 2024-05-21 人已围观

简介1.马加爵高考分数697,妥妥的学霸一枚,为何会沦为杀人犯?历史高考最高分748分张镇风,总分748分。1998年全国高考状元。语文:150分;英语:150分;数学:148分;理综:300分张镇风,1998年全国高考状元。在中国高考史上,他缔造了传奇。除了数学失了2分,其余都是满分。关于他报考哪所大学?后来发展如何?几乎没有任何报道或线索。有消息称,目前他在美国一家跨国公司做CEO,但已无从考证。

1.马加爵高考分数697,妥妥的学霸一枚,为何会沦为杀人犯?

2004高考生物,2006年生物高考全国1

历史高考最高分748分

张镇风,总分748分。1998年全国高考状元。语文:150分;英语:150分;数学:148分;理综:300分

张镇风,1998年全国高考状元。在中国高考史上,他缔造了传奇。除了数学失了2分,其余都是满分。关于他报考哪所大学?后来发展如何?几乎没有任何报道或线索。有消息称,目前他在美国一家跨国公司做CEO,但已无从考证。

扩展资料:

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高考状元

王端鹏,总分749分。2004年山东省高考状元。语文:138分;英语:142分;数学:149分;理综:300分;加分:20分。

2004年高考,烟台二中校实验班学生王端鹏以749分的高分获得山东省理科“状元”,成为烟台市学生在“恢复高考”27年来,第二次夺得全省文化成绩最高分。

王端鹏绝不是“死读书”的“书呆子”,他热心班级工作,喜欢篮球、羽毛球等体育运动,还是学校各类辩论赛的骨干;他爱钻研问题,课余时间喜欢阅读课外书,对近代物理学、文学、军事都很感兴趣。

王端鹏是高考分数为749分,离高考满分只差一分,其中数学科目为149分,语文科目取得138分,英语142分,单科成绩均名列全校第一,另外他在参加奥赛另外获得了20分的加分,高考成绩在当年的山东省理科生当中位列第一,王端鹏在校期间曾获得"省三好学生"、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全国生物奥赛二等奖、全国化学奥赛三等奖,是同学和老师眼中典型的学霸级人物。如今的王端鹏担任中科院从事研究员。

历史上高考满分750状元黎雨佳

四川省理科高考状元来自树德中学的黎雨佳,高考成绩:语136,数150,外144,综合290,裸分成绩720分,但是!重点来了,人家早在之前就拿到了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的30分,意味着这位学霸拥有750分总分的成绩,什么概念?高考总分也就750分而已啊!

黎雨佳属于典型性学霸,她说特别享受“刷题”的过程,“有时候很无聊,就拿两套题出来做呗。”黎雨佳每个星期会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甚至要精确到每一天、每一个小时。

黎雨佳的教材和练习册放在书架上,几乎每一页都标注了很多符号。她每个星期会写一篇周记,把当周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心情记录下来。她说,有时候状态不好,写周记的过程也是自我梳理的过程,所以十分有必要。

黎雨佳说,很多人说反对题海战术,但在她看来,没有足够的练习,没有见过足够多的题型,在考场上是没有自信的。

黎雨佳的兴趣比较广泛,她喜欢音乐,喜欢听周杰伦的歌,喜欢动漫,还喜欢看书,喜欢杜甫的诗歌。她经常与语文老师袁学民谈天说地。这个假期,黎雨佳很忙。每天上午到驾校学车,下午弹吉他。

创造了河南高考的神话何碧玉

1992-1996年就读于新乡市石油小学。1996年7月当时上小学五年级、年仅10岁半的她经过层层选拔,以较好的成绩幸运地考入了河南省唯一的一所超常教育实验班——新乡市一中少儿班。在少年班与30多名智力超常、年龄在10岁左右的优秀少儿一起,用四年的时间学完了小学六年级和初、高中七年的所有课程。2000年7月,年仅14岁半的她参加河南省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结果以标准分750分的优异成绩一举夺得河南省高考理工科“状元”,被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生物科学专业录取,创造了河南省高考历史上的奇迹与神话。

2004年从清华生物系毕业之后,赴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留学,2009年获得神经科学博士,之后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作为早期独立研究员从事研究工作,2016年加入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神经学系,任助理教授。

马加爵高考分数697,妥妥的学霸一枚,为何会沦为杀人犯?

总有一种宁静,让你听到生命的盛放

――我的专业成长之路

? 张改相 (兰州市第四中学? ) ?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不知不觉中,我的生命之树已从盛极走向深邃与清宁,在基础教育这片热土上默默耕耘了整整30个春秋!回望自己走过的路程,认真梳理自己取得的点点滴滴成就时明白了一个道理:总有一种宁静,让你听到生命的盛放。

我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山村,祖父、父亲都当过老师,在儿时的记忆中,家里藏有好多书(是那种线装本的黄皮书),听祖母讲,祖父嗜书如命,宁愿饿着肚子也要省钱买下自己喜欢的书,我的父亲也非常喜欢读书,即使到了晚年,每天还抱着各种书看,也许是从小耳濡目染的原因,我从小爱上了看书学习,也喜欢上了教师这个职业。小时候家境贫穷,养成了我吃苦耐劳的品格。也许是家风的传承,以至于我在后来本职工作的方方面面,都能静下心来,沉潜内修。

1.课堂――教师生涯的立命之本

有人说:“名师是写出来的”,我没有揣摩过这句话的褒贬含义,但事实上,仅凭写出来的名师是存在的。我认为,课堂是教师的立命之本,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连自己的课堂都驾驭不了,学生意见很大,即使你有多大的成就、多大的名气,一切都是徒劳的。从第一次怯怯地站上讲台开始,我就抱着讲好课做一名好老师的目的,对自己的要求比较高,每次备课,不是盲目地去写,而是反复地对着教参看教材,待吃透教材后开始设计教学思路,然后才去写教案,虽然认真地写了教案,但是上课时从不看教案,因为这样写过教案,教学内容及教学设计早已了然于胸,正因为如此,在讲课时能做到重点突出,条理性强,课堂气氛活跃,深受学生欢迎。30年来,我一直坚持着自己的备课习惯,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效果良好。历年所代班级成绩在高考、高中毕业会考中均名列前茅,所辅导的学生在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先后两次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

真正意识到自己的课堂被人认可,大概是1995年,那一年我在西北师大学习,我的中教法老师是已故的黄爱仑老师,他让我给准备去实习的学生上一节生物示范课,说实话,我当时没有自信,心里忐忑不安,虽然我那时在甘南小地方已小有名气,但从未在外地交流过,出于任务,我硬着头皮接了下来,记得当时讲的是高二生物“光合作用”那节内容,讲完课后,黄老师对那节课的评价很高,记得他的最后一句话是:“特级教师上课不过如此!”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鼓舞,自那以后,我都能很自信的承担各种公开课和参加各种讲课竞赛活动。2014年6月,在“兰州市中小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我获得高中生物组第一名,同年10月代表兰州市参加了“甘肃省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获高中生物组二等奖。

2.教学研究――教师成长的助推器

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反思、不断研究的过程,只有在反思中才能成长,在研究中才能提升。正是出于此理念,我在教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也是令人羡慕的。

工作30年来,我立足课堂,坚持反思和研究,撰写了大量的反思和论文,其中的26篇先后在《生物学通报》、《生物学教学》、《中学生物教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还有几篇论文获奖。

与此同时,我还进行一些专题研究。提到专题研究,我首先想到的是习题研究。我对习题研究是情有独钟的,记得刚工作时,期中期末考试试卷都由学校命题小组教师统一命制,我是校命题小组成员,负责生物学科的命题工作。鉴于此,我养成了平时收集试题的习惯,那时的教辅资料很少,好的试题更少,但每当遇到一些高水平的试题时,我如获至宝,兴奋不已,反复琢磨命题人的命题思路和命题技巧,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慢慢地,我开始了原题创作,也能命出一些自己满意的试题,其中的9道题发表在《生物学通报》1992年第7期的“每期10题”栏目。在当时,这一栏目的试题质量是广大中学生物教师最认可的。试题的发表给了我很大的鼓舞,恰好那年我带高三生物,在复习阶段,我对习题教学从选题到讲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教学效果非常明显,那年的高考生物成绩,创下学校最高记录。1993年8月,在华东师大举行的“纪念《生物学教学》创刊三十五周年的全国中学生物教学研讨会”上,我的论文“习题教学法”被评为二等奖,全文发表于《生物学教学》论文集。

真正开始接触课题研究,缘于我这一生值得骄傲和自豪的那次培训。2000年10月,经过教育部的层层选拔,我很荣幸地被选送到北京师范大学,参加了历时一年的“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这项培训是“跨世纪园丁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目的是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培训分为集中培训和课题研究两个阶段,集中培训历时三个月,教育教学研究是培训的主要内容之一。裴娣娜、肖川等教授讲了一系列关于课题研究的专题,刘恩山、朱正威等教授结合具体案例教我们如何开展生物课题研究,我们初步学会了课题研究。培训中有一个规定,每人都要开展一项课题研究,并且在3个月培训结束时完成开题报告,来年10月进行答辩,要求自己确定研究题目,自已选择导师。鉴于对试题有一定的研究,我确定的研究题目是《素质教育观下的中学生物命题研究》,导师是北师大生命科学学院的张崇浩教授。从开题报告、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结题报告以及答辩幻灯片的制作等环节,张教授都给我全方位的耐心指导,通过亲身体验,我学会了课题研究。课题通过了答辩验收,课题论文获优秀论文二等奖。

在随后的教学工作中,我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先后主持和参与完成省级课题4项、市级课题2项。

2018年11月,我主持的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中生物生态化课堂的教学实践研究》通过了鉴定,鉴定等级为优秀。甘肃省教育科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从2018年甘肃省结题评审项目中精心筛选出了14个优秀课题成果报告,汇编成《甘肃省基础教育科研优秀课题成果报告(2018)》(兰州大学出版社? 2019 年6月),作为优秀成果推广和借鉴。非常荣幸的是,本课题报告入选,成为推广的成果之一。

同年10月,我的一项研究成果获兰州市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教育故事获兰州市主题征文一等奖。

2011年,甘肃省开始实施高中新课程,应新课程的需要,我主编的《学业质量模块测评――生物》一书, 2012年8月由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曾在我省大部分高中和《生物》新教材配套使用。

3.实践育人――在学生实践活动中成就自己

工作第一年,我和同事一起,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生物课外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91年10月,学校举办首届文化艺术节,我用学生制作的标本布置了两个展厅,那两个展厅便成了那届艺术节上最靓丽的风景,吸引了无数的眼球,学校全体师生及合作地区中小学学生,有组织地进行了参观,多家媒体进行了相关报道。展出的学生作品,不仅数量多,品种多,有些标本还非常难得,如有一套羊胚胎发育浸制标本,从早期胚胎到分娩前从小到大共有10缸,胚胎非常完整清晰,这些材料是一位在肉联厂工作的学生家长提供的。还有一些珍贵的植物和动物化石标本。从此以后,学校非常重视生物课外活动,在场地和财力上给予了大力支持,生物课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取得了许多成果和奖励。在历届的“全国青少年生物百项科技活动”中,仅我指导的学生项目就有50多项获奖,其中国家级奖1项,省级奖16项,学校两次获得“甘肃省优秀组织奖”,我本人被评为“甘肃省优秀科技辅导员”。值得一提的是,在一次采集植物标本时,我跟学生一起发现了一株奇异的植物,移栽到花盆并组织学生进行观察记录,照片和观察记录一并寄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经鉴定,此植物为兰科植物的一个变种,照片和观察记录发表在《中学生物教学》1995年第6期。

?

学生的激情一旦被点燃,兴趣被调动起来,其参与活动的热情会达到极致,家长也会尽力配合,甚至参与其中,形成一个良好的教育生态,其产生的效应是难以预知的,收获的成果也是始料未及的。

4.年轻教师的培养――义不容辞的责任

正是出于对教育事业执着的追求,我的成长非常迅速, 1997年破格晋升为一级教师职务, 2004年晋升为高级教师职务。1998年9月被评为“甘肃省优秀科技辅导员”,2005年6月被评为“甘南州青年教学能手”,同年9月被评为“甘肃省青年教学能手”,2009年11月被确定为兰州市市级骨干教师,2016年5月被确定为“甘肃省省级骨干教师”; 2017年9月被评为“兰州市第五届金城名师”。

在获得上述荣誉的同时,我也肩负起了培养年青教师的任务。从1990年开始,我就开始担任教研组组长工作,担任过20多年教研组长,在年轻教师的培养上,我也倾入了大量的心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自2017年9月成立“张改相名师工作室”以来,我和我的团队成员一起,在教学研究、教师培训、校本课程开发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许多成绩,工作室成员成长迅速。工作室一年多来取得的成果有:已经通过鉴定的课题有6项,其中省级2项,市级4项;正在研究的课题有8项,其中省级5项,市级3项。发表论文19篇,获奖论文8篇,获“2018年兰州市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1项,成员获教学新秀、骨干教师及学科竞赛奖10人次,指导学生竞赛获奖6人次,工作室成员共承担讲座任务8人(次),去外地参加或组织教学研讨或学术交流活动3次,送教下乡3次,担任各种评委10人(次),主题征文评选中1人获一等奖、1人获优秀奖,开发校本课程3本。

耿耿园丁情,拳拳育人心,身居幽谷处,孕育兰花香。而今,我已到知天命之年,内心世界会更为广阔和斑斓,心境会更致远、更淡泊。回顾30年来的成长历程,自己清晰的认识到,教师成长的关键取决于自身的内驱力,从自省到自律,再到一种自觉的行为,这需要受得了劳累,耐得住寂寞,静下心来,校定方向,从容起程,就能走出一个崭新的自我,心有多静,就能走多远,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总有一种宁静,让你听到生命的盛放!

2004年在云南大学宿舍连杀四个人,引发了轰动全国的“马加爵事件”。一个高考600多分的顶级学霸,为什么会做出这么令人发指的事情,背后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

人性的脆弱与敏感

2000年9月初,马加爵在父亲的陪同下高兴地去云南大学报到,面对偌大的校园,马加爵充满了无限的希望。父亲把家里所有积蓄6000元,全部给了儿子,只是不希望孩子不受到别人的歧视。马加爵也确实非常争气,先是申请了助学贷款,然后又外出兼职打零工,大学期间几乎没有再向父亲要过一分钱。

然而贫穷的家庭条件还是让马加爵产生了想法,大二时,他借了同学1600元,买了台二手电脑,为了还钱,这一段时间马加爵经常不吃饭,为了节约体力,他经常在床上睡觉。作为高智商的代表,其实马加爵也试图做出改变,看到其他同学其乐融融,谈笑风生,马加爵也想表现自己,但往往会弄巧成拙,反而被同学们嘲笑。

时间久了,马加爵变得更加敏感,人性的脆弱完全被显现出来,室友相互间正常地说笑,总会被他误认为是在嘲弄自己。因此,马加爵的脾气变得越发古怪,经常摔门而出,时间久了,和大家的怨气也越来越深,甚至还动手打人。

在其他同学眼里,马加爵就是一个老实人,从来不善言谈,更不会讨女生欢心,虽然懒惰,但智商超高。有同学羡慕地说:有些科目,他从来不去上课,考试前突击两天,不仅可以很轻松通过,还可以获得非常高的分数,学习毫无压力。

事情的导火索

由于马加爵性格内向,不喜欢和别人交流,大学从来没有谈过女朋友。但是毕竟小伙子年轻气盛,在20多岁的青春期,马加爵也想找机会发泄,于是就去了校外,和一些女人发生了关系。

马加爵的室友中,有一个同样来自广西的老乡,名字叫邵瑞杰,也是马加爵云南大学唯一的朋友。马加爵平时有什么心事都会向邵瑞杰透露,当然包括出去发泄的事情,这些也是他的隐私,不愿意让第三个人知道。

大四的寒假,马加爵为了节省路费,春节并没有回家。2月13日,马加爵和几位同学在打牌,在这期间,几人发生口角,争执之间邵瑞杰说了一句话:“打牌也玩赖,就是人品不好,怪不得龚博过生日都不叫你去!”

马加爵觉得大家在欺负他一个人,便据理力争,但邵瑞杰一气之下,竟然将他出去找女人的事情说了出来。这个隐私被公布出来,让马加爵很没有面子,一旦事情闹大,不仅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甚至还可能拿不到毕业证。于是,一股邪恶的想法从头脑里冒了出来,一不做,二不休,只有将邵瑞杰除掉,才可能万无一失。

疯狂的报复

作为生物学专业的学生,马加爵充分利用了自己所学知识,做出了最精密的部署。查阅了许多资料后,他决定用流血最少的铁锤作为凶器,然后却出了一个意外,马加爵第一次购买铁锤后,藏在厕所隐蔽处,却被工人拿走了。

然后又回去买了第二把相同的铁锤,以及捆扎尸体的黑色塑料袋、密封胶、甚至办理了假身份证,以备逃跑使用。

接下来,罪恶的行动开始了:

被害者一:唐学李。唐学李和马加爵没有一点矛盾,但却阻挡了马加爵行动的步伐,因此第一个被杀害。由于寒假未结束,寝室很多床位都是空的,唐学李经常住在他们寝室,这让马加爵杀害邵瑞杰的计划受到干扰。2月13日晚,马加爵趁唐学李不注意,直接将铁锤砸向后脑勺,砸死后,将尸体装进事先准备好的黑色塑料袋,并拖进衣柜锁好,处理完现场,淡定入睡。

被害者二:邵瑞杰。2月14日晚,邵瑞杰回到寝室,准备洗漱睡觉,就在邵瑞杰洗脚不注意的时候,马加爵又举起了铁锤,将他砸死。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将尸体装进了黑色塑料袋,藏进了衣柜。

被害者三:杨开红2月15日中午,马加爵正在宿舍里处理头夜杀死邵瑞杰时留下的血迹。这时,杨开红来到317宿舍找马加爵打牌,已经杀红了眼的马加爵做贼心虚,一不做二不休,用同样手段夺走了杨开红的性命。

被害者四:龚博。2月15日晚上,马加爵找到龚博的宿舍,说317室里打牌正三缺一,叫龚博过去打牌。结果,龚博就在当晚惨遭马加爵的毒手。如法炮制,处理好四位被害者的尸体后,精明的马加爵开始了逃亡之路。

2月17日,由于使用的是假身份证,在火车站被警方查获,但由于学校还未开学,杀人藏尸的事件并没有人知道,他逃脱了铁路警方的处理,悄悄搭上了去往广州的火车。

全国通缉,难逃法网

被害者4人中,除了邵瑞杰是有直接矛盾外,其他几个人都是被牵连而被害,更可惜的是,这几个人都是农村出身,家庭贫穷,承载了家庭的复兴和希望,有的还刚考上了研究生!

罪大恶极的马加爵,一度成为了全国人民唾弃的对象,这也引起了公安部的高度重视,直接将其定位国家A级通缉犯,重金悬赏捉拿。马加爵无处可藏,虽然逃往海南,蓬头垢面,彻底沦为乞丐,但一个月后,还是被当地人发现并举报。2004年06月17日马加爵被依法执行死刑

文章标签: # 马加爵 # 研究 # 高考